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結核病已和人類糾纏上萬年,不少人認為,它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事實上,這種疾病從未遠離人類社會。數據顯示,肺結核在中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和死亡數排在第二位。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人們的目光再次轉向這一隐藏在身邊的傳染病。
資料圖:某醫院門診樓。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全球一年新增病人或超千萬 結核病并未遠離我們!
魯迅的小說《藥》講述了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文中提及的“痨病”有另外一個為人們熟知的名字——結核病。
結核病由結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由于患者大多臉色蒼白,結核病被形象地稱為“白色瘟疫”。在西方,肺結核曾被稱為“死亡之首”,在中國更有“十痨九死”的說法。
時間進入到21世紀,這種疾病仍然沒有被人類完全征服。官方數據顯示,肺結核在中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和死亡數排在第二位。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2019年,約有140萬人死于結核病相關疾病。2019年估計有1000萬人患結核病,其中約300萬人未獲診斷或未向國家衛生部門正式報告。
在中國,結核病防控取得了重大進展,在2010年提前五年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MDG)中的結核病目标。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過去20年,中國結核病發病率下降了42%,結核病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
不過,鑒于中國面臨的耐多藥結核病負擔重并且仍處于流行狀态,以及巨大數量的潛在結核病感染問題,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艱巨。
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根據估算,2019年,中國新發結核病患者約83.3萬人。
繼千年發展目标之後,聯合國2015年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标(SDG)中,提出了到2030年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數與2015年相比,再分别降低80%和90%的新目标。
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結核病的發病率年遞降3.4%。因此,若要在15年的時間内完成SDG中80%的高目标,亟需創新突破和對防控工作強有力的推動。
2020年11月,南京林業大學有學生确認感染肺結核。圖為南京林業大學門前。 申冉 攝
耐藥、校園聚集性疫情……防治面臨多重挑戰
肺結核一度被稱為“窮病”,但伴随人們生活質量提高,這種疾病的防治依舊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是耐藥結核病的問題。
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2019年,約有46.5萬人被新診斷患有耐藥結核病,其中隻有不到40%的患者獲得治療。
近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全球健康項目結核與艾滋病組副主任錢秉中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中國耐藥監測研究表明耐多藥結核病(MDR-TB)疫情非常嚴重,沒有得到解決。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内科主治醫師劉昕超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中國耐多藥結核病、結核與HIV共感染等的出現都給結核病控制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普及目前也亟待提高。
劉昕超介紹,2018年,中國更新了肺結核診斷标準,隻要胸片有活動性肺結核相符的表現,就需要到肺結核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但有數據顯示,肺結核患者出現症狀後,有1/3以上的病人首先選擇的是綜合醫院就診。原因一方面是病人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是肺結核病,另一方面有些患者普遍擔心,結核病定點醫院裡都是結核病人,會不會被傳染上結核病。
劉昕超強調,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結核病定點醫院具備完善的預防結核病院内傳播的設施和管理體系。
另外,近幾年,校園也已經成為肺結核的一個重點防控區域。
2017年,湖南桃江四中曾暴發一場結核病聚集性疫情。2020年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曾發生過校園肺結核疫情,同年11月,南京林業大學也有學生确認感染肺結核。
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授高謙2020年3月發布的論文中提到,2017年,中國肺結核報告發病患者83萬例,學生肺結核患者有4萬多例,學生新發患者例數占全國4.87%。
資料圖:醫生為結核患者切下肺部“葡萄串”。 喬朋 攝
新冠疫情或為防控結核提供借鑒經驗
近年來,面對複雜的防控形勢,國家層面已經開始密集部署相關工作。
例如,為加快實現聯合國2030消除結核病的目标,國家衛生健康委在2019年出台了《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重點目标是攻克耐多藥結核病和治療高負擔的防控難題。
在校園結核病防控方面,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教育部修訂印發了《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2017版)》,進一步明确了學校結核病散發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處置流程。
近期,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又印發《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其中明确,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并将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另外,在專家看來,新冠肺炎疫情或可以為防控結核提供可借鑒經驗。
錢秉中認為,由于重大疾病流行之間可能相隔多年,因此很難建立和維持一個能在大流行發生時反應迅速、準備充分、及時應對的系統。而消除結核病所需的幹預措施剛好可以作為建立和維持衛生系統良好運行的最佳途徑,确保系統在新的大流行到來時随時可以有效應戰。因此,中國的衛生安全與消除結核病工作可以協同發展,消除結核應該成為衛生安全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民衆在一家醫院窗口刷卡繳費。(圖文無關) 張添福 攝
關于肺結核,你了解多少?
1.肺結核是呼吸道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傳播。
2.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咳痰、打噴嚏将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與肺結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學習的人都是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感染結核菌,應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塵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發病的人群,應每年定期進行結核病檢查。
5.肺結核的常見症狀是咳嗽、咳痰,如果這些症狀持續2周以上,應高度懷疑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醫院看病。
6.肺結核還會伴有痰中帶血、低燒、夜間出汗、午後發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症狀。
7.懷疑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縣(區、旗)、地市、省(區、市)等區域均設有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
8.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應避讓他人、遮掩口鼻。
9.肺結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帶蓋痰盂裡;不方便時可将痰吐在消毒濕紙巾或密封痰袋裡。
10.肺結核病人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必須去,應當佩戴口罩。
11.居家治療的肺結核病人,應盡量與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風,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12.肺結核可防可治。加強營養,提高人體抵抗力,有助于預防肺結核。
13.肺結核治療全程為6-8個月,耐藥肺結核治療全程為18-24個月。
14.按醫生要求規範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複健康,同時保護家人。
15.肺結核病人如果不規範治療,容易産生耐藥肺結核。病人一旦耐藥,治愈率低,治療費用高,社會危害大。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