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女子出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成語】
燕燕于歸
之子于歸
【例句】
①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項脊軒志》)
②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③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
(2)返回
【成語】
縱虎歸山
早出晚歸
衣錦榮歸
言歸正傳
言歸于好
無家可歸
吾誰與歸
視死如歸
實至名歸
生寄死歸
去邪歸正
滿載而歸
敗興而歸
賓至如歸
不如歸去
返璞歸真
拂袖而歸
歸心似箭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铩羽而歸
認祖歸宗
挂冠歸去
白首空歸
歸去來兮
解甲歸田
舊燕歸巢
歸正首丘:傳說狐狸将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鶴歸華表: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後常用“鶴歸華表”感歎人世的變遷。
馬去馬歸: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緻殘。鄉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保全。後因以“馬去馬歸”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去末歸本;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産。
【例句】
①而病尋作,餘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虎丘記》)
②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歸去來兮辭》)
④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
⑤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黃生借書說》)
⑥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⑦從嫂歸葬河陽。(《祭十二郎文》)
(3)歸還
【成語】
完璧歸趙
葉落歸根
物歸原主
久假不歸
【例句】
①将欲求托高義,世為親戚,使受恩者知其所歸,懷愛者知其所付。(《柳毅傳》)
②城不入,臣請完壁歸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黃生借書說》)
(4)歸附,歸順
【成語】
衆望所歸
天下歸心
時望所歸
率土歸心:率土:四海之内。指天下歸心。同“率土宅心”。
【例句】
①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
②樊将軍以窮困來歸丹。(《荊轲刺秦王》)
③士以此方數千裡争往歸之。(《赤壁賦》
(5)歸趨,歸宿,歸向,彙聚
【成語】
殊途同歸
衆流歸海
百川歸海
責有所歸
一命歸陰
一命歸西
無所依歸
同歸于盡
歸根結底
男有分,女有歸
九九歸一
【例句】
①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歸下也。(《勾踐滅吳》)
②君臣相顧,不如所歸;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②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愚溪詩序》)
(6)讀“kuì”通“饋”,贈送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注】歸甯:婦人回娘家看望父母。
吾妻歸甯,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項脊軒志》)
【語義提示】
“歸”的基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這樣就有了“歸宿”,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女子出嫁後回娘家探望父母就是“歸省(xǐng)”,引申為“返回”,再引申為“歸還”。出嫁含有把女兒送給别人之義。故又借作“饋”字,而有“贈送”之義。
【思維導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