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2:14:22

回憶錄《一路風塵》之49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22智報志願上)1

高考報志願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學校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别是對于學生來說,這是影響一生的大事,對此深有體會。我把自己積累的報志願的經驗,并結合浙江省的實際用在了我來北侖中學擔任班主任的唯一一屆畢業生,效果很好。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迹。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22智報志願上)2

作為班主任因母親病危錯過了畢業合影

由于我任教的1998屆的4班在高二結束時被分流,1997年我擔任1998屆1班(理科高三)和2000屆(高一)5班的數學課。1998年秋季開始擔任2000屆5班(文科)、6班(理科)兩個班的數學課。高一下學期接任5班班主任。在五個學期的五面循環紅旗評比中,每個學期最多不超過五個星期沒有獲得“五面循環紅旗”,在全校遙遙領先。當然,這應該歸功于前任班主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1999年教師節我獲得了“甯波市王寬城育才獎”。在2000年高考中,5、6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22智報志願上)3

當年的小女生19年後都成了單位的中流砥柱

本屆學生總體素質還是柴橋中學好,因為當時柴橋中學是省重點,北侖中學還是普通中學。5班有16人上第一批線,最後有17人被第一批錄取。這可以算是一個奇迹吧。其中,俞淡幸同學以1分之差未進第一批。但是,被浙江師範大學政治系錄取(第一批)。而另一個文科平行班13人上第一批線,隻有9人被第一批錄取。

根據多年報志願的經驗,我先是在班級進行總體指導,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講了報志願的指導意見。然後再個别指導,對每個學生初步提交的志願,我都提出了令學生信服的修改意見。他們(部分)最後進入了以下大學:浙江大學(趙忱倩、胡海平)、四川大學(史姬娜)、吉林大學(吳小湖)、上海财經大學(徐章)、西南政法大學(姜雪)、西南财經大學(徐碧霞、賀曉瓊)、東北财經大學(謝靜靜)、浙江師範大學(俞淡幸、虞豔麗)、昆明理工大學(樂曉峰)、長春稅務學院(今吉林财經大學,王小燕)、四川師範大學(丁九陽)、長春師範大學(項燕芬)、甯波大學(賀唯萍、阮宏波等)、浙江财經大學(柯濤濤)、浙江工商大學(周麗娜、?)、西北輕工學院(今陝西科技大學,吳玉涵)、溫州醫科大學大學(張雪峰)、無錫輕工學院(今無錫輕工大學,邬聚梁)等等。由于時間久遠,其他同學錄取院校記不準了。

六月十五号模拟填報志願(22智報志願上)4

三十周年校慶師生重逢

22年前,人們的觀念遠沒有現在這麼開放,甯波學生報志願大都限制在長三角地區。從以上錄取院校的檔次和地理位置分布來看,僅次于和不輸給現在的強基班。況且,當時高校還沒有大規模擴招。也有一個例外,當時林同學與柯濤濤、周麗娜三個人都報了浙江财經大學(當時還不是第一批),我了解了另一個班報浙江财經大學的情況,并根據招生計劃和當前形勢,認為浙江财經大學會競争激烈。于是,我動員了兩位分數較低的周麗娜和林同學改為浙江工商大學,周麗娜接受了我的建議,而林同學死活不改。最後,周麗娜被浙江工商大學錄取,而林同學卻本科落榜,被一所專科學校——南京經濟動力學院錄取,實在可惜。

報志願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心結。1978年7月,我參加了恢複高考的第二次全國統一高考。被稱為78屆。第一次高考是1977年,是各省自行命題,1982年1月入學。被稱為77屆。我是一所公社(鄉鎮)中學應屆畢業生,那時中學不分初中高中,學制是四年。我的高考成績并不是很高308分,吉林省本科錄取線300分。實際上有298分被本科錄取的。我接到填報志願的通知和資料是一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手裡拿着煮熟的玉米,一邊吃玉米一邊填志願。資料就是一份志願表和印在一張好像是《吉林日報》上的招生計劃,有學校名稱、學制、招生人數等信息。當時錄取院校分三擋,本科、專科(二或三年制)、中專(二年制,個别也有三年制),我當時剛過16歲生日,就連本科、專科都不懂,也沒有任何人幫我、給我參考意見。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走出農村吃“紅本”(就是變成城鎮戶口吃供應糧,供應糧又分紅本藍本兩種)。應屆畢業生隻能填專科或以上院校。于是,我在僅僅能填的八個志願中,前七個都填報的是兩年制的(專科),最後一個有些不甘心填了一個較低的四年制(本科,雖然不懂專科和本科的區别,但是,四年制總比二年制的院校好),還好被本科院校錄取了。

(下期預告:《(22)智報志願(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