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
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會照顧人”的人是怎麼樣的?
當你看到同事或朋友對别人很體貼入微,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能輕松地調節氣氛、關照他人、讓人覺得很厲害的時候,你的内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有沒有想過“我也要像她/他一樣會照顧人”?
最近這兩天我閱讀了《得體:一看就會,一做就對的社交魔法圖鑒》這本書。我是把它當漫畫來讀的。全本書200多幅可愛的插畫,向我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13個場景下的無微不至,通俗易懂,就連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也能看明白這其中的攻略,很适合8歲以上所有年齡層的人閱讀學習,以提升自己的情商啊。
本書是由日本無微不至調查委員會調查了1000名20到30歲之間的、各行各業的人士而總結出來的經驗,非常的實用和貼近生活,我建議大家閱讀後,可以遵循書中的各個攻略,去建立自己的良好人際網絡。
書中分别向我們介紹了“打破隔閡的時候”、“約定的時候”、“表達感謝的時候”、“拜托對方的時候”、“送禮的時候”、“拒絕和被拒絕的時候”、“謙虛的時候”、“道歉和引起麻煩的時候”、“決定怎樣打扮的時候”、“招待客人的時候”、“支付和接受金錢的時候”、“想讓氣氛變得積極的時候”、“打電話和寫郵件的時候”這十大不同場景下的無微不至。讀完,我真的覺得,裡面的内容還真的是無微不至。
比如書中關于寄送和贈送時的無微不至,它就告訴我們,從以下12個策略入手,我們可以收獲更多的好感與人緣
1、手寫留言,可以增加好感,也可以讓打印出來的電子文件更有人情味;
2、在文件上附上便箋或一筆箋,可以讓文件往來不再冰冷;
3、精心挑選郵票,讓人在打開信封之前就興緻勃勃;
4、準備一些額外的小禮物,制造點驚喜,可以增加人們對你的好感;
5、送禮物的時候要考慮對方的生活方式,要送他/她想要的,而不是我們自己想送的;
6、平時就要留意對方的個性和喜好,以便後續送禮物時作參考;
7、送禮物的時候把關于禮物的故事告訴對方,讓對方知道這個禮物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不是随便送的;
8、給初次見面的男人或已婚男人一般會有壓力,這時你需要選擇消耗品作為禮物送給他們,比如一拿點心,送的時候告訴他:“拿回去和家人一起吃吧!”
9、搜集一些包裝非常可愛的店鋪,包裝也是禮物的一部分,好的包裝、精美的包裝更受大家的喜愛。
10、收集适合不同年齡層的留言卡;
11、和人再次見面的時候,可以先談想和之前有關的一些記憶。
12、在特别的紀念日,給對方發去賀電;比如結婚、訂婚、母親節,父親節等
在這裡,本書不隻是用圖片向我們介紹了這12種實用的策略,還細心的為我們分享了關于如何選便箋、怎麼用郵票、怎麼選适當的禮物、什麼樣的人适用什麼樣的卡片等等細節上的技巧。真正地幫助我們做到無微不至。(雖然本書全都隻是圖鑒,但内容真的是包含得很全面細緻,沒人半點廢話。)
雙比如表達感謝時,我們可以做到這些無微不至
1、即使再小的事,也要說“謝謝”,感謝說得越多越能創造良好的氛圍;
2、在謝謝前加上對方的名字。比如:“***,謝謝你!”
3、得到幫助時将自己的感想與謝謝一起告訴對方,比如:“謝謝你借給我的這本書,它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謝謝您!”
4、有時候贊美也是感謝的一種形式。比如說:“你整理的資料真好,簡單易懂,我很喜歡,謝謝你啦!”
5、制作開心事物清單或者寫感恩日記,把所有感謝之情記錄下來;
6、也可以通過朋友圈,微博等間接地表達謝意。
7、用自己的話表達感謝,而非程式客闆的客套話。
這些所有無微不至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以下這三條心得
第一,花些心思做些傳統的事,比如寫信啊,留言啊之類的。現代人的生活都以電子産品為伴,我們很需要做這種傳統的事來讓彼此間的交流不那麼冰冷。
第二,要以對方是否開心為标準。我們建立良好關系的核心就在于他/她在與我們相交的時候是快樂的,愉悅的,這樣他/她才會更喜歡也更願意跟我們鍊接在一起。如果我們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那這樣的交際也将毫無意義。
第三,要始終保持自然狀态,不谄媚,不勉強,不糾結。
希望大家以後在人際交往中也能做到無微不至,成為一個“會照顧人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