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貴生老師筆課:
舌診。看到舌頭,應該馬上想到五髒六腑。
把自己的五髒六腑搬到舌頭上去了。五髒六腑的氣血,全部都反應到舌頭上。
其實不僅僅反映到舌頭上,也反應在全身各個部位。
所謂有諸内者,必形諸外。
五髒六腑有什麼樣的形狀,舌頭也就有什麼形狀。五髒六腑的氣血怎麼樣,舌頭也就怎麼樣。
五髒六腑之間的關系怎麼樣,舌頭也反應了出來。
首先把五髒六腑跟舌頭聯系起來。你想象一下,一個人趴在舌頭上。
腦袋對舌尖,屁股對舌根。
心主神明,舌尖對着就是我們的心了。
腎,膀胱,子宮,等等,在下腹部,舌根,也就反應出我們下腹部的零部件了。
兩側是肝膽。中間是脾胃。
這個圖大家都能看到。
我們的肝膽當然不在身的兩側,但是足少陽膽和足厥陰肝行走在身體的兩側,肝膽出了問題,常在身體的兩側感受的到。
所以我們說舌頭反映出髒腑的變化,當然也反應出髒腑之氣的變化,也反應出髒腑的神的變化。
所以看舌,一個是看器質的髒腑,也看氣态的髒腑,也看神态的髒腑。
要看三個事情。
器質的髒腑,比較容易看。舌體的形态變化,很明顯的顯現出來了。
比如說,舌頭是胖的,瘦的,還是隆起的,還是下陷的,是歪斜的,還是擺正的,還是出了許多突出來的小點。
你看到舌頭在肝膽的部位很厚的,你也就要 看到肝膽很厚。
你看到舌頭在肝膽的部位很薄的,你也要看到肝膽很薄。
你看到肝膽的部位有齒印的,你也要看到肝膽有齒印。
咦,肝膽怎會有齒印?那肯定是舌頭太大了,把舌頭擠壓到牙齒的地方去,形成了齒印。
舌頭怎麼會發脹呢,髒腑發脹了。
舌邊緣凹凸不齊如鋸齒狀,為肝髒氣血郁滞。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肝髒氣血郁滞,也就會影響脾之運化功能。
脾在舌的中間,運化不及,都擠在中間,于是發脹,中間發脹,也就把肝膽擠到了牙齒哪裡去,形成齒印。
早上有人說,他是老寒胃,灸中脘沒有太大作用,灸章門反而好點了。
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麼了?
他的老寒胃的原因,是由于肝髒氣血郁滞所緻。
章為大木,木為肝,章門為肝木之門。
灸章門改變 肝的氣血郁滞的狀态,胃土受到肝木的擠壓的厲害了,自然會好一些。
從具體的位置來看。
肝和胃的空間距離,影響了兩者的功能。
肝的氣血郁滞了,肝發脹,于是肝壓迫着胃。這個就是肝木犯胃。
相反胃發脹了,也會倒壓着肝。
肝小則髒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贲切,脅挽為息贲;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藏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痹,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
靈樞。本藏第四十七。
前幾天,有同學問,怎麼脾的募穴跑到肝經去了。
章門,肝經強勁的木氣,如穿堂風,透過此門。
對脾土影響最大。所以為脾之募穴。
舌頭有齒印的人。由于脾虛而不能運化水濕,濕阻于内,導緻舌體胖大。
所以有齒印的舌頭,判做脾陽虛。
然後要看舌的顔色了。
舌苔白為寒,紅為熱。
舌淡白濕潤而有齒印,為寒濕壅盛;
舌淡紅而有齒痕,為脾虛或氣虛;
舌紅而腫脹滿口,舌邊有齒痕,為濕熱痰濁壅滞;
黃色的舌苔呢,是什麼回事?
辯證上的問題,在舌診群大家都讨論得很好。我轉發一些來這裡。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頭身困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且身熱不揚(初扪肌膚不覺得很熱,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肝膽濕熱表現為肋脅痛,口苦,或身目發黃;脾胃濕熱可見腹脹,惡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膀胱濕熱可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
1、肝膽濕熱證:自覺時冷時熱,口苦,肋脅痛,腹痛,惡心,嘔吐,腹脹,厭食,小便顔色深,嚴重者出現目黃、皮膚黃等黃疸表現,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有陰部潮濕、瘙癢、濕疹,外生殖器腫痛,帶下黃稠臭穢等。
2、脾胃濕熱證:身體熱,心煩,總想吐,口苦,口中黏膩,口渴、但不想喝水,腹脹,吃飯不香,腹痛腹瀉,瀉下急迫頻繁,或瀉後仍有便意,大便顔色黃褐臭穢,肛門灼熱感,小便量少而排出困難、顔色深,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3、膀胱濕熱證:小便量少色黃、頻數、急迫,排尿時有灼熱感,或排出困難且疼痛,或小便渾濁、尿血、有砂石,或腰部、小腹脹痛,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濕熱滞留在不同髒腑,出現不同的問題。這個是任同學做的作業。寫得很棒。還有其他很棒的作業。大家去相互學習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