豆瓣評分9.3的《放牛班的春天》,是于2004年上映的一部有關青少年教育的影片,影片上映後相繼斬獲了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以及第62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馬修的音樂老師,任命到一所被稱為“池塘之底”學校當代課老師,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學生,而學校的教育理念則是隻會用打罵和體罰來管教學生,但孩子們不僅沒有因此變得上進懂事,反而讓惡作劇在學校不斷地上演。
馬修無可奈何的看着這一切,直到有一天偶然發現孩子們漂亮的嗓音,他開始選擇用音樂走近學生,不僅與學生在音樂中找到共鳴,并且逐漸教會他們學會理解、寬容和愛的故事。
很多人在觀影後都被馬修與學生之間的溫情故事所感動,但對我來講,影片對我觸動最大的則是學校以及家庭錯誤的教育方式,因為孩子的行為養成是受成長環境所熏陶,所謂的問題兒童從來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以及學校對他的教育方式所導緻。
我們可以看到,在“池塘之底”的學生們,老師對他們的教育方式就隻有謾罵、指責和打罵,這不僅沒有達到教育目的,反而讓孩子們在錯誤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體罰”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将着重分析如何學會“拉波波特法則”,拒絕用體罰教育孩子。
“體罰”是教育路上最大的陷阱“一犯錯,就處罰!”,這是馬修與上一任老師進行工作交接時,被好心告知的“管教秘籍”,這是“池塘之底”一以貫之的教學理念,如果有哪個學生犯了錯,輕者被罰掃廁所,重者遭到打罵或者關禁閉,學生們雖然對這種處罰方式極為不滿,但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老師與家長們對這種教育手段都無比推崇,如果哪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實在是束手無策了,就會被送到這裡進行管教,他們都認為,隻有用體罰、責罵這種苛刻的手段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這跟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父母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很多人都認為“棍棒底下出狀元”,認為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可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有效嗎?我看不見得,因為體罰從來都不是辦法,而是傷害!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大部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體罰前都會怎麼說?是“跟你說過多少遍了,為什麼就是不聽?”還是“我看不打你一頓你就不長記性!”
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是批評、指責、不滿和操控,并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它最大的問題就是隻着重負面懲戒而忽視正面鼓勵,永遠隻把重點放在孩子所犯的錯誤上,當發現他們犯錯時,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告訴他們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卻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孩子在“體罰”中不僅沒能學到任何有用的價值觀,而且還讓自己被負面情緒包裹,聽不進去父母講的“大道理”。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也不是為了顯示出自己比孩子高明,而是為了解決問題,但體罰的結果,隻能促使孩子去想下一次該怎麼做才不會被抓到,更會導緻孩子們不再聚焦如何改善舉止,而是聚焦于經常找借口和掩蓋痕迹。
就如美國兒童教育家吉諾特所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隻能使孩子在犯錯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這點在“池塘之底”裡的學生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校長一直遵循的“一犯錯,就處罰”的教育理念,在當下的确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在校長面前噤若寒蟬,規規矩矩仿佛機器人,但在校長背後則是放肆搗蛋無所不為。
有的老師被學生惡意報複的行為導到胳膊縫了好幾針,有的老師眼睛差點被學生們弄瞎,令校長頭痛的是,無論怎麼處罰他們,始終找不到“罪魁禍首”,那些被處罰慣了的孩子,好像變的越來越“聰明”了,他們總是能想辦法避開老師們的追查,把老師們耍的團團轉。
所以說,體罰隻不過是“飲鸩止渴”式的教育手段罷了,或許當下看似起到了效果,但對孩子來講,當面被壓抑得越厲害,轉過身來作為一種報複也就更加地恣意妄為。
“體罰”教育會給孩子性格帶來哪些影響01.叛逆
整部影片是在成年後莫翰奇的視角下展開,莫翰奇因為偷竊、性格孤僻,多次被公立學校開除後,母親對其大失所望,所以把他送到了這所池塘之底,希望老師能教育好他,但莫翰奇不但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反而變本加厲越來越叛逆,上課不僅不認真聽講,而且總是打架鬥毆逃學。
莫翰奇為何如此?我想屏幕前的觀衆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正是因為學校一以貫之的“一犯錯,就處罰”的教育理念,促使他們隻把眼睛放在莫翰奇所犯的錯誤上,而沒有深層次的挖掘他真正的需求。
莫翰奇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我們通過他的成長背景就可以知曉,他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母親迫于生計對他疏于照顧,他渴望愛與關懷,可母親隻對他淘氣頑劣行為極度敏感,對他的正确反應卻熟視無睹。
阿德勒曾說過,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在努力的争取一件事,那就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注。當父母從不關注孩子好的時候,他一定會去做真正讓你關注的事,比如打架鬥毆逃學。。
由此可見,莫翰奇的叛逆行為,隻不過是他獲得成人世界關注的手法罷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隻關注負面懲罰的體罰教育,是加劇莫翰奇叛逆行為的罪魁禍首。
就如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一書中所說:孩子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體罰所帶來的結果都是他持續做這件事的動力!
所以說,當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時,為人父母先不要着急“懲罰”他們。要聽聽叛逆背後的那個無助的聲音,或許他隻是用隻能這種看似“叛逆”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希望你能靠近他們、多給他們一些關注和幫助。
02.性格暴躁
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被體罰的未成年犯有不良行為的比例高于那些沒有被經常體罰的。
被經常體罰的孩子中有25.7%的孩子會形成“自卑”的性格;有22.1%的孩子會變得“冷酷無情”;有56.5%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暴躁”。其中,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動因,而經常被體罰與打罵則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根源。
這點在孟丹身上得以應驗,孟丹一出場就是被感化院的醫生送來的,他說孟丹是一個天生孤僻、心理變态、喜歡撒謊的孩子,而且具有殘暴、破壞、依賴的傾向。
孟丹确實如此,不僅跟不“服從”他的莫翰奇大打出手,而且還試圖對管教他的馬修老師揮拳相向。
孟丹之所以會有暴力傾向,究其原因跟他從小生長在“體罰”的環境中有關,孟丹曾說過他父母是混蛋,可見他的童年經曆一定很糟糕,而又因早早的被送入感化院,經常遭受體罰,所以成人對他的方式,成了他以後對待别人的樣本。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孟丹在提起那個曾經把他“逮個正着”的老師時,滿臉憤怒,并且惡狠狠的說了句“早晚會刺他一刀”這樣的狠話!
而且還在被校長誤會偷錢、遭到拳打腳踢之後,一怒之下放火燒了學校,其實正是因為在從小所受的“體罰”教育,讓他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也讓他從心理上認定自己不是好孩子,然後自暴自棄,最終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03.缺乏安全感,感覺不到自己被愛
心理學家曾分析,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第一是父母的愛護和關懷,而不是責怪與打罵;第二是被接受、被尊重;第三是得到别人的贊賞;第四是在家裡有地位。
如果父母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很好的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孩子的安全感則比較足,在探索外界環境的時候會表現出更加地勇敢,相反則會缺乏安全感,在探索外界環境時常常會表現的害怕,更容易出現退縮、逃避、自卑的行為,甚至有的兒童會失去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而“體罰”,顯然不能滿足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因為孩子如果經常被家長體罰,他會覺得家庭成員間關系冷淡,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從而會産生嚴重恐懼的心理,他感覺不到自己被愛被尊重,所以他也無法恰如其分的愛自己和這個世界,更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
就如劇中麥神父所說的那個叫穆同的可憐孩子的故事,穆同是個孤兒,從小就在池塘之底長大,由于總被老師盯着自己做錯的行為,導緻他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最終從學校的樓頂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人滿足他的心理需求,造成他嚴重缺乏安全感,從而失去繼續探索世界的勇氣,最終引發一場悲劇。
回味電影,影片極為突出的一點在于對池塘之底這種“一犯錯就處罰”的教育理念刻畫得極為細緻,這給我們解讀人物提供了嚴密的邏輯。它讓我們得知,并不是說所有的問題少年都被安排到這裡,而是因為來到這裡接受了錯誤的教育方式,才使得他們在錯誤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
學會“拉波波特法則”,拒絕用體罰教育孩子生活中很多父母自認為打孩子是一種激勵方式,有的父母說,打孩子确實有效果,打完孩子,他就不敢看手機了,打完孩子他寫作業就不磨蹭了。
但是問題的本質解決了嗎?下次他寫作業的速度快了嗎?手機也不想看了嗎?我想都沒有,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要達成共識,并讓對方接受,可是體罰呢?它隻不過是父母自己的願望出發,發洩情緒、吐槽唠叨罷了,這種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與父母達成共識呢?它隻會阻礙溝通,使對話變成對抗,甚至破壞良好的親子關系。
所以說,父母體罰孩子其實是失去了有效管教方法的情緒失控,不論是對于處理當前問題還是疏導父母自己的情緒,都毫無用處。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做錯的事情中吸取教訓呢?世界著名博弈論專家拉波波提出一個超級實用的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法則為“拉波波特法則”,它的目的是通過有效溝通,從而能與對方達成共識。
那究竟怎麼做才能用拉波波特法則教育孩子呢?王小骞在《媽媽知道怎麼辦》一書中詳細的闡述了拉波波特法則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将對方的觀點複述一遍,讓對方意識到,我們明白他的看法。
第二步,提出對方觀點中我們認可的部分,讓對方認為我們足夠理解他。
第三步,告訴對方,從這些認可的觀點中我們看到了什麼,讓對方覺得自己的觀點是有價值的。
第四步,提出自己的反對的觀點,并給出充足的理由。
簡單來說,就是要通過複述——理解——認可——提出反對意見這個溝通過程,進而把孩子帶進一個積極的反思以及自我修正的狀态當中,這時彼此就很容易達成共識了。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四歲的兒子前段時間非常迷戀手機,我相信這是令很多父母都頭痛的事,那如果是你該如何引導孩子呢?是把手機藏起來?還是吓唬孩子再看就要打屁股?這兩種方式哪一種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因為即使父母在家裡嚴防死守,他也會在外面和其他小夥伴玩的時候接觸到,而到那時,孩子對于别人能玩自己卻玩不到的東西就會産生更大的好奇心和更加強烈的渴望,這種惡補式的渴望,可能會讓我們的嚴防死守變成一種巨大的風險。
這個時候,如果用拉波波特法則來引導孩子的話則會事半功倍:
你想看會兒手機是嗎(複述他的行為,讓孩子知道媽媽明白他的意思),手機裡的遊戲很好玩,動畫片也很好看對吧?(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媽媽跟你一樣,也非常喜歡玩遊戲看電影(肯定孩子的感受),但是你知道媽媽為什麼總是不希望你長時間看手機嗎?因為我們的眼睛跟我們身體一樣,都是需要休息的,如果長時間盯着手機屏幕看,眼睛是會生病的,到時候你會看不清東西,隻能帶上近視眼鏡,這樣的話你就不能跟别的小朋友一起踢球玩遊戲了。這樣吧,媽媽可以讓你看一會兒,但我們定個鬧鐘,鬧鐘響了就不要看了,這樣既能滿足你的願望,也能保護你的眼睛。(提出反對觀點,給足充足理由)。
我相信這樣跟孩子溝通,他肯定不會用哭鬧、吵嚷、冷暴力對待父母。或許會有很多人會說,即使這樣,也不可能斷了孩子看手機的念想。
我們要知道,我們永遠不可能杜絕孩子接觸電子産品,因為這也是他與外界聯系的方式之一,我們要做的是提高他的自控與認知能力而并非強制的終止,因為上瘾和強制是共存的,我們如何對待強制,孩子就會如何對待上瘾。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不論成人還是兒童,當聽到對自己的反對意見時,第一反應不是去理解對方的觀點,而是要保護自己權利與尊嚴。你越是強調對方的錯誤,他越無法接受你的意見。
而 “拉波波特法則”的巧妙之處在于,你首先用尊重的态度,讓孩子不再視你為敵人,然後你的換位思考,讓他意識到你站在他的角度在思考問題,接着你通過肯定對方的感受,與他産生情感共鳴,最後再提出意見,他就比較容易接受并且能進行積極的反思以及自我修正。
寫在後面:
整部劇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馬修在看到莫翰奇總是打架鬥毆時對他說的一番話,他并沒有進行批評指責,而是非常動情地對莫翰奇的說:
你總是做和你本性不相符的事,用打架、鬧事、耍流氓來吸引别人注意,或許别人覺得好玩,但我可笑不出來,我可不會甩你!從明天開始必須參加合唱團排練,還有每天的音樂課。
我們不要小看這句話,因為話中包含了複述、理解與尊重,這不正是拉波波特法則的溝通要領嗎?而這也正是莫翰奇最終能成為一個音樂家的轉折點,因為他在馬修身上感受到了愛和理解,所以他才願意聽取馬修所說的每天都要學習音樂的建議,最終讓他有信心去實現他原本無法想象的人生價值。
所以說,希望每對父母都能學會“拉波波特法則”,不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