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語文文言文基本篇彙總

初中語文文言文基本篇彙總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6 20:46:20

初中語文文言文基本篇彙總(初中語文文言文各篇目知識點彙總)1

(一)《論語》十二章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标兩處)

可/以/為師矣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氣,惱怒

(2)吾日三省吾身 省:自我檢查、反省

(3)為人謀而不忠乎 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誠信

(5)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 逾:越過  矩:法度

(7)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

(8)思而不學則殆 殆:疑惑

(9)人不堪其憂 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 逝:往、離去

(11)匹夫不可奪志也 奪:改變

(12)博學而笃志 笃:堅定

(13)切問而近思 切:懇切

(14)富貴于我如浮雲 于:介詞,對,對于

(15)必有我師焉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隻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隻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

4.做到孔子教導的“人不知而不愠”,對我們處理好人際關系有何益處?

①不怨天尤人,能嚴格要求自己,約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規範。

②寬容對待别人,能讓人際關系更和諧融洽。

(二)陋室銘(劉禹錫)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有仙則名      名:出名,有名

(2)有龍則靈 靈:神異

(3)斯是陋室  斯:這

(4)惟吾德馨  惟:隻

(5)談笑有鴻儒  鴻:大

(6)可以調素琴  調:調弄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舍,隻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蔓延到台階上,使台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内染上青色。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

(4)孔子雲: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3.文章先說“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請簡要分析。

不矛盾。因為居室環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4.結合全文思考,文章寫“諸葛廬”“子雲亭”有什麼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類比的手法,以曆史上兩個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說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三)愛蓮說(周敦頤)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獨:隻  染:沾染(污穢)

(3)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  漣:水波  妖:豔麗

(4)亭亭淨植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豎立

(5)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亵:親近而不莊重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蓮的柄)内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潔淨地挺立,(隻)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賞玩。

(3)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對于菊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4)牡丹之愛,宜乎衆矣。對于牡丹的愛,應當人很多了。

3.文章題目為《愛蓮說》,為何還寫了菊和牡丹?

運用襯托的手法,将蓮與菊和牡丹對比,突出蓮的高潔情操。

4.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樣愛蓮的人很少,也慨歎生活中保持高潔品質的人太少,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河中石獸(紀昀)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滄州南一寺臨河幹  臨:靠近

(2)山門圮于河 圮:倒塌

(3)二石獸并沉焉  并:一起

(4)閱十餘歲 閱:經過,經曆

(5)竟不可得  竟:終了,最後

(6)爾輩不能究物理  究:研究、探求

(7)是非木杮  是:這

(8)湮于沙上  湮:埋沒

(9)沿河求之  沿:順着

(10)不亦颠乎  颠:颠倒,錯亂

(11)衆服為确論  服:信服  确:正确

(12)轉轉不已 已:停止

(13)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溯流:逆流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順流而下尋找它們,不是颠倒了嗎?

(3)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欤?那麼天下的事,隻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麼能(隻)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呢?

3.文章中寫到了講學家和老河兵的“笑”,你怎麼理解其中的意味?

講學家的笑,包含了對寺僧的嘲諷和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對講學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現了老河兵的自信。

4.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示例】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複雜的原因,我們要綜合分析,不能片面考慮而做主觀臆斷。

(五)三峽(郦道元)

1.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标兩處)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略無阙處    略無:完全沒有

(2)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3)不見曦月 曦:日光,這裡指太陽

(4)至于夏水襄陵 襄:沖上、漫上  陵:山陵

(5)沿溯阻絕 沿:順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不以疾也 疾:快

(7)則素湍綠潭 湍:急流

(8)清榮峻茂 榮:茂盛

(9)良多趣味 良:甚,很

(10)林寒澗肅 肅:肅殺,凄寒(11)屬引凄異 屬:連接 引:延長 凄異:凄慘悲涼

(12)空谷傳響 響:回聲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着飛奔的馬,駕着疾風,也沒有這麼快。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文中“重岩疊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寫出了三峽山的什麼特點?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寫出了三峽的山險峻、陡峭的特點。為下文寫夏水的迅猛做鋪墊。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課文結尾引用漁歌有什麼好處?

渲染秋天悲涼、蕭瑟的氣氛;與第一段相照應,使人進一步感受到三峽地區獨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嶺連、狹窄、水長”;從本段看,是對前面寫景的補充;從全文看,與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六)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答謝中書書    書:書信

(2)五色交輝 交輝:交相輝映

(3)四時俱備 四時:四季  俱:都

(4)夕陽欲頹 頹:墜落

(5)沉鱗競躍 沉鱗:指水中潛遊的魚

(6)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與:參與。這裡有“欣賞”“領悟”的意思

(7)實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指人間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論的。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遊的魚争相躍出水面。

(3)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3.“猿鳥亂鳴”一句中的“亂”字用得好,“沉鱗競躍”一句中的“競”字也用得好,你能說一說好在哪裡嗎?

“亂”和“競”兩個字,一方面表現了猿鳥、沉鱗的數量之多,另一方面也描繪出猿啼鳥鳴聲音洪亮、長短各異,各類魚兒在水中争相躍出水面的生動畫面。

4.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

(七)記承天寺夜遊(蘇轼)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

(2)庭下如積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3)蓋竹柏影也 蓋:大概是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隻是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張懷民。

想到沒有人與我共同遊樂,于是來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隻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3.作者在《記承天寺夜遊》中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世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描繪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現了作者自我排遣的曠達(或:雖遭貶谪依然曠達)的心境。

4.如何理解《記承天寺夜遊》文末“閑人”的含義?

“閑人”既指具有閑情雅緻的人,也表現出作者複雜的心境:貶谪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八)富貴不能淫(《孟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豈不誠大丈夫哉  誠:真正,确實

(2)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焉:怎麼,哪裡

(3)以順為正者 順:順從  正:準則,标準

(4)與民由之  由:遵從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他們一發怒,諸侯們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就會戰争停息,天下太平。

(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禮,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義。

(3)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得志的時候,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3.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的原因是什麼?

他們以自己的喜怒哀樂行事,挑起天下戰争,這是崇尚強權,是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們不以正義為标準,不以天下太平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為理想。

4.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間的不同。

“妾婦之道”表現為順從,其本質是在權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隻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質是對内心的仁、義、禮的堅守,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九)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詞語。

(1)傅說舉于版築之間    舉:選拔、任用

(2)管夷吾舉于士  士:獄官

(3)百裡奚舉于市  市:集市

(4)空乏其身  空乏:财資缺乏

(5)行拂亂其所為  拂:違背 亂:擾亂

(6)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 作:奮起。這裡指有所作為

(7)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 發:顯露、流露 喻:了解、明白

(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出:指在國外 敵:匹敵、相當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上天将要下達重大的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過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的才幹。

(3)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一個人的想法,隻有)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

(4)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了解到這一切之後,就會明白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3.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警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兩千多年後的今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名言能引起你怎樣的共鳴?

【示例】要有危機意識,不要貪圖享樂;磨難對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