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裡有一道菜,叫秃肥肥幹蒸的劈【月西】雞。
問題來了!
劈【月西】雞,是什麼雞?查資料,有解釋,就是風幹雞——将雞迅速殺死掏了内髒并裝入配料縫合後任其風幹。
這“月 西”是什麼字?
翻了康熙字典也沒找到。
讀曹亞瑟老師的《四月春膳》,有一篇就講到了這道菜。
于是請教曹老師。他說通“曬”。
那麼,就是劈曬雞。
用太陽曬幹的,用“曬”。在陰涼處風幹的,用【月西】。我猜大概是這麼分别的。曹老師說古代刻闆比較随意。
由此聯想到“的”字,白 勺。
記憶中,它也可寫成“黑 勺”。
這一黑一白,跟那一月一日,剛好配上。
的,有三個讀音。
1、De 你的益達。
2、Dí 的确。有一種布料叫的确良,也叫的确涼。好名字,聽着就涼爽。
3、Dì 有的放矢。衆矢之的。
康熙字典 “的”之解釋
“的”還可以寫成“日 勺”,或直接寫成“勺Dì”。
“勺”分兩個部分:勹(bāo) 丶(zhǔ)
丶 和 頓号(、)是不同的。
勹 是一個弧度,像人曲起來,有所包裹。
丶 指彎弓射箭。
加上“白”,表示看清目标發射。有的放矢。
我好想看過一種解釋:的,“白”是光,白光,太陽光;“勺”是“灼”。“的”表示太陽曬得灼熱。——可資料找來找去也找不到了。難道是我記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