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悟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52:19

編者按:把夜哄睡,把自己喚醒。澎湃夜讀于每周日晚推出經典朗讀版,傾情演繹國内外經典文學名著名篇,與讀者“聲臨其境”感受經典之美、文字之美。

童年的春節(節選)

作者:冰心

朗讀:劉斐珩 錄音制作:陳超

音樂:淡水暮色(呂思清 小提琴演奏)

鳴謝:上海勝利之音文化工作室

童年的春節讀後感悟(夜讀經典之夜童年的春節)1

春節走親戚。資料圖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邊山上孤單寂寞的獨往獨來,也有熱鬧得鑼鼓喧天的時候,那便是從前的“新年”,現在叫做“春節”的。

那時我家住在煙台海軍學校後面的東南山窩裡,附近隻有幾個村落,進煙台市還要越過一座東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過年”還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過年的前幾天,最忙的是母親了。我看見母親系起圍裙、挽上袖子,往大壇子裡裝上大塊大塊的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

父親呢,就為放學的孩子們準備新年的娛樂。在海軍學校上學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還有表哥哥。真是“一表三千裡”,什麼姑表哥,舅表哥,姨表哥,至少有七八個。父親從煙台市上買回一套吹打樂器,鑼、鼓、箫、笛、二胡、月琴,彈奏起來,真是熱鬧得很。

新年裡,我們各人從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許多好東西。首先是竈糖、竈餅,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點心。最好的東西,還是燈籠,福州方言,“燈”和“丁”同音,因此送燈的數目,總比孩子的數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這些燈:有紙的,有紗的,還有玻璃的。于是我屋牆上挂的是“走馬燈”,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戰呂布”,手裡提的是兩眼會活動的金魚燈,另一手就拉着一盞腳下有輪子的“白兔燈”。

同時我家所在的南後街,本是個燈市,這一條街上大多是燈鋪。我家門口的“萬興桶石店”,平時除了賣各種紅漆金邊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賣各種的燈。那就不是孩子們舉着玩的燈籠了,而是上面畫着精細的花鳥人物的大玻璃燈、紗燈、料絲燈、牛角燈等等,元宵之夜,都點了起來,真是“花市燈如晝”,遊人如織,歡笑滿街!

元宵過後,一年一度的光采輝煌的日子,就完結了。當大人們讓我們把許多玩夠了的燈籠放在一起燒了之後,我們默默地看着天井裡那些燈籠的星星餘燼,戀戀不舍地帶着一種說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覺的時候,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