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一位美國選手在張家界天門山試飛。 當日2019年第八屆翼裝飛行世界錦标賽選手在張家界天門山試飛。 新華社發
南都訊 記者汪雅雲近日,一名女大學生在張家界天門山進行翼裝飛行時偏離飛行路線而失蹤,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南都記者就這項運動采訪了國内最早進入超極限運動的專業體育營銷公司方澤體育創辦人李良東,他從專業角度解析了翼裝飛行為何堪稱世界上最危險的運動。
“翼裝飛行由于其特殊的高風險,全世界參與者數量都不多,應該說是極小衆的項目。國内翼裝飛行參與者非常有限,開展時間也不到十年,除開少數飛行次數與時間很長的以外,應該說普遍水平與國際高水平之間存在差距。”李良東告訴記者,這項運動頻頻發生事故還是跟運動本身的特殊性有關。
“作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超極限項目主要和兩點有關:一是飛行速度快,這是人類自身運行速度最快的移動過程,對于高速(160-220公裡每小時)狀态下任何細微的判斷失誤和調整失态(不到位或過度)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二是起跳方式和飛行環境,作為高空跳傘在平原環境相對來說難度是較小的,但是很多選擇懸崖高點的定點起跳(base jump,又稱背死跳)和山地環境飛行會讓難度幾何倍數增加,我們從2011年接觸翼裝2012年參與組織首屆翼裝飛行世錦賽以來,所掌握事故情況基本都是山地環境中發生的。”李良東說。
發生事故的張家界天門山,是國内外極限運動界久負盛名的場地,方澤體育此前也曾多次在此舉辦翼裝、速降、漂移、山地跑酷等項目比賽。“天門山地區山勢起伏落差大、山地氣象條件變化大且迅速的基本情況是不會變的,所以每一次組織活動,都需要有足夠的敬畏心、足夠科學嚴謹的态度去進行線路勘察、起跳點備跳點、第一二甚至三着陸點的選擇、推敲和斟酌全部細節,并且堅持安全第一性的原則。”李良東說,“即便這樣,我們依然要知道自己在進行的是世界上最危險最極限的項目,事故随時可能發生。”
談到這次女大學生失蹤事件,失蹤者沒有佩戴任何帶GPS定位功能的電子産品,也使得搜救工作難度較大,對此李良東認為即便她佩戴了GPS,在山區裡定位系統的信号很容易受到幹擾,定位也未必準确,但通常來說,大多從事翼裝飛行運動的人都還是會配備GPS,這位女大學生卻沒戴在身上,如果搞清楚是因何原因沒戴,也許會有助于判斷出現狀況的起因。
最後李良東也表示:“對于這次張家界發生的事件,我們确實已經了解到多方信息,但這些信息尚未确認前是不适宜做任何分析的。我們也看到有些媒體信源是‘旁觀者’和‘’朋友’,對此我們建議大家首先應該将重心放在找人和安撫家屬上,對于未經深入判斷确認的信息不宜輕易推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