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在聯想創投成立籌備委員會上,賀志強畫出了關鍵性的“兩個圈”。自此,聯想創投成為了聯想集團戰略轉型的瞭望塔。
作者丨巴裡
編輯丨子钺
圖源丨聯想創投
聯想創投的賀志強,預言再次成真。
6月4日午盤後,汽車零部件企業甯德時代股價直線拉升,市值終于突破萬億大關。随後一月,其市值一路飙升,現今市值已破1.3萬億人民币大關,成功超越五糧液與中國平安等,成為“深市一哥”。
早在2017年前,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企業創投聯盟聯席理事長賀志強就曾笃定的表示:“如果清潔能源電池是未來,那甯德時代就可能是未來的中石油、中石化,800億的估值不算多,(未來市值)可能是過萬億。”
當時,在多數投資人看來,賀志強對甯德時代未來的判斷未免有些浮誇。
與此同時,賀志強重金押注,兩次飛去福建與甯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見面。從福建回來的賀志強直言道,“我去他們工廠,跟他們的員工聊,覺得這個公司太牛了。”
如今,賀志強的預言已經實現。這為聯想創投短短4年間,帶來數十倍的投資回報。與此同時,賀志強對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等多個行業的預判也都陸續成真。
憑借前瞻性的眼光,雖然成立僅五年,但賀志強和聯想創投的投資成績開始展現:截至2020财年,為集團累計貢獻收益超過5億美金,已經投出包括甯德時代、寒武紀、蔚來、曠視科技、浙江中控、比亞迪半導體、珠海冠宇、深交通、Smartsens思特威等多家上市公司和獨角獸。
圍繞聯想集團“端邊雲網智”戰略,聯想創投企業成員預計在今年突破200家;而在投資貢獻上,鎖定了未來三年累計為集團貢獻投資收益超過3億美金的預期。
不過,作為CVC,賀志強為何要投看似跟聯想集團主營業務沒有任何關聯的甯德時代?其深層的投資邏輯,到底是什麼?
大企業如何走向創新的詩和遠方
2014年,30歲的聯想遇到挑戰。
占據聯想集團業務60%的個人電腦業務,因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下滑受到影響。在手機領域,運營商市場轉向開放市場,從線下轉向線上,而聯想手機70%的市場都是運營商市場,因此受到了直接影響。
那一年,他們在資本市場也有兩個重大動作,圍繞主營業務,先後做了兩次大型并購,分别收購摩托羅拉手機和IBM X86服務器,進行多元化業務的探索。
2015年底,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就找到賀志強商量:“像聯想這樣年500億美元營業額的大企業,必須要解決持續創新的問題,發動資本和創業者的力量,做企業創投。”
說幹就幹。緊接着,楊元慶拿出5億美金,聯想創投正式成立。
但擺在面前的是,任何一家企業創投一定要邁過的第一道坎是:戰略布局和财務回報如何權衡?
為此,成立之初,賀志強就和聯想内部有過一個非常重要溝通:我們必須有一個底氣,就是這個基金要賺錢,戰略跟賺錢一點都不矛盾。聯想創投,目的就是為聯想投資未來,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投IT的未來。
雖然IT的未來跟聯想的業務肯定有重疊,但肯定不是百分之百重疊。在聯想創投成立籌備委員會上,賀志強畫了“兩個圈”,一個是公司現有的業務,另一個圈是IT未來的發展。聯想創投所做的就是将聯想現有業務的圈子推向未來,使得兩個圈子的重疊越來越多。
雖然與當時的主流CVC相比,賀志強“不設邊界”的決策顯得有些異類。
但在賀志強看來,這正是聯想創投成立的初衷。通過外部創新投資 内部孵化的CVC模式,去發現IT未來高增長、高潛力的産業機會,同時反哺給公司,探索公司未來創新和發展的方向。
圍繞着IT的未來,前瞻性布局科技賽道,不局限于聯想當期的戰略,是聯想創投投資的顯著特點。早在2017年,聯想創投就開始在半導體領域布局,截至目前,已經投資了寒武紀、芯馳、思特威、比亞迪半導體、京微齊力、昂瑞威、飛騰、摩爾、沐曦、珠海冠宇在内的20多家核心部件企業。
緊抓國産替代機遇,連續三輪加注國内FPGA芯片企業京微齊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京微齊力CEO王海力回顧企業發展時談到,公司最早成立于2005年,但發展比較曲折。
2005年年底,即将從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的王海力加入了一家新成立的中外合資公司——雅格羅技,開始了國産FPGA芯片研發。但FPGA是一項資金消耗量大、研發時間久、回報周期長的産品,随着持續資金投入的中斷,企業狀态每況愈下。
最終,王海力帶領團隊二次創業,解決原公司面臨的問題。“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賀總堅定地選擇支持我們。現在公司飛速發展,一年就融了三輪。2020年,聯想提出“端、邊、雲、網、智”戰略,雙方合作的巨大機遇來了。”王海力說道。
在賀志強來看,正是由于CVC本身經曆過企業發展的起伏,所以通常有着長期的戰略眼光,從早期的發現價值,到發展過程中即便有波折和挑戰也堅定地雪中送炭,伴随着企業一路發展壯大。
實際上,要想做出這樣投資決策,并不簡單。
從聯想集團本身來看,那時聯想正在經曆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決定開辟一項與其核心能力相去甚遠的新業務十分需要勇氣。
而且還要解決來自業務部門的質疑:“你為什麼投跟現在業務完全不相關的公司?”大多數傳統CVC都是圍繞自己的戰略方向來投資供應鍊上下遊企業。
敢投“PPT階段”的技術項目,
背後的玄機
正是有了成立之初賀志強“兩個圈”的溝通之後,聯想創投才能夠依照未來IT發展方向來做投資判斷,并不斷促進被投企業與聯想之間的協同。
在這個過程中,聯想創投也逐漸探索出了一條自身所獨有的CVC2.0之路:
一方面,聯想集團公司管理層不幹預項目決策,整個管理運作和決策鍊路像财務VC一樣,更加專業、獨立和靈活;
另一方面,投資大方向上與母公司戰略一緻,但不拘泥于當前業務,以更前瞻的目光布局未來創新,成為母公司探路的雷達和新業務增長點的前頭兵。
從2016年成立之初,聯想創投就提早布局以物聯網、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互聯網,彼時人工智能鮮少有人下注,芯片半導體更是處于萌芽階段,新造車勢力仍處于“PPT階段”。
而那時,賀志強和團隊就研究判斷:電動汽車是一個難得一遇的産業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巨大的機會,也将會成為PC、手機後,業務額最高的智能硬件。同在制造業的聯想,應該抓住這樣的機遇。
2017年開始,聯想創投圍繞着智能汽車産業鍊全方位布局,除了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甯德時代外,在整車領域,投資了蔚來,目前市值已超越很多傳統汽車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了輕舟智航、一清科技、中科慧眼、懂的通信等;在汽車芯片領域,也投資了芯馳科技、比亞迪半導體、臻驅科技等企業。
這樣的生态布局和成績單,對于一家僅僅成立五年的CVC來說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令人好奇的是,賀志強和投資團隊的高敏銳度到底從何而來呢?為何敢投早期的技術創新性項目?
實際上,賀志強一開始就将聯想創投定位于“研究型機構”,基因源自于聯想研究院,核心團隊80%都是科技背景出身,而非金融背景,因此對于産業天然具備非常強的預判能力。
賀志強本人也曾擔任聯想CTO職位 14年,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項,同時還擔任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2015年之前,CTO賀志強還擔任聯想研究院院長。對聯想研究院來說,一年一度的(Lenovo Technology Outlook,即聯想技術展望)絕對算他們的頭等大事,其宗旨是幫助聯想發現未來的關鍵技術機遇,甚至會直接影響聯想研發資源的配置和未來産品走向。
有CTO和技術人執掌企業創投業務,且團隊均為工程師出身的投資團隊并不多見。“我在聯想做了30多年的技術,做了創投我也依然堅持投核心科技。做投資跟做技術其實一樣,要對行業發展有判斷,問對的問題”,賀志強道。
2015年的LTO中,賀志強再次判斷未來IT行業的發展趨勢: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接近尾聲,技術将重新優化各行各業的價值鍊,真正帶來社會效益的提升。到了2016年,當整個業界都在談流量的時候,聯想創投堅定投資智能互聯網。
在這樣一個大方向的基礎上,聯想創投形成了更為詳細的賽道行研,不斷添加新的投資要素。例如,在物聯網領域,聯想創投就率先鎖定了五個最關鍵的細分領域:新型的設備、服務、機器人、核心部件,AR/VR,進而再進行系統性的布局。
投資不是終點,生态才是寶藏
“我們投IT,有的項目雖然現在看起來與聯想無關,但或許未來某天就會發生化學反應,比如自動駕駛看似與聯想無關,但其背後的計算單元與服務器、算力都緊密相關。”
在賀志強看來,财務回報是企業戰投的基礎,但更重要的是推動集團戰略與生态的協同效應。創投作為聯想的業務,必須緊緊圍繞聯想的戰略,與其互相促進,不能脫離聯想。
目前,聯想創投已有半數以上成員企業與聯想産生多層面的合作。
耐德佳是聯想創投從2017年獨家投資Pre-A輪的一家AR智能眼鏡光學模組供應商。在當時,賀志強就判斷 AR/VR将會是下一個平台級To C産品的機會。
2016年底,賀志強約了耐德佳聯合創始人CEO程德文的導師,隻是在北京理工大學實驗室裡面擺了幾個椅子就坐下聊了起來。雖然賀志強非常看好AR的發展,但也擔心兩個問題:
來自于高校的團隊,從實驗室樣機到真正能夠量産的産品,這中間有一個原型機到工程化再到小批量的過程。另外,耐德佳的技術在國内乃至國際上,能不能達到和持續保持領先的水平。
雖然當時程德文接觸的投資機構比較多,但他堅定地選擇了聯想創投,一方面源于聯想在PC、筆記本、手機等智能産品上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從供應鍊角度來考慮,聯想在大批量制造方面也具有深厚的經驗。
“我們從聯想學到了很多的經驗。我們以前對量産制造的認知相對匮乏,經過這幾年一些大項目的曆練,我們整個團隊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程德文說道。
如今,耐德佳已經從初創公司變成了聯想全球供應鍊的認證企業。同時,耐德佳還與聯想研究院一起聯合推出用AR眼鏡為大飛機進行檢測的領先解決方案。這其中,AR眼鏡的核心光學部件就是由耐德佳來提供的。
經過這些年的沉澱,在賀志強的帶領下,聯想創投的生态企業和聯想集團逐漸産生協同聯動。以聯想創投為橋梁,聯想與被投企業已經探索出多種方式構建合作生态:
第一種是成為聯想集團的供應商,即聯想全球供應鍊的認證企業。第二種是雙方聯合研制産品,整合出來的産品或解決方案,會在不同行業進行複制。第三個就是雙方聯合銷售,幫助客戶現場解決場景落地這一最大的用戶痛點。
聯想創投CEO年會 生态對話
如第四範式與聯想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SG)共同構建AI一體機,銷售額已達數億人民币;作為供應鍊核心企業,珠海冠宇為聯想供應20%筆記本電芯産品。
此外,中奧科技、浙江中控、深交通等被投企業,與聯想在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領域共同合作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2020年,多家被投企業的協同銷售金額均超過1000萬美元。
在前不久聯想創投與創業邦聯合舉辦的 “未來産業之旅”活動中,這種聯動的生态開始展現其優勢。針對來自愛馳汽車、聯合利華等行業客戶與甯波市政府共同提出了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中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挑戰”,聯想與10餘家生态合作夥伴現場“攢局”解決客戶的數字化轉型難題。
未來産業之旅
在數字化領域,聯想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和能力,能給轉型期企業或者未來科技型企業提供一些數字化支撐。聯想的被投企業,也會作為聯想計算力在某一場景、某一應用下的合作夥伴,成為聯想生态方案的一部分,為各行各業賦能。
通過這樣一種線下的産業對接會,聯想創投作為橋梁正在将生态企業和聯想集團緊密結合,真正将科技與産業對接,通過這種高效的方式解決來自客戶的真實需求。
在這背後,聯想創投築造了三級生态聯動體系,來完善生态建設。包括信息基礎層——成員企業解決方案信息庫(成員企業白皮書2.0),資源賦能層——産品、市場、客戶、平台全鍊打通的資源賦能平台,商業落地層——“科技産業行”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成員企業解決方案信息庫将近200家優質科技企業、300多個技術解決方案、120餘位成員企業專家納入實時更新的動态數據庫,6萬聯想員工、數十萬全球客戶一鍵可達,建立起了日常對接機制,為深入生态共建打下良好基礎。
基于這樣的底層數據庫,聯想創投通過CVC創投周、CEO年會等落地活動,讓更多的解決方案可以和聯想的業務對接起來,推動合作落地。
聯想創投集團首席營銷官、董事總經理陳蜀傑說,“我們帶領被投企業和客戶交流的時候,發現現有的被投企業還不能滿足客戶需求,還有很多前沿技術是聯想創投尚未投資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聯想創投創新性地提出了“生态企業”這一概念。相對于近200家被投企業,生态企業的定位則更加寬泛。
在聯想創投看來,生态企業是指目前雖然尚未投資,但卻非常願意将其納入到聯想生态體系中,可以先發生業務合作往來,經過聯想的認證後就可以成為生态合作企業。在此過程中,随着雙方信任度的增加,聯想創投還可以再用投資的方式加注,讓生态企業真正成為被投成員企業。
聯想創投打造了獨特的“聯想 生态企業”與“行業頂尖客戶”對接的科技産業行活動。
科技産業行-大衆集團走進聯想
通過了解客戶的真實業務需求,将聯想創投被投企業和生态企業的技術方案進行整合,再和聯想現有業務打包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雙方的對接效率。
2020年啟動以來, “科技産業行”已先後走進鞍鋼、華能、聯合利華、大衆、新松機器人等大型企業,與杭州等政府及當地優秀科技企業精準對接行業需求。聯想創投被投企業天澤智雲憑借雄厚的技術 解決方案的實力,現場就受到了客戶的認可,與聯想、鞍鋼的合作正在進一步落地中。
今年,聯想創投已經走進了大衆汽車,預計還會走進甯波保稅區、等政府和大型企業。通過與生态企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行業效率,促進生态共赢。
随着聯想創投CVC2.0的逐步進化, CVC對成員企業更包容、開放,不需業務綁定,不需站隊;而是通過與母公司業務的深度生态聯動和全面資源賦能,給被投企業獨特地助力,一起成長。
“聯想的品牌、供應鍊、售後服務等各種資源都可以支持被投企業。反過來,被投企業的創新技術、創業文化也能夠賦能聯想。”賀志強總結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