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檢報告解讀之妊娠期肝内膽汁淤積症(ICP)
引言:妊娠期肝内膽汁淤積症ICP,你知道嗎?
前言:
李小姐懷孕34周,最近總感覺皮膚癢,沒食欲,産檢時跟醫生說了這些情況,醫生開單子去驗血、做胎心監護,結果顯示總膽汁酸等肝指标高于正常值,胎心監護也沒通過,立馬收入院治療了。
李小姐是怎麼了,情況嚴重嗎?原來醫生給出的診斷是ICP,也就是妊娠期肝内膽汁淤積症,你知道它嗎,會對孕期帶來何種危害?
什麼是妊娠期肝内膽汁淤積症?
妊娠期膽汁淤積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發症,臨床上以皮膚瘙癢、膽汁酸升高和黃疸為特征,主要危害胎兒,可使胎兒缺氧而導緻宮内窘迫,嚴重時甚至會發生胎兒的突然死亡,該風險與病情程度相關。
ICP在孕婦中的發病率大約是2%-4%,發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胎盤産生大量雌激素從而改變了細胞膜的通透功能,肝髒内排洩膽汁的功能随之減弱,膽汁發生了淤積,導緻血中膽汁酸升高,若伴随其他肝功能指标異常,如谷丙轉氨酶升高,則提示肝功能受損。這種病有家族性的傾向,有的時候母女、姐妹在妊娠時都會發生。
患有ICP該怎麼辦?
孕婦一旦患了妊娠期肝内膽汁淤積症,需密切觀察胎兒在宮内的情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穩定病情,待指标正常後方可出院,進入妊娠晚期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定時數胎動,早中晚飯後各數1小時,如果是連續的胎動隻能算作一次,如果是不連續的,動一次算一次,一般每小時胎動應大于等于3次。如果小于3次或者比平時的胎動次數減少一半,以及胎動突然頻繁,應該繼續再數一小時,如果情況還是這樣,就需要及時就醫。
2、定期産檢,定期做胎心監護(胎心監護:利用超聲波的原理對胎兒在宮内的情況進行監測,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以推測宮内胎兒有無缺氧。),定期複測血總膽汁酸指标,定期超聲檢查以便觀察胎兒是否有缺氧表現。
3、平時睡姿以左側卧位為主,以減少對腹部下腔靜脈及子宮後方的腹主動脈的壓迫,有利于血液回流,有利于胎兒供氧,有利于生成尿液并及時排出有害物質。
4、妊娠滿37周,胎肺成熟後可适時終止妊娠,分娩方式應由醫生根據孕婦的病情而定。
5、懷孕時、産後都不宜使用含雌激素類藥物。
在飲食中我們應注意些什麼?
原則上就是要保肝利膽,緩解皮膚症狀
1、控制總能量,對于孕期體重超重或肥胖的孕婦,可适當減少熱量供應,對于孕期體重正常的孕婦還應保證适宜的能量供應,如何算自己需要的能量可參考妊娠糖尿病。
2、保證适量的優質蛋白質,包括魚蝦、牛奶、瘦肉、雞蛋等,不局限于某一種食材。優質蛋白質有保護肝功能、促進已損壞的肝細胞修複和再生的作用,但是也不能過量,單胎孕婦每天應攝入400ml脫脂奶 100g瘦牛肉 150g魚蝦 1個雞蛋白為宜。
3、控制脂肪的攝入,因為脂肪過多容易在肝内沉積,妨礙肝糖原合成,并使肝功能減退,故應限制脂肪的攝入量,特别是像奶油、肥肉這種飽和脂肪。烹調方式多蒸焖炖煮,少油炸少爆炒,減少烹調油的用量。但是每日吃一份堅果是可以的,其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減少脂肪浸潤肝細胞。
4、适量選擇碳水化合物,糖類能使肝糖原合成增加,促使肝細胞再生,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也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合成甘油三脂增多,所以要适量選擇碳水化合物,主食可粗細搭配,米飯中加入燕麥、紅薯等。
5、保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每天500g綠葉菜 200g水果,飲食不能達到的可額外補充複合維生素制劑。
6、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皮膚瘙癢,對于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
7、多飲水,多利尿,保證兩便順暢。
總結:
通過這期的課堂,各位準媽媽們是不是對ICP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也不要過分擔心,并不是所有的皮膚瘙癢都是ICP哦,還應結合其他生化指标和檢查,定期産檢,孕早期孕中期孕後期醫院都會做相應的檢查,以排除各種各樣的妊娠并發症。做個孕期的有心人,有情況及時向醫生咨詢,及時發現及時幹預及時治療,一般都能平穩度過整個孕期。加油吧,準媽媽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