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的智慧
成功的人生不可複制,人生成功的經驗卻可以借鑒。
《論語·為政》篇中有孔子一段話,僅有38個字,濃縮了“聖人”一生,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對每個人都很有啟發,可供我們學習借鑒。原文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時初步有了自己的學說主張,四十歲時對人生不再有困惑,五十歲時知道了天道規律,六十歲時能心平氣和地聽取别人的不同意見,到七十歲時即使随心所欲也不會逾越規矩。”
我們分析一下孔子這段話裡蘊含的人生智慧:
十有五而志于學這是指十五歲立志做學問,而不是十五歲才開始讀書。十五歲為古時弱冠之年,按朱熹注,“古者十五而入大學”,也就是說十五歲一般已完成了啟蒙教育,開始接受更高深的學問了。
孔子在這個年齡立志做學問,具有一定普遍意義。十五歲已進入青年階段,求知欲最為旺盛,開始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始建立卻尚未成形。此時立志,對人生發展方向具有引領作用。
若早幾年,還處于少年懵懂階段,一般人很難真正定位自己的興趣,也不易正确規劃人生發展方向。
再晚幾年,思維方式、“三觀”逐步定型,此時再做人生方向選擇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也錯失了求知欲最為旺盛的黃金時期。
三十而立三十歲左右時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和主張。
古人講“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孔子說“三十而立”,就是認為自己的思想、學說初步确立,而德行亦有所成。據有關資料推斷,此時已有學生追随孔子求學了。
三十歲是人之壯年,精力、體力、智力均處于巅峰時期,也基本成家立業,在家成為支柱,在職場成為骨幹。
“三十而立”,既是事業的“立”,更是自信的确立、志向的鞏固。
如今人們用于知識和技能積累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長,但即便如此,三十歲左右的人基本上都已不再是專職的學生,而是早已走入了社會,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旅途。
憑事業立身,既是宣言,更是行動。如果到這個階段還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那就有點太“晚熟”了。
四十而不惑到四十歲左右時面對生活不再感到迷茫困惑。
人到四十歲左右時處于壯年,已經是一個人生的成熟階段,既有充沛的精力體力,又有豐富的生活閱曆,可以說已經擁有了生活的智慧。内心強大,信念堅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經穩定成熟,對自己的選擇堅定不移,不會輕易動搖。
在這個階段,生活中的矛盾困難依然很多,但此時我們面對生活的波折、事業的坎坷都會有一種成熟理智的态度,會有各自的思路方法,不會一遇難題就張惶失措,自然就少了迷茫困惑。
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職業基本安定,所着眼的不是職業方向的選擇,而是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不再會有人生選擇上的迷茫困惑。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人到中年,但是餘生的路依然漫長,我們仍有可能創造更多的精彩。要防止安于現狀,一味求穩,要振奮精神,強化創新求進的勇氣,努力譜寫更加美好的人生華章。
五十而知天命這裡的“天命”,并不是唯心主義的“命運”。
從《論語》裡的多處表述來看,孔子并不是一個迷信的人,雖然不能說他一定是一個無神論者,但他并不相信命運是确定無疑的。這裡的“天命”是指是事物消長、人事代謝、興衰成敗的客觀規律。
五十歲左右,在孔子的時代,人已經步入老年了,精力體力無疑要走下坡路,但卻更加睿智。此時的孔子以其過人的智慧,洞察世事,對各國政事得失、興衰成敗規律有了更深的體會和認識,可以說是智珠在握。
對于今天的人來說,五十歲左右仍屬中年,由于經驗積累、實踐磨練,能力素質進入巅峰狀态,無論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都基本上處在獨當一面的位置。
這時要注意不能自得自滿、求穩怕變,要發揮優勢搶抓機遇、主動擔當,讓人生繼續綻放璀璨的光芒。
六十而耳順“耳順”有兩種解釋,一是聞言而知義,聽到别人的話就能明白其隐含的意思;另一種則是修養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沒有聽不進去的話,哪怕是很難聽的話也無礙于心。兩種解釋都有道理。但前一種頗有自誇之意,感覺不像是孔子在向弟子傳授道理,這裡取第二種意思。
人到老年,事業有成,修養有成,學識豐富,閱曆豐富。這時候,最怕的是剛愎自用、唯我獨尊,聽不進别人的意見;志驕意滿、故步自封,看不到别人的長處。
所以孔子強調要“耳順”,保持虛懷若谷的境界,多聽聽别人的逆耳忠言,繼續砥砺修身。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我們知道孔子活了七十三歲,那麼他說這話時應該是他生命的最後兩三年。
作為崇尚禮義道德的儒家學說創始人,在人生最後階段說這樣的話,絕不會是對自己道德修養的自誇(這也不符合溫良恭儉讓的道德标準),而應是一種客觀陳述,是一種規律總結。
從“十有五而志于學”,一生緻力于修身進德做學問,辛勤不辍,一直到七十歲左右始能“從心所欲不愈矩”,既是給弟子們講述修身進德的途徑,按這樣的順序去做,就可以達到修身進德的最高境界;又是告誡弟子們修身進德無止境,必須勤學不辍,畢生事之才能期望有所成。
之所以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因為長期修身已經使禮義道德規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規矩與思想已經融為一體,“安而行之,不勉而行”;“心所欲”也早已脫離了低級趣味,從而在規矩之内實現了大自由。
很多人往往隻羨慕“從心所欲”的狀态,卻不願意經曆畢生修養的苦功夫,無異于緣木求魚。
把上面的各階段連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聖人”也是凡人,凡人也可“成聖”從“十有五而志于學”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提示了孔子從一名普通人成長為“聖人”的成功秘訣,那就是:學習、修身,永無止境;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隻要我們堅持畢生學習,修身進德不辍,每個人最終都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實現人生的真境界、大自由。
如果我們把生活的挑戰、自己的惰性當做畢生之敵戰鬥一生,就可以享受持續一生的勝利喜悅。
如果我們始終堅持為國貢獻、為民服務、實現人生夢想的目标天天奮鬥,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意義,無比充實,就一定天天快樂。
因為,“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經典每天讀#
#怎樣才能使人生更加有意義#
#有哪些你認為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