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名稱就是品牌的生命,好的名稱能夠給用戶最直觀的理解和感受,能夠讓消費者在心智中儲存下來,降低傳播成本。一個好的品牌名稱更能承載着品牌策略和價值,助力品牌消費。
名字怎麼起?這應該是很多農産品企業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想要表述很多,産地、特色、品種、背後利益,等等,但是衆所周知,品牌名稱過長也會帶來傳播屏障,那麼怎麼能夠簡短的表述出核心問題,則是一個大的學問。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産品的最核心優勢是什麼,戰略的本質是做出取舍,品牌的核心要素隻能有一個!中國自古都有老話“舍得,有舍才有得”“逐二兔不得一兔”找着核心,萬事好辦。
對于農産品品牌命名,一般有這幾種辦法:産地法、品類法、形象法和感受法。我們拆分來看。
一、産地法:用地域基因來打造品牌。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産地非常重要,“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所謂南橘北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消費者購買農産品,更希望買到原産地的産品,都會關注産品來自哪裡,那麼從地名上進行融合産品特點,則是農産品的一種重要法則!
例如渠首地區的小麥,命名為“渠首U糧”;新疆的堅果品牌,則融合地域特性,命名“西域果園”,這些都是利用公衆對地方的認真,直接引流。
目前受相關法律規定,企業類産品品牌不能直接用地域命名,但其實可以想辦法凸顯地域感受,其實還是用産地法的概念進行創作。
不管采用怎樣的方法,讓自身産品與地域認知産生融合,是農産品品牌命名,并吸引關注的核心手段,畢竟賣農産品,本質上賣的就是産區。
二、品類法:讓産品品牌成為品類
獨特的品類和地方特産,是消費者消費農産品的兩大因素。地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産品是否根紅苗正,是否優質。而品類則會關系着消費者是否會消費。因此,我們還可以進行品類創新或者品類微創新。。
小罐茶就是用小罐包裝創造識别性,形成了新的品類,就像萬世通寶的第一磨,通過多年市場的鋪墊,第一磨已經成為中原地區食用油的一種品類。
品類微創新就像, 就像“墨道乾坤”,完全抛棄原有黑米的常規命名,而是與文化結合起來,提升了認知價值。
目前商标注冊,不允許注冊如棗、米等類别的詞彙,因此,對類别前的詞彙進行創意,突破消費者的既有認知,提升品類價值,也是農産品品牌命名的一招較為實用的手段。
三、形象法:用一個IP聚焦産品價值
如果說産地法和品類法都屬于依靠邏輯認真的命名方法,對于90後或者00後不起作用,那麼我們就可以考慮IP形象法,但是前提一定要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好産品定位。這種通過IP形成而對消費者認知的引導和把控的辦法,對于年輕一代消費者來說更能激起興趣。
“張君雅小妹妹”“小茗同學”就是這種命名辦法的典範案例,但是對于農産品來說,形象命名也不限于此,例如“堅小果”堅果調和油,就是通過與産品關聯的形象命名,“霍大哥”辣椒醬則是通過一個人物的形象構築自身的價值認知。
不管如何創意形象,如何通過價值的人格化,互動的人格化,将産品價值極緻化,是形象化命名的關鍵所在。
四、感受法:用戶的感受就是産品的名稱
把消費者的感受進行藝術化提煉,也是農産品命名的一種方法。就像可口可樂,香飄飄都是用這種辦法進行命名的典範。
除了消費者的食用感受,其實産地、功能等,同樣可以成為獨特的感受價值,例如賣雜糧的“玖谷春”,和做挂面的“煮如鮮面”都是這類命名辦法的樣闆。
其實不管用什麼路徑去創意品牌名稱,一定要大量創作,确保可以注冊,現在各品牌對品牌名稱日益受到重視,但凡稍有價值的品牌名,或者好聽好記的詞組,往往已經被注冊。因此,一旦有可以注冊的名稱,就要精心策劃,深入挖掘,确保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