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詳解電子書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詳解電子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10 02:06:19
公輸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詳解電子書(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全篇帶翻譯)1

先秦:墨子及弟子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争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争,不可謂忠。争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衆,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

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裡,宋之地方五百裡,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鼈鼋鼍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鲋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盤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衆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衆人知之。

譯文

公輸盤替楚國造雲梯這類攻城的器械,造成後,将要用它來攻打宋國。墨子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後,從魯國出發,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達郢都,見到了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麼見教呢?”

墨子先生說:“北方有一個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殺了他。”

公輸盤很不高興。

墨子先生說:“請讓我奉送(給您)十金。”

公輸盤說:“我堅守道義堅決不殺人。”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兩拜,說:“請(讓我)解說這件事。我在北方聽說你在制造雲梯,将要用它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富餘卻在人口方面不夠,犧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奪多餘的土地,不能說是明智的;宋國沒有罪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義的;知道這道理而不對楚王進行勸阻,不能說是忠君的;勸阻卻沒有成功,這不能稱作堅持;你崇尚仁義不肯幫我殺死欺負我的一個人,卻要為楚國攻打宋國而殺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輸盤被說服了。

墨子先生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不停止計劃呢?”

公輸盤說:“不行,我已經向楚王說了這件事了。”

墨子先生說:“為什麼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公輸盤說:“好吧。”

墨子先生拜見了楚王,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舍棄他自己裝飾華美的車,鄰居有破車,卻想要去偷;舍棄自己華美的衣服,鄰居有件粗布衣服,卻想要去偷;舍棄自己的好飯好菜,鄰居隻有粗劣飯食,卻想要去偷。——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楚王回答說:“這個人一定是患有偷盜的毛病了。”

墨子先生說:“楚國的土地,方圓大小足有五千裡;宋國的土地,方圓大小不過五百裡,這好像裝飾華美的車子同破車相比。楚國有雲夢澤,裡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長江、漢水裡的魚,鼈,鼋,鳄魚多得天下無比;宋國卻像人們所說的一樣,是一個連野雞、兔子、小魚都沒有的地方,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荊國有巨松、梓樹、黃楩木、楠、樟等名貴木材;宋國是一個連多餘的木材都沒有的國家,這就像華麗的衣服與粗布短衣相比。我認為大王派官吏進攻宋國,是和這個患偷竊病的人的行為是一樣的。”

楚王說:“好啊!雖然這樣,(但是)公輸盤給我造了雲梯,一定要攻取宋國。”

在這種情況下(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先生解下衣帶,用衣帶當作城牆,用木片當作守城器械。公輸盤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戰術,墨子先生多次抵禦他。公輸盤的攻城的方法用盡了,墨子先生的抵禦器械還綽綽有餘。

公輸盤理屈,卻說:“我知道用來抵禦你的方法,可我不說。”

墨子先生說:“我知道你要用來抵禦我的方法,我也不說。”

楚王問其中的緣故。

墨子先生說:“公輸先生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掉我。殺了我,宋國沒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經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入侵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國的抵禦者)啊。”

楚王說:“好,我不攻打宋國了。”

墨子從楚國歸來,經過宋國,天下着雨,他到闾門去避雨,守闾門的人卻不接納他。所以說:“運用神機的人,衆人不知道他的功勞;而于明處争辯不休的人,衆人卻知道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詳解電子書(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全篇帶翻譯)2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裡的小城,隻有方圓七裡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團結啊。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内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麼不戰鬥,如果)戰鬥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裡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别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你就會知道。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内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

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魚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欤 通 與;鄉 通 向;辟 通 避)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隻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隻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隻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呼喝着給人吃,饑餓的行人也不願接受;用腳踢給别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甯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甯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甯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曹刿論戰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詳解電子書(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全篇帶翻譯)3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徧 同:遍)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将要迎戰。曹刿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刿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刿問:“您憑借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刿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刿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刿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刿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将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刿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刿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刿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戰車,扶着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刿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裡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迹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