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上,一些少數民族政權也有一大批開明的君主,他們非常重視人才,希望賢能之士能夠進入朝廷為自己效命。女真族政權的金世宗就是這樣一個重視人才的君主。
金世宗完顔雍(公元1123-1189年),原名完顔褒,女真名烏祿,金太祖完顔阿骨打之孫,金朝第五位皇帝。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年),完顔亮率金軍大舉南下攻宋之際,完顔雍當時為東京遼陽府留守,十月,被部下擁立為帝,是為金世宗。十一月,完顔亮在長江北岸被嘩變的金兵擊殺,于是,金世宗順利地進入中都燕京城,完全掌握了金朝政權。
金世宗即位後即向南宋提出罷兵,并聲稱歸還被當初被海陵王所占領的南宋領土;同時還把河北、山東、陝西等地被征的南侵步兵都放還回家,以此表明金世宗的議和态度,而這正中南宋以宋高宗趙構為首議和派的下懷。
但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卻禅位于皇太子趙昚,自己去當太上皇了,而即位的宋孝宗趙昚卻主張抗金,他任命張浚為江淮宣撫使,統一指揮江淮戰事。
隆興元年(1163年)五月,趙昚任命張浚為北伐主帥,展開“隆興北伐”。宋軍于一月之内恢複靈壁、虹縣和宿州等地,威懾中原。
面對南宋朝廷對金政策的改變,金世宗隻得重新部署軍事力量,并以頻繁的調兵遣将來逼使宋孝宗接受議和。
隆興二年(1164年)秋,為達到以戰促和的目的,金世宗下令攻擊南宋。金軍很快就渡過淮河,攻占了盱眙、濠州、廬州等地,并準備渡江南下。
宋軍主将不和,軍心渙散,撤兵符離時遭到金兵的追截,損失慘重,宋孝宗這才慌了手腳,忙派出使者再次與金國達成和議,史稱“隆興和議”。
南北講和後,金世宗堅決實行與南宋的友好政策,此後40多年間,金、宋兩國再也沒有發生大的戰争。
金世宗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少有的一位英明君主,他在與南宋結束戰争後,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内政改革和社會經濟發展之中,并革除海陵王完顔亮統治時期的弊政。但他為恢複女真族的權益,下令禁止女真人穿漢服、與漢人通婚、改稱漢姓,有點逆曆史潮流。
金世宗為了維護女真族的統治,迫切需要賢能之才進入統治集團。而當時金朝的科舉制度弊端極大,無法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足夠的統治人才,所以他希望通過舉薦的方式來招攬人才,但當時的尚書省官員們卻疏于向他舉薦。
于是,金世宗頒布了《責尚書省不舉人才诏》:
卿等在省未嘗薦士,止限資級,安能得人。古有布衣入相者,聞宋亦多用山東、河南流窩疏遠之人,皆不拘于貴近也。以本朝境土之大,豈無其人,朕難遍知,卿又不舉。自古豈有終身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無故得進耳。
在這份诏書中,金世宗希望賢能之士能夠進入朝廷為自己效命,表達了一種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在政治制度上,鑒于海陵王統治時期的弊政,金世宗對金朝的制度作了一些增損,宰相增設平章政事二人,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在統治策略上,金世宗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他把來自中原參加南征的步軍都遣返回家;同時派官員到漢人起義頻發的山東地區,招撫海陵王時期不滿苛政铤而走險的農民,隻要他們及時歸農,罪行一律赦免。
大定三年,對遷徙中原的女真人家,凡父兄子弟都在軍隊的,遣放一丁回家農耕。
大定六年,“隆興和議”剛結束,金世宗僅留六萬金軍,其餘士兵也都放還歸家。
這些措施為生産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保障,也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安甯和社會穩定。
在經濟上,金世宗采取積極措施恢複農業,發展生産。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招收流亡人口,開墾土地,擴大生産。為了盡快恢複和發展社會經濟,他以身作則,躬行節儉,反對奢華,嚴加管束王公大臣。
在階級關系上,金世宗作了局部調整。金滅遼後,為滿足女真奴隸制的需要,曾把遼朝的投下戶和寺院的二稅戶變為奴隸。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金世宗不但将二稅戶六百餘人放免為良民,還下诏将凡來歸的驅奴、宮籍監戶都一律放免為良民。
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金世宗下令對中都等地因戰亂和饑荒而典賣妻子者,官府代為收贖。
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金朝規定:凡立限放良之奴,限内娶良人為妻,所生子女即為良民。
在官民關系上,金世宗能夠比較正确地認識和處理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的關系,注意限制王公大臣的特權,不随便動用國庫資财。這些政策的制定,對金朝階級矛盾的緩和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正是在金世宗的英明領導下,大定年間的金朝國庫充實,民間富庶人口數量迅速增長, “以緻大定三十年之太平”,出現了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安甯的盛世局面,史稱“大定之治”,金世宗亦有“小堯舜”之稱。。
本文參考自:《正說中國三百五十帝》、《當代視野之下的王者之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