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對于華夏子民來說,除夕、春節都是最重要的節日。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三首新年詩詞,帶你走進古人的新年。
1.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應該算是最經典的一首新年詩,婦孺皆知。
王安石寫這首詩時,正好是他上書變法,被任命為宰相的次年。
新年新氣象,這一年對于王安石來說注定是不一樣的,他的心中除了喜悅,還有一種豪情。
詩歌選取的都是民間的常見習俗,具有很濃厚的生活氣息,引起了千年的共鳴。
首句寫的是放鞭炮,這一習俗從很久以前便有了。
傳說最初的時候人們燃放鞭炮是為了吓走年獸,慢慢地就成了辭舊迎新的習俗。
而第二句又是另外一種習俗——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傳聞是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所炮制的,後來唐朝的藥王孫思邈将其改進後,便流傳開來。
傳聞屠蘇酒具有祛風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所以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古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小酌一杯,以求來年健健康康。
接下來的第三句算是寫景,千家萬戶都沐浴在初升的朝陽之下,将人們因為新春來臨的那種歡悅場景寫到了極緻。
最後一句又寫到了習俗——挂桃符。
“桃符”就是指畫着神荼、郁壘二神圖像的桃木闆,傳說可以驅邪避鬼,後來吉祥語逐漸替代了二神的圖像,就成了我們如今的春聯了。
全詩字裡行間洋溢着一種蓬勃向上的奮發精神,寫盡了新年的喜悅,堪稱千古絕唱。
2.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随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這首詩是孟浩然38歲那年所作,當時的他還沒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也沒有因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而得罪唐玄宗,他對未來是滿懷希望和期待的。
他在春節那段期間,跟着農夫們到田間勞動,既流露出了閑适悠然的情懷,也表現了對新一年的期待。
詩歌首聯點明了時間,昨夜還是隆冬,早上一起來便是新春。
“鬥”就是北鬥星,北鬥星的鬥柄向北就是冬天,向東便是春天。
鬥轉星移,歲月的流逝都在這短短的10字中。
接着的颔聯寫的是他的人生遭際,表達了他對鄉土的一種熱愛。
當時的他已經将近四十,無一官半職,但是卻依然關心農事。
範仲淹曾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可是孟浩然明明是處江湖之遠,卻依然憂民。
除了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外,還有一點也很關鍵。
他在少年時期就曾隐居鹿門山,結識了很多或淳樸或高潔的野老村民,所以他對田園對鄉土有着深厚的感情,畢竟“山水田園詩人”也不是白叫的。
接下來的頸聯,刻畫了一幅田園勞作圖。
白日裡,他跟着農夫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裡勞動,傍晚又扛着鋤頭和牧童一起回到村裡。
當年陶淵明歸隐田園的時候也是“帶月荷鋤歸”,詩人的閑适歡快的隐逸情趣可見一斑。
最後的尾聯看似寫農事的“豐年”,實際另有深意。
他跟農夫們談論氣候,都認為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而“豐年”的又豈止是農民呢?他也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有所作為。
全詩看似平淡,實際寄托了詩人的美好祝願,令人回味無窮。
3.李世民《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绮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都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其實雖然比不上李後主、宋徽宗,但是李世民也算是頗有才華的,“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便是出自他的筆下。
而這首《守歲》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初唐也算是難得的佳作。
李世民寫這首詩時正值大唐盛世,繁榮昌盛,所以詩歌也是盡顯繁華氣象。
開頭兩句以夕陽斜照突出了宮殿的富麗堂皇,而“暮景”一詞也點明了時間,照應了标題的“守歲”。
接着的兩句是寫景。
冰雪消融,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暖風和煦,春天就要來臨了。
這兩句應該是一語雙關,不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來了,也暗喻美好的生活了。
接下來的五六句詩人又寫到了守歲的景象。
梅花綻放,飄來陣陣的幽香;紅燭高照,桌上擺滿了供品。
這是多麼熱烈又莊重的景象,詩人的愉悅心情也由此可見。
最後的七八句緊扣标題的“守歲”,将宮裡宮外歡度良宵,辭舊迎新的景象寫到了極緻。
全詩來看雖比不上大家之作,但也别有一番趣味,讓我們看到了屬于大唐盛世的那種歡快的過年氣氛。
除了這三首,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除夕或者春節的詩詞?歡迎一起來分享哦。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