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

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01:41:12

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世界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就是用什麼角度看世界)1

世界觀能夠決定人生觀嗎

世界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每一門學科的建立,

都是一種新的觀察世界的角度:就是找到了一條線,用這條線去認識世界,總能解釋得清楚。

  • 數學的幾何世界;
  • 物理的規律世界;
  • 化學的分子世界;
  • 哲學的認識世界;
  • 生物學的進化世界;
  • ... ...

用哪個角度去看,都是對的,也天然帶有局限性。

即使用盡所有的科學,

去觀察各個角度的世界,還是充滿了無知,比如量子力學,把嚴謹的科學重新拉回神秘學的程度。

解釋不了,但檢測得到。

生存的角度

《物種起源》:物競天擇,适者生存。

站在生物的角度,所有的行為,都在求存,凡是不适合的都會淘汰掉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留下來的,都是對的。

每個人當前的狀态,是他個人的最好時刻。

什麼意思?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人的生存環境、身體素質、心理活動,都是很微妙的,“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每往前一步,

在那時那刻那種狀态下,都是生命本能最優的選擇。

即使真的錯了,

那就也是他能夠想到的最利于自己的生存的策略。

《三體》說: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因為傲慢,所以無知;因為無知,所以傲慢;這兩樣東西貼得如此之緊,如影随形。

但再驕傲的人,在更高維度的勢壓下,

也會本能地忐忑。

無關乎面子問題,隻是生物對于死亡恐懼的本能。

人們最宏偉最樸素的目标: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都無需文化的浸潤,早在幾十億年前的微生物進化過程,刻在了基因深處。

經濟的角度

從生存的需求延伸開來,就是經濟的視角。

人從動物界脫穎而出,除了本身的動物本能,還進化出思維邏輯。

能夠從更高維度判斷值不值。

饑餓狀态,面對美食,要不要立刻食用:動物的本能是立馬食用,

而經濟的思考:

  • 這個美食,是不是真的,有沒有毒;
  • 要不要立馬食用,後面是不是有更營養的食物;
  • 能不能留下來,當作種子,種出更多食物;
  • ... ...

跳出了立馬滿足的陷阱,可以做到一定的延遲滿足,也就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小努力原則:

不是講努力的程度,而是講在固定的目标下,盡可能少的努力。

很反常識。

通常講都是勤奮、努力、奮鬥,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要精簡。

所有的行為,都在降本提效。

鳥兒的飛翔,也要“好風憑借力”;魚兒的遊動,也得順着水性。

用最小的消耗,來達到目的。

連呼吸都是尋找最高效的結果:1 摩爾的葡萄糖,通過發酵可以産生 2 個 ATP 的能量,而通過有氧呼吸可以産生 36 個 ATP 的能量。

任何事情,遇事不決,可以算賬。

不俗,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哪怕單純地跟某人打交道覺得不舒服,就可以立馬遠離,無需太大負擔,也無需找個借口。

保持更好的生命狀态,更重要。

心理的角度

從經濟的思路,再繼續延伸,也就有了心理的思考。

不再單純考慮經濟。

很多事情,會發現,沒有道理,但确确實實的存在。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說:“我這個人是搞什麼是什麼,我有這個能力。”

有人就問:“你不擔心做不成嗎?”

錢偉長不假思索地回:“我不管。”

這個回答很不講道理,不管了,就是要搞,就是有能力,至于做不成,那不管。

不考慮值與不值。

《華爾街日報》采訪馬斯克時談到機器人,馬斯克說:“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搞定,但我們會搞定的。”

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相比于各種能力,學習力、執行力、創新力、認知力等等,勇敢或許更重要吧。

“雖千萬人吾往矣”。

追逐的是星辰大海,那麼眼下的現實,顯得如此渺小。

馬斯洛需求理論,共 5 層:

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最頂層的是自我實現需求。

滿足底層需求後,自然會有更高一層的需求冒出,“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是正常路徑。

但是在獨特的狀況下,人會為了滿足高層的需求,而放棄底層的需求。

為了信仰,不顧生死。

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那樣,明明前面荊棘密布,仍有無數的人前仆後繼。

不給自己留退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