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一個内地的寫手來看我。酒足飯飽之後,按照慣例,應該帶着他去欣賞本地的名勝古迹——彙宗寺。
進了彙宗寺的大門,還沒等我來“演說”,就見一個當地的導遊帶着一大幫遊客闖了進來。導遊的話筒比我的聲音大,隻得讓寫手朋友聽她的了。沒想到,這個導遊介紹了彙宗寺的曆史沒有幾句,便介紹起古建築上的“五脊六獸”來,而且這位導遊把古建築上的“獸”弄了很多張冠李戴的故事。比如,将“五脊六獸”與“龍生九子”混合了起來,讓我的寫手朋友忍俊不止,也讓我這個“地主”頗覺難堪。
現在想來,在這裡發一篇文,來簡單地說說這些個“五脊六獸”和“龍生九子”的事情吧。
五脊六獸這個詞,在中國人的字典裡大概是指人閑的不知該幹什麼好。也就是百無聊賴的樣子。
而真正含義上的“五脊六獸”是古建築上的名稱。
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五脊”。
中國的古建築,除了像天壇一般的圓形或是不規則建築外,都是長方或正方形建築。那麼,就像下圖一般,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
正脊兩端一般設一對吞脊獸。最早的時候,這個吞脊獸是海龍王的九子之一。因為它好戲水,而古建築又都是土木結構的。于是,人們把它放在了那裡,希望它能夠幫助滅火。但又怕它貪得無厭地吞下整條正脊,就像遊戲裡的“貪吃蛇”一樣。于是,姜子牙便用一把寶劍将它插在那裡。後來,人們把龍的九子之一的螭吻放在了那裡,形成了現在的形制。故宮太和門和元上都出土的螭首就是這個東西。
螭吻
排水的螭吻和正脊上的螭吻
但垂脊末端上的小獸則是多少不一的,封建社會禮制嚴謹,不同用處的建築,垂脊上小獸的數量不同。人們統稱這些小獸為“六獸”。比如,故宮太和殿上一條垂脊上的小獸就多達十一個。除了最前面的騎鶴仙人之外,後面依次為:鸱(chi)吻(也有人說,此處是龍)、風、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anni)、狎魚、獬豸(xiezhi)、鬥牛、行什。
而皇後的宮殿則是九個。王公們的是七個。官府的是五個。到了地方上的大多為三個。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排在第一個的騎鶴仙人。相傳,戰國時期的齊緡王兵敗後,被追兵緊逼逃到了江邊。但他無法渡江。危難之時,來了一個大鳥。齊緡王騎上大鳥渡江而去,保住了性命。于是,就把齊緡王騎鳥的雕塑放在了第一位。表示騰空飛翔的寓意。另一個傳說是,姜子牙封神。姜子牙封神完畢之後,卻忘了他自己。無奈之下,他當了騎鶴仙人,坐在垂脊之首俯視着那些進入宮殿的諸神。
鸱(chi)吻:在前面已經介紹,在這裡不加贅述。
鳳:雄鳳雌凰,統稱為鳳凰。相傳是百鳥之王。
獅子:鎮山之王,寓意勇猛威嚴。
天馬:有天馬行空、傲視群雄之意。
海馬:也就是落龍子,是忠勇吉祥、暢達四方之意。
狻猊:能吃虎豹之獸,也就是龍的第五個兒子。
狎魚:海中怪獸,能噴水,有滅火之意。
獬豸:獨角獸。有很高的智慧,善于辨别人間的是非曲直。有鎮邪之意。
鬥牛:即為鎮水獸,有鎮宅之用。
那麼,龍的九個兒子都是誰呢?
長子囚牛:喜好音樂,蹲立于琴頭。
囚牛
次子睚眦:嗜好殺戮。常在刀劍的吞口之處。成語“睚眦必報”指的就是它。
三子嘲風:喜好冒險和觀望。殿台之角上的神獸就是它。
四子蒲牢:喜歡大吼。一般,鐘上的提梁紐就是它。
五子狻猊:上面已經介紹過了。
(龍生九子圖)
六子霸下:即赑屃。即為馱石碑的那個神獸。
七子狴犴:好訴訟。古代公堂之上兩側有它的畫像。
八子負屃:身似龍,好斯文,盤繞于石碑頂端。
九子螭吻:前面已經介紹。
這些“五脊六獸”和“龍生九子”很難記。但你知道了它們的用途,便好記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