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腦梗死患者常常會在住院期間做彩超發現頸動脈内徑一側粗一側細,這是怎麼回事?頸動脈裡面還隐藏腦梗危險麼?
在我們脖子後方,氣管兩側,各有一條動脈血管,它是血液從心髒流向腦部的主幹河流,這就是頸動脈。用手可以觸摸到這兩根動脈随心髒的跳動而搏動。
血管内表面柔軟而光滑的細胞層,受到高血壓、高血糖、吸煙、酗酒、熬夜等的刺激,就會發生破損,變得凹凸不平整,血清的脂肪會沉澱在血管壁上,從而導緻血管壁的厚度增加、管腔變窄、大腦嚴重缺血,數分鐘後就會損傷腦細胞,出現失語、半身不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梗”、“腦中風”。如果時間再長一些,甚至可能出現腦細胞死亡。
如何預防頸動脈堵塞?
1、控制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稱為“壞的膽固醇”,它可以積存在動脈壁上,引起動脈硬化。油炸食品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來源。
2、定期行頸動脈彩超:頸動脈彩超,全程“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篩查頸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危險因素最便捷的手段之一。
3、慢性病管理: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煙限酒,控制肉類、油脂、鹽的攝入量,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
已有頸動脈狹窄者應該怎麼治療?
藥物治療隻能起到穩定斑塊,降低腦缺血風險發生的作用,并不能從根本上去除斑塊。頸動脈狹窄不到50%且無症狀者,可通過藥物治療。如有症狀,或狹窄程度大于70%,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神經與精神科 苗孟君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