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的SPSS哄睡法的步驟,比較接近睡嬰兒床的方式,其實母嬰同床也大同小異。
不過既然有人問了,那就按照同床睡的方式來改一下細節。
SPSS哄睡法詳細内容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93嬰幼兒SPSS全适用哄睡法,抱睡溫和過渡到自主入睡》
還是簡單介紹一下,SPSS哄睡法是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結合抱起放下法跟噓拍法,最大程度上減少孩子的哭鬧,逐步減少安撫,讓孩子慢慢适應。
優點當然就是哭鬧少,大多數家庭都适合用,尤其有長輩聽不了孩子哭聲的。
溫和的缺點就是改善速度會比較慢一些,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也是沒辦法。
好了,廢話說完了,進入主題。
步驟:
1. 統一哄睡方式:奶睡的先用抱睡代替,抱睡的先做到固定在房間哄睡,可以原地抱哄睡着。
奶睡的還是建議先嘗試用溫和去除法,直接奶睡過渡到拍睡,如果執行上比較困難的再考慮先改成抱睡。
2. 睡着後躺下:抱到睡着後5分鐘,摟着一起躺下。躺下後,聲拍不要停,避免環境變化太大。
稍等一會寶寶睡穩後,把手臂抽掉,一樣持續拍睡避免安撫中斷醒來。
躺下後如果醒來并且聲拍安撫不住,就再抱起來,一樣再次入睡後5分鐘後躺下。
3. 快睡着的狀态躺下:抱哄到寶寶閉上眼睛就一起摟着躺下,聲拍安撫,一樣如果安撫不住睜眼了,就抱起來再哄到閉眼或平靜下來再躺下。
4. 清醒時躺下:睡眠儀式完成後,摟着寶寶躺下,聲拍安撫直到睡着,如果哭了安撫不住就抱起來哄一會,寶寶平靜了再躺下拍睡。
5. 不再摟着寶寶入睡:睡眠儀式完成後就一起躺下,不再摟着寶寶,如果安撫不住就摟着安撫,等平靜下來再抽掉手臂,重複到不需要摟着睡着。
6. 快睡着停止安撫:如果寶寶平靜下來,感覺要睡了,就停止拍,可以把手放在寶寶身上,唱歌安撫,協助寶寶入睡。
7. 平靜後停止安撫:最後慢慢地減少拍跟聲音的安撫,感覺寶寶平靜了就可以停止,讓寶寶嘗試自己入睡。
1. 減少了縮短睡着後躺下的時間的步驟,多了抽掉手的步驟,摟着一起躺下比較不需要适應的時間,但是就多了抽掉手的步驟。
摟着一起躺下實施起來哭鬧會少一些,也可以選擇一起躺下的時候就不摟着。
2. 步驟2-4在躺下後,可以等到寶寶睡穩了,就輕輕地抽掉手臂。
3. 夜奶盡量避免奶睡,尤其同床躺着喂的。
4. 同床的實施方案是陪着睡方案。要記得同床大人就是睡眠環境的一環,有利有弊,尤其在6-9月齡後有分離焦慮之後,同床的影響比較小。
5. 作息,清醒時間,睡眠儀式,睡眠環境這些基礎就不多說了,肯定要做好的。
6. 夜醒跟白天小睡接覺,一樣也是先嘗試用同等級的安撫方式,如果接不上就升一級安撫。
7. 0-3月齡可以從步驟3-5開始,7-9月齡之後可以嘗試步驟4-5開始,1歲之後直接從步驟5開始就可以了。
8. 步驟5是有必要的,不要停在步驟4,不然孩子會重複醒來要枕在大人手臂上才睡。
Joe爸的碎碎念最近發現兩個優點,
1.改善力度完全可控,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跟狀态随心調整推進的力度。
2. 這個改善的過程也是孩子跟媽媽磨合的過程,可以學會如何去控制哄睡的狀況,比較不怕睡眠倒退。不會像用嚴格的睡眠訓練方式之後,出現不敢抱,不知道怎麼哄睡的情況。
其實同床一起睡,在睡眠訓練上是比較簡單的,大人本來就是安撫物。
在1-2歲之間,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如果因為分離焦慮睡眠狀況很差,條件合适的情況下,同床睡會比繼續睡嬰兒床好很多,改善起來也容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