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這個已經50多歲的中年音樂人,沒想到自己在2020年還能火一把。
2020年一開年,台劇《想見你》播出,口碑爆棚。
但這部劇最大的特色不是什麼“穿越”,而是從頭到尾不斷循環播放的《last Dance》。
《last Dance》這首歌,就是伍佰唱的。
由于這首歌出現頻率太高,以至于讓人懷疑伍佰是不是給劇組打了廣告費。
隻要你一天沒聽,渾身好像就有點不舒服。
在此之前,90後00後的年輕人,可能對伍佰這個名字比較陌生,或者完全沒興趣。
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深夜開始分享伍佰的歌曲,配文“上頭”,或者有人發“暫時把你眼睛閉了起來”的圖片。
恐怕連伍佰本人也沒想到,自己不僅是他們父母的偶像,順帶也成了這群“小孩”的偶像。
伍佰演唱會視頻彈幕上,一群人在刷着自己的出生年份,98、99、00。
“我是00後,我能喜歡伍佰嗎”,這樣的“入坑宣言”可以占滿半個屏幕。
年輕人都學會了伍佰“暫時把你眼睛閉了起來”的招牌動作。嘴角配着微笑,這是愛情的味道 / 台劇《想見你》
磁帶機轉啊轉,伍佰的歌,才是聽不爛的經典。
年輕人不知道,早早地遇見伍佰,是多麼幸運,因為你會越來越愛他。
伍佰,00後的新偶像随着台劇《想見你》劇情越來越緊張,劇中的穿越标志——用磁帶機聽《Last Dance》也沖上了熱搜。
伍佰在熱搜裡的意外發現,評論裡許多粉絲隔空表白伍佰,喊話求演出 / 微博@伍佰
很多劇粉,最終都在伍佰的歌裡重逢。
但是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伍佰早就是年輕人收割機了。
雲音樂裡,伍佰的歌每一首都評論過萬,其中有不少90後00後 / 雲音樂截圖
你不可能沒聽過伍佰。
酒過三巡,KTV迷離之際,總有人唱起《突然的自我》。
小時候總有個大人放伍佰,甚至火車站、商場、工地,你的腦子裡一定存了一段熟悉的旋律。
甚至,從小到大,你至少有個沉迷伍佰的同學:
在不少年輕人的成長過程中,伍佰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00年,小時候我爸DV放突然的自我,簡直是精神攻擊,長大後喜歡上了這個平翹舌不分的男人的歌”。
最年輕的一代人 ,也開始在伍佰的歌裡,品嘗人生的種種滋味,得到、失去、挫折、成長、放棄、釋懷。
因為伍佰唱的不是情歌,是整個人生。
把人生的情緒全部都揉進了情歌裡,愛情的得到和失去,就是整個人生的縮影。
他和你一樣,是愛情裡的孤獨旅人:
你給的愛,無助的等待,是否我一個人走,想聽見你的挽留。——《Last Dance》
深愛過,還得繼續往下走:
我就變成那晚風,慢慢吹,輕輕送,人生路你就走——《晚風》
想要“以喪治喪”,你打開伍佰的歌,準備用他歌曲頹廢的調子麻痹自己,卻在副歌部分重新找回了鬥志。
一位97年的女孩在伍佰的微博底下留言 / 網絡截圖
在他的情歌裡蹦迪,也在他的歌裡學會潇灑:
求名利無了時,千金難買好人生。一杯酒兩角銀,三不五時嘛來湊陣。若要講感情,我是世界第一等。——《世界第一等》
伍佰其實是一個很豁達的人,他覺得需要“自覺性往上逆流而遊”。
也許,這種積極,讓天天喊着“喪”,其實卻咬緊牙關的年輕人,找到了共鳴。
十八歲來到台北漂泊,做過地下舞廳小哥,做業務員賣英文教材,擺地攤,拉保險,伍佰是個什麼都幹過的台北打工仔。
在路邊看MTV電視牆的時候,發現音樂才是避風港。
于是,到樂器行打工,成了他音樂的發源。
2003年《粉紅女郎》的插曲就有《挪威的森林》和《浪人情歌》 / 《粉紅女郎》截圖
從樂器行開始,他買了90年代八千塊一把的吉他,堅持不懈給水晶唱片投稿。
《小人國》是他發行的第一首單曲,創作、編曲、演奏、錄音、演唱,全都是自己搞定。
于是在表演和打工過程中,他認識了鼓手Dino、鍵盤大貓、貝斯手小朱,組成了China Blue,一組就是28年。
2019年Legacy音樂展演空間10周年頒的“生生不息”獎 / 微博@伍佰
伍佰身上有種罕見的單純與執拗。
他覺得,喜歡音樂,那麼就一直賴着它,無論做什麼,都得圍繞那個目标。
不需要華麗的詞藻,簡簡單單的歌也能打動人,許多人已經忘了這一點。
伍佰的音樂,活在每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裡。
伍佰絕對是小人物的代表,漂泊在台北的他,也深深懂得《鹿港小鎮》那句“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盡管如此,沒什麼能阻擋自由的靈魂:
飛翔吧,飛在天空,無情地吹吧,無情的風。我不會害怕,也無須懦弱。——《白鴿》
“前奏一響,老淚縱橫”、“再來二百五十遍”、“我是那台鼓風機”、“00後裡的中年婦女(舉爪)”……
“伍佰一拿起吉他,他就是全世界最帥的男人”、“歌手要那麼帥幹嘛,伍佰老師在我心裡帥到沒邊”。
伍佰演唱會現場,依舊炫酷的舞台 / 微博@伍佰
b站的彈幕裡,雲音樂的大型評論區現場裡,到處都可以看到伍佰的名字。
伍佰成了90後00後的“新寵”,而他其實已經紅了幾十年了。
伍佰,現場之王沒看過伍佰的現場,是一種遺憾。
舞台上風騷的走位、自帶鼓風機的發型、萬人大合唱,伍佰的現場,讓人看一眼,就想去搶票。
當年,伍佰的現場也是一票難求。
90年代,在live house唱英文歌是一種潮流,沒人想花錢去聽樂團的原創歌曲。
但是伍佰的出現,讓那時候地區開的1000多家live house火爆起來。
随之而來的是更大的舞台。
伍佰,《浪人情歌》,萬人大合唱 / 視頻
1998年“空襲警報”系列演唱會超過十二萬人參加。
2005年“厲害”演唱會更是創造了史詩級的現場體驗。
演唱會現場被打造成一個巨型舞廳,伍佰和團員們穿着水鑽西裝、頂着經典“電視頭”造型出場。
炫酷的舞台機關、從天而降的鲨魚、穿梭耳膜的電音......這絕對是當時最迷人最時髦的演出。
更絕的是,日本國寶級摔角選手武藤敬思串場演出,全場嗨爆。
“蒙面”唱歌,都是伍佰老師玩剩下的了 / 視頻截圖
那時候的伍佰,就是這樣可以攪動音樂屆的靈魂人物。
伍佰不僅創作了大量歌曲,在演出上也有自己獨特的審美。
舞台設計、歌曲編排、觀衆互動,這一切對他來說,并不難。
伍佰的現場,就是一個大寫的會玩。
他知道如何在live house裡互動,也知道如何調動演唱會現場幾萬人的氛圍。
有時是全場深情的安詳感,有時又有台上台下把酒言歡的的淋漓酣暢。
伍佰喜歡在live house裡唱歌,登上過小巨蛋和鳥巢之後,他還是會在live house裡辦“今夜伍佰live”。
“舞台不在高低”,這是他做音樂的态度。
演唱會又是另一種玩法,需要調動現場幾萬人的情緒,這很難。
但是萬人大合唱,在伍佰的現場并不難。
這跟他的歌曲傳唱度高,歌曲簡單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萬人大合唱,組人浪,是伍佰演唱會的常規操作 / 視頻截圖
伍佰身上強烈的個人特色,跟主流市場有沖突。
但他讓自己的沖突感變成隐性的,寫讓大家都開心的歌,同時不丢掉自己的風格,“用他們的舞步跳我自己的靈魂”。
演唱會現場也誕生了一些超好玩的梗。
伍佰的“酒鬼之魂”總是在演唱會突然間地釋放:
“來來來,喝了這杯,還有三杯”,年輕的小夥子也舉起杯,杯裡隻敢裝白開水。
live house裡演唱會結束,觀衆敲桌子敲酒瓶喊叫“返場返場”,伍佰說:繼續喊繼續喊,不要停。
玩梗時他的狀态非常松弛,伍佰好像天生有調動觀衆情緒的能力。
伍佰的著名動作 / 視頻截圖
“自帶鼓風機的男人”真的會在演唱會現場放上十幾台風扇,他覺得自己的發質是最容易飄起來的那種。
但是伍佰并不是一個“長在舞台上”的人,每次上台前伍佰都會非常緊張,上綜藝也是。
如果吉他沒有在開場前調整好,他可能會火大。台下的伍佰,話并不多。
“台上那個人,是個沒有退路的我”。
一身黑色的裝扮,在台上又扭又跳,伍佰當年,也是全民偶像。
無人能模仿的伍佰伍佰是很多人的偶像。
五月天2019年演唱會請到了伍佰做嘉賓,阿信曾無數次表示,伍佰是他最崇拜的人之一。
不止五月天,田馥甄也是伍佰的粉絲,她還翻唱了《last dance》。
但是伍佰的歌,隻要他一開口,你就知道,嗯對,這是伍佰style。
五月天和伍佰合唱《挪威的森林》/ 視頻截圖
伍佰寫給劉德華的《世界第一等》,華仔的版本親切溫柔,但伍佰老師在演唱會上的版本卻更潇灑恣意。
伍佰的風格,獨樹一幟,無人能模仿。
在90年代,“台式國語”是會讓人自卑的。
伍佰的口音,唱《被動》像“背痛”,而這種口音在外省人占多數的音樂圈卻讓人感到新鮮。
圈子裡都流行英文歌國語歌,那麼他偏偏要不一樣,于是1998年台語專輯《樹枝孤鳥》誕生了。
《樹枝孤鳥》不是他的第一首台語歌,卻安放了人們爆發的鄉愁。
伍佰說自己是把“故鄉扛在背後”的人,正因如此,才讓他的台語歌有了那麼多真摯的意象。
伍佰“其實不遙遠”攝影展。伍佰關注各個地方的小人物,他們并不遙遠 / 微博@伍佰
除了口音,伍佰的長相也并不出彩。
和伍佰一起拍《求婚事務所》,小S調侃:伍佰老師在片場,讓人很害怕,很怕他會突然走掉或者一拳打過來。
伍佰經常穿一身黑,黑色的墨鏡牢牢遮住了他半張臉的喜怒哀樂。
他身上仿佛也帶着一種無法消除的土氣。
這些可能也是伍佰形象給人的第一印象。
事實上,這種印象并不隻是來自于他的長相,有些事情上他顯得非常固執。
全程戴着黑色墨鏡上節目的伍佰 / 《康熙來了》
拍戲時候,有一段和小S溪邊山洞的纏綿戲,導演從好幾個機位拍攝。
伍佰覺得很不舒服,違背了自己的原則,這段戲最後也被删掉了。
伍佰認為,拍戲首先是拍故事,而不隻是床戲吻戲,這放錯重點了,而且是拍攝者故意的。
盡管如此,小S還是說:其實伍佰是我見到過最溫柔的男生。
盡管紅了那麼多年,但伍佰仍舊不變是個“漂泊的台北人”。
他的《種子》《你是我的花朵》都是他對移民生活的描寫。但他記錄的方式不止歌曲。
不願意思考生活、思考社會的歌手,不是好歌手。
伍佰喜歡拿着相機和手機,在台北的街頭快速地走,快速地捕捉。
光鮮亮麗的東區大樓不是他的目的地,他喜歡遊走在那些充滿移民的小巷子裡,那些有曆史有痕迹有汗水的地方。
2003年迷上攝影至今,伍佰拍了十幾萬張照片,已經出版了四本影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舉辦攝影展。
伍佰眼中的台北,是個小人物的世界 / 一條
他的詩集名——《我是街上的遊魂,而你是聞我的人》——也表達了這種感覺。
伍佰把他全部的故事都寫進歌裡,而你總能從一首歌裡,聽到自己的人生。
所以,暫時把你眼睛閉起來,黑暗之中我們來聽伍佰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