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進來
求職,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對的關鍵問題。
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名本科的師範生在糾結自己的人生規劃。
帖子的主人公在大學實習期間在一家教育機構找到一份工作,現在實習期結束了,自己也從大學畢業了。
現在的她卻十分糾結,到底是應該繼續留在教育機構裡工作呢,還是應該選擇考研。
帖子發出後,各個網友紛紛為她出謀劃策,有人勸她考研以便以後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也有的人勸她,現在考研内卷嚴重,考不上的話,反而把一年的時間浪費了到時候找工作更難。
從這個帖子和網友的評論中,不難感到到現在的年輕人,在面對人生的關鍵選擇的時候所表現出的迷茫。
總之大學畢業時,擺在年輕人面前的隻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提升自己的學曆,另外一條是直接找一份工作。
本科生的尴尬
今年,北京大學做過一項關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
根據調查顯示,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學曆越高的人群,收入就越高。
這基本符合人們的常識。
然而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從就業難易程度上來講,得出的結論卻是,本科生最難就業。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不難得出其中的原因。
在目前的形勢下,内卷已經成為各個行業内不争的事實。
尤其是受到疫情的沖擊之後,行業内的工作崗位進一步緊縮,更是進一步加劇了内卷。
本科生并不是說找工作難,而是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難。
本科生學曆以下的專科生,能通過進廠做技術工、當一線人員等從而實現“向下就業”,而本科學曆以上的碩士或博士,他們能憑借自身的學曆優勢,找到更好的工作,從而實現“向上就業”。
而本科生就處于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狀态。
因此,對于他們而言,要麼向上提升自己的學曆,要麼向下降低自己的要求。
高學曆的價值建立在成本和風險之上
根據北京大學發布的高校畢業生畢業調查,學曆越高收入越高。
那麼是否就意味着考研考博就一定比直接參加工作更加“值錢”呢?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其中的風險和成本。
對于考研考博而言,時間就是最大的成本,根據有關調查全國高校的碩士平均延畢率在10%左右。
而博士生的延畢率更是達到了恐怖的60%以上,換句話說,5個博士中,至少就有3個人不能按時畢業。
我們不光要看到考研讀博這條路上的時間成本,更要看到其中的風險。
此前,在網絡上有一名三戰考研失敗的女孩,引發了網絡熱議。
該名女孩本科畢業以後,因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決定加入考研大軍開始準備考研。
這個女孩在備考的過程中十分努力,但每次都天不遂人願,每次都離上岸隻差一步之遙。
一次失敗就再來一次,最終三次考研均以失敗而告終。
她也因此錯過了應屆生找工作的黃金時間,考研脫産空白的三年也成了衆多面試官拒絕她的理由。
她也因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如果要問碩士和博士學曆值錢嗎?答案是肯定的。
但這些學曆的價值,都建立在它們的成本和風險之上。
為什麼高學曆的人值得高薪?
近日,一名北大畢業的視頻博主自己和同為北大出身的師兄探讨了關于學曆和教育方面的問題,并且将這個過程制作成視頻發布到網絡上,獲得了相當多的播放量。
該博主的師兄,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碩士就讀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就讀于牛津大學,現在在清華大學任教。
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将提高學曆這條路貫徹到底的人,并且每個階段都做到了極緻。
在這個視頻中,他說,高學曆的人之所以值得高薪,是因為他們能夠思考整個社會中的“大問題”,而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訓練的。
高學曆的價值,就在于此。
學曆高的人未必是社會中最有錢的人,因為他們的價值不能單一地用金錢來衡量。
所以對于“直接打工和考研讀博,十年後,誰更值錢?”
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考研讀博更值錢,但這裡的“值錢”并不僅僅是指經濟方面的收入。
所以再回到開頭,怎樣做出人生中的關鍵選擇?
應該結合自己的價值追求,權衡考慮,而不應該随波逐流“遇事不決就考研”。
話題讨論: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讨論或吐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