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寶媽跟我說了一件事情:
我家是一歲半的男孩,在他四五個月的時候, 我就發現他大腳趾的指甲特别喜歡往肉裡長,這一點和孩子爸爸很像,奶奶經常說這是遺傳,他們家的大人孩子全部都有“甲溝炎”,指甲往肉裡長。孩子現在的腳趾甲不僅往肉裡長,有時候會輕微紅腫,孩子爸爸按照自己剪趾甲的經驗,主動包攬了給孩子剪腳趾甲的工作,每次都會把孩子紮到肉裡的趾甲拔出來,并且剪得秃秃的。 最近孩子在練習走路,活動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我突然發現孩子左腳大腳趾外側,趾甲周圍紅腫的特别厲害,稍微一碰孩子就喊叫,爸爸現在也束手無策了。我現在要怎麼處理孩子的腳趾甲?需要上醫院嗎?我去網上查了查,說甲溝炎要拔指甲,我聽着就害怕,更别說這麼小的孩子了,我該怎麼辦啊?
聽完這位寶媽的訴說,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剪指甲的時候,把指甲和甲溝連接地方的倒刺拔了,當時隻是覺得很疼,沒有留意,過了兩天發現拔倒刺的地方出現紅腫,一碰就特别疼。有個同事看見後,告訴我是甲溝炎,我趕緊去了醫院,有了這次的經曆,我才弄明白甲溝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嵌甲和甲溝炎的區别很多人都覺得,嵌甲和甲溝炎很相似,所以會覺得這兩種根本就是一種疾病,其實不然,嵌甲和甲溝炎的病因和症狀都是不一樣的,就連治療方法也有差異。
嵌甲是指趾甲(指甲)刺入軟組織中,反複擠壓而形成的足趾疼痛、腫脹、化膿等症狀的一種疾病。
甲溝炎是指趾甲(指甲)兩旁因為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也有疼痛、腫脹、化膿等症狀。患有嵌甲,往往易引起甲溝炎;反複出現甲溝炎,會引起趾甲變形,形成嵌甲,兩種病是相輔相成,可互相轉變。兩種疾病都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長期不愈的慢性甲溝炎多見于足第一趾的内外側。
所有的足趾都有發生嵌甲的可能,但拇趾發生嵌甲的機會最大。嵌甲會造成甲溝受損,所以會發生疼痛和腫脹。并且甲溝處易藏污垢,便于細菌繁殖,容易造成感染,感覺疼痛異常,伴有膿液流出,說明甲溝炎已經很嚴重了。
甲溝炎形成的原因
嬰幼兒嵌甲是有可能遺傳的,孩子指甲的形狀和生長曲度會跟父母有相似的幾率,但是甲溝炎不是遺傳的,有以下幾方面的形成原因:
1.鞋子、襪子不合腳
經常穿過大過小的鞋子或者過緊的襪子。過小的鞋子或過緊的襪子會将腳趾的軟組織擠向趾甲,容易造成嵌甲。過大的鞋子或寬松的襪子會增加腳趾的活動,摩擦也容易形成嵌甲。
2.将孩子腳趾甲的兩個邊角修剪得過短,很有可能得嵌甲
很多家長願意将趾甲的兩個邊角修剪成弧形,以符合足趾的形狀,或趾甲邊緣修進去太深,也會容易壓入甲溝的軟組織裡,實際上這樣做反而會刺激趾甲向兩側的肉内生長,容易造成嵌甲。
3.踢球等運動造成外傷
小寶寶越來越喜歡運動,例如踢足球。如果足趾曾經受過外傷,由于踢足球、碰撞、砸傷等,使趾甲産生破損,也可能出現畸形。當發生踢傷或被他人踩傷後緻甲闆的撕裂,引起甲闆側緣更接近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引發甲溝炎。
4.寶寶啃指甲習慣
有些小朋友可能經常啃指甲,容易損傷指甲周圍的皮膚組織,指甲周邊有口水,滋生細菌,容易感染誘發甲溝炎。
輕微甲溝炎的家庭護理方法:
1.用45℃左右溫水浸泡足部,每次10-15分鐘;
2.擦幹足部後在趾甲周圍外塗碘伏或醫用酒精,每日2-3次,以抑制局部細菌繁殖,觀察1周左右,看局部紅腫是否可緩解。
如果是嚴重的甲溝炎,比如孩子腳趾的紅腫範圍持續加重或面積增大,建議還是到醫院小兒外科或皮膚科面診處理,看是否需局部清創或引流治療。請媽媽們不要盲目相信什麼偏方,耽誤孩子的治療。
預防甲溝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其實嵌甲和甲溝炎的發生還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特别是新手媽媽,沒有經驗,為了寶寶的幹淨整潔,剪指甲、洗澡這些日常護理可能做得過猶不及,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
1.可以将孩子趾甲修剪成平直的樣子而不是圓形,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每一個趾甲的頂端都成直線形,這樣來降低嵌甲的發生;
2.給孩子選擇合适的鞋子和襪子,避免孩子光腳穿鞋;
3.保持孩子鞋襪的通風透氣,不要讓孩子的腳長時間處于悶和潮濕的環境中。
4.孩子喜歡用手抓各種物品,例如木刺、竹刺、魚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傷甲溝的異物,應格外小心。
5.孩子手指有微小損傷時,可塗擦Ⅲ型安爾碘後,用創可貼包紮,以防止發生感染。
所以如果孩子的腳趾一碰就疼,已經紅腫,就要看看腫的地方是否已經有化膿。小寶寶皮膚比較嬌嫩,又不懂得配合,寶媽可能自己會處理不好,所以還是要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處理,不要耽誤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