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泛指廣西桂林的青山秀水,包括其怪石、岩洞等地貌以及石刻等人文景觀。
其中,漓江水流經陽朔那一段的景緻最為優美,故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譽。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果真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嗎?
事實并非如此,關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學界一直存在争議。
有人認為典出于《遍遊桂林山岩》中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秋泛圖。”
詩作者為清代廣西巡撫金武祥,創作于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典出于宋代詩人李曾伯的詩句:“桂林山川甲天下。”
而金武祥隻不過是把“山川”改成了“山水”而已。
直到公元1983年,文物部門派員全面清理獨秀峰石刻,一切才真相大白。
工作人員在清理讀書岩摩崖的時候,發現洞口岩壁附近有一片雜草,下方似乎存在斷裂痕迹,和整個石壁并非一體,大家掀開了雜草下的腐殖層,一塊摩崖石刻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根據石刻中的碑文,人們發現,原來關于“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處的兩種說法都不正确。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經典“廣告語”的原創作者,既不是金武祥,也不是李曾伯,而是南宋詩人王正功。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既不是金武祥寫的“絕妙漓江秋泛圖”,也不是現代人杜撰的“陽朔山水甲桂林”,而是“玉碧羅青意可參。”
石刻上的《鹿鳴宴勸駕詩》詩文如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
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
文場端似戰場酣。
九關虎豹看勍敵,
萬裡鵾鵬伫劇談。
老眼摩挲頓增爽,
諸君端是鬥之南。”
王正功,鄞縣(今屬浙江甯波)人,原名慎思,字有之,因避宋孝宗趙昚名諱改名為正功,改字為承甫。
王正功在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任宜黃主簿,後調任青田主簿,曆任筠州司理參軍、莆田知縣、潮州通判、蕲州知州、廣南西路刑獄等官職。
王正功為官清正廉潔,不畏權貴。
嘉泰三年(1203年)王正功病逝,享年七十一歲,留有著作《約齋荊澧集》。
值得一提的是,王正功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比李曾伯創作的“桂林山川甲天下”要早五十年左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