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懷瑾先生三論人生

南懷瑾先生三論人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23:02:52

南懷瑾先生三論人生(南懷瑾先生:人似秋鴻來有信)1

如何把煩惱降伏下去,佛答複得那麼輕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換言之,你問問題的時侯,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就在這個時侯,就是禅宗所謂當下即是,當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個方法。

譬如我們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間要忏悔,這麼一甯靜的時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煩惱已經沒有了,再沒有第二個方法。如果你硬要想辦法把這個煩惱怎麼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擾亂,并不能夠使你安住,這是又進一步的道理。

再進一步的道理,《金剛經》的内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這個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現在講大乘的智慧,「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個時侯,已經安住了;不過刹那之間你不能把握而已,因為它太快了。如果你能夠把握這一刹那之間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這個是重點,整個《金剛經》全部講完,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不需要住。前面我們提到過,一個學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幾個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積來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可是,此心本來不住。怎麼說呢?譬如我現在講話,從八點鐘開始講到現在,廿分鐘了,每一句話都是我心裡講出來的,講過了如行雲流水都沒有了,「無所住」。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講幾分鐘,我就不能講話了,因為心住于時計。諸位假使聽了一句話,心裡在批判,這一句話好,那一句亂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聽不進去了,因為你有所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拿禅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幹幹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他是學禅的,他的詩文境界高,與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個名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是千古的名句,因為他學佛,懂了這個道理。人似秋鴻來有信,蘇東坡要到鄉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個地方,答應了今年再來,果然來了。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的事情過了,象春天的夢一樣,人到了春天愛睡覺,睡多了就夢多,夢醒了,夢留不住,無痕迹。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老年人常回憶,想當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尋煩惱,因為一切事不能回頭的,像春夢一樣了無痕的。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侯,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南懷瑾先生《金剛經說什麼》

南懷瑾先生三論人生(南懷瑾先生:人似秋鴻來有信)2

【釋文】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偶憶東坡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