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項目新建航站樓内,技術總工陳偉對龍骨鋼件進行檢驗。(全媒體記者王媛媛 通訊員曹會娜攝)
在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煉油車間内,安全員陳仁全正在仔細查看裝置設備管線運行情況。(全媒體記者宋建華 通訊員楊龍攝)
市公交集團經營三部203路駕駛員段兵正在檢查車輛。(全媒體記者王璇 通訊員尹璐攝)
下沉幹部武恒霞為居民送大米。(全媒體記者王磊 通訊員趙蘭珍攝)
廣彙熱力三分公司軍訓供熱站站長張亞雄檢查供熱管網。(全媒體記者唐紅梅 通訊員劉楚軒攝)
科技特派員張希英(左)查看百合花苗長勢。(全媒體記者郭軍鴿 通訊員劉玺攝)
新疆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媛媛 賈夢妍 王璇 王麗麗 王豔紅 郭軍鴿 宋建華 牟敏 王磊 唐紅梅 通訊員馮躍龍 鄧芸 尹璐)
10月1日,國慶節。有的居民手舉小國旗在主題花堆前打卡拍照;有的參加線上繪畫、詩歌朗誦活動……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國深情告白。
國慶假期,很多人都在默默堅守崗位。扮靓城市的建設者,守護溫暖的巡檢員,護佑群衆健康的下沉幹部等,他們守陣地、勇擔當,聚微光、彙力量,用不懈的奮鬥向偉大祖國告白。
建設者
一點一點幹出自豪感
10月1日,在中建三局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項目新建航站樓内,技術總工陳偉正用測量儀器對該區域内龍骨鋼件進行檢驗。
反複地蹲下、站起,一整天下來,這個動作陳偉不知道要重複多少次。
陳偉說:“每個環節馬虎不得,安全和質量是工程的‘底線’和‘生命線’。”
34歲的陳偉來自安徽,來烏魯木齊已經十幾年。作為第一批來到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的技術人員之一,從2019年項目開工,他便始終堅守在項目一線,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點。
“這麼多年都是在工地過的國慶節,眼看着工程一點點長高、成型,自己非常自豪。”陳偉說。
公交司機
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
機油、冷卻液、燈光、消防設施……10月1日清晨7時30分,天色未亮,在黃山街的公交停車場裡,203路公交司機段兵已經開始了出車前的準備工作,他認真檢查着車輛的每一個重點部位。
8時30分,車輛準時駛出場站。一路上,遇到上車的乘客,段兵會提醒大家規範佩戴口罩、掃場所碼,并多等一下,讓大家平穩上車。
“師傅辛苦了。”“謝謝師傅。”每當聽到乘客熱情地跟他打招呼,段兵都覺得心裡暖暖的。開車12年來,每到節假日,段兵都主動堅守崗位,想讓同事們多休息,“平時大家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很多,今天上的是早班,下班也能回家跟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祝福偉大祖國。”
下沉幹部
付出越多,收獲也越多
穿防護服、戴帽套、穿靴套、手消、戴口罩、面屏、戴雙層橡膠手套……10月1日7時許,一套流程結束後,武恒霞又在身上綁好醫療垃圾袋,端着裝有棉簽、空管和手消的盒子,同社區工作人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48歲的武恒霞是水磨溝區園林管理局一名下沉幹部,負責振安街南社區山水雅苑小區B區3号樓一單元核酸采集等工作。
3号樓1單元有30層高164戶380人。
8時許,武恒霞和同事乘坐電梯來到最高層,開始敲門,為居民采集核酸。武恒霞說:“每戶都要敲,确保一個不漏。”
“國慶節,小區裡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濃,看着居民們開心的笑臉,就覺得辛苦都是值得的。”武恒霞說,為祖國自豪,為祖國祝福,會一直堅守崗位,服務好居民,居民們一聲聲“謝謝”,也讓她心裡暖暖的,收獲的感動遠遠比付出的辛勞多得多。
科技特派員
上門指導助農忙
10月1日,匆匆吃過午飯,烏魯木齊縣科技特派員、水西溝鎮東灣村種植能手張希英,穿上衣服就出了門。
“今天溫度低,得早早囑咐村民把大棚保溫簾蓋上。”說着,張希英便驅車來到了村民張文娟家的溫室大棚。
張希英一邊查看苗子的長勢,一邊囑咐張文娟要保持大棚内的濕度。
“現在正是百合花苗紮根的關鍵時期,棚内溫差不能太大,今天下午五點就要趕緊把保溫簾蓋上”“看情況,這兩天就要給草莓苗鋪地膜了”……
張希英現場看、現場診斷、現場給建議,“人誤地一季,地誤人一年。不敢耽擱種植的每個農時節點。”
出了張文娟家大棚,張希英又趕着去附近的幾座大棚:“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都是追夢人。苗好一半收,努力奔跑,才能不負好日子。”
環衛工人
守護城市環境是職責所在
“早,辛苦了。”10月1日9時,在達坂城區達坂城鎮主街道路上,晨練市民馬斌向環衛工人于秀梅問好。對于秀梅來說,市民的認可,讓她假期在崗也樂在其中。
“我要多掃幾遍,尤其是一些衛生死角,給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環境。”于秀梅說,守護城市環境的美麗是她的職責所在。
清掃完,于秀梅回到環衛驿站裡休息,喝了杯熱茶。
“政府關心我們環衛工人,社會各界關愛我們環衛工人,辛苦點沒啥,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于秀梅說。
當天,我市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還有許多,他們用辛勤和汗水,為市民營造了一個整潔舒适的城市環境。
全國勞動模範
堅守一線保障油品正常生産
10月1日,雖然烏魯木齊出現降雪降溫天氣,但在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煉油廠煉油一車間内,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一大早,煉油廠煉油一車車間安全員陳仁全就在蠟催裝置框架間,仔細查看裝置設備管線運行情況,驗證各項安全措施是否有效落實。
身為全國勞動模範和車間安全員,陳仁全在疫情期間一直堅守生産一線,嚴格排查施工現場隐患,面對各類現場作業中出現的隐患和問題,及時督促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了整改完善。
“作為一名石化人,我要以高度責任感和滿腔工作熱情奮戰在生産一線,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陳仁全說。
供熱站站長
平凡崗位守護萬家溫暖
10月1日一大早,天山區堿泉三街翠泉路的廣彙熱力三分公司軍訓供熱站内,站長張亞雄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根據天氣調節供熱參數、安排員工管線巡檢、入戶解決居民反映暖氣不熱的問題……張亞雄為站裡的8名工作人員安排完工作之後,帶上工具和其中一名工作人員去巡查管線。
張亞雄說,目前處于試供暖階段,在處理各項供暖問題的過程中,根據嚴重程度來安排解決的先後,都會在最短時間内予以解決。
“我一直相信,平凡的崗位上也能發光,盡全力守護萬家溫暖,這是自己的職責。國慶我在崗,就是自己對祖國最深情的表白。”34歲的張亞雄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