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已久的QQ2018年接過重啟微視的大旗,從低谷到重新爬坡,QQ經曆了艱難的一年。承載了大大小小幾十個産品的QQ,就像一艘大船。近一年多,這艘船遭遇了巨浪後,終于重回海平面。
根據騰訊2018年一季度财報:
QQ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05億,雖然比去年同期下降6.4%,但比上一季度的7.83億有所提高。
在此之前,QQ經曆了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2017年第四季度,QQ月活躍賬戶數比去年同期下降9.8%,有大約8500萬QQ号在這一年被用戶放棄或不再常用。QQ空間月活躍賬戶數達到5.63億,比去年同期下降11.7%。這股巨浪太快,連内容豐富的QQ,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在過去的内容荒原時代,尋找陌生人聊天曾是一種娛樂的主流。随着更豐富更高級的娛樂形式出現,年輕人不再願意和陌生人聊天,用戶的習慣也從“聊”變成了“看”,于是他們更多流向了快手、抖音、趣頭條。
這幾款短視頻和信息流産品在2017年爆發式增長,并極大地占據了用戶的時間——泛娛樂同社交一樣,成為用戶的剛需場景,且比社交花費時間更多。
2012年,當大量用戶湧向微信後,QQ把所有賭注都壓在了年輕人身上。2017年騰訊年度财報中:
QQ首次重點展示了QQ21歲以下用戶數據,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使用時間也有所增加,QQ正在成為一款越來越受年輕人喜愛的産品。
但在老齡化社會下,年輕人越來越少,他們增長的速度跟不上QQ原生用戶離開的速度。多數接受《财經》記者采訪的QQ人士認為:選擇了年輕人戰略的QQ,其大盤下降是一種必然。未來QQ合理的用戶數,應該會下降到與當今年輕人總體數量,大緻相同的位置。
騰訊SNG(社交網絡事業群)的一個内部觀點是:QQ反彈重回的海平面,可能比原先要低。
做年輕人喜歡的産品——SNG掌門人、QQ領導者湯道生這樣介紹QQ:
這個由70後領導層把關,已經19歲的産品,要去了解最前沿的年輕人需求,必然要在這家幾萬人的大公司中做一系列内部創新。
一、年輕化頭号玩家
2014年,湯道生在接受《财經》記者采訪中,将微信與QQ的關系,界定為三個方向:
- 業務方向上,微信主打服務,而QQ主打營銷;
- 從用戶關系上,微信更擅長深、而QQ更廣;
- 商業策略上,微信克制保守,而QQ豐富、多元、更加激進和開放。
如今,第一點涉及的廣點通業務已經被劃分到企業事業群(CDG),QQ的任務落腳在2、3點上。
近年,QQ功能越來越豐富,從社區向的興趣部落到資訊信息流QQ看點、Now直播、日迹、QQ動漫,QQ已經成為“社交 内容娛樂”平台,對年輕人(特别是青少年)有着很高的黏性。
騰訊數據顯示:
2018年春節期間QQ上共收發紅包44.5億個,00後占比達39%,是最大群體。
2014年,新浪微博CEO曹國偉在接受采訪時說:手機QQ拆掉了自己建造的圍牆,給其他互聯網産品讓出了機會——追求年輕化後,用戶流失到微信朋友圈、Qzone客戶端、微博、陌陌,而青少年是鮮有人顧及的人群。
青少年人群是互聯網創業者少碰的硬骨頭——一位社交産品創業者告訴《财經》記者,社交産品的價值靠用戶彼此消費,而青少年消費價值低,可支付能力不足,内容産出質量也低。同時,内容監管還存在一定風險,平台責任大。
青少年使用手機的行為會被父母監管,QQ群是中小學校的通訊工具,成為用戶順理成章。但QQ不僅是一個通訊工具,而是一個娛樂平台、漫畫、資訊、視頻、社交,一站式滿足這些不敢在手機上裝太多App的青少年。
這群青少年的特征是追求個性化、熱愛表達,追求以圖文、視頻為主的多語言。因此,簡潔、工具化的微信上不曾出現個性化裝扮、複雜的社群功能、禮包推送、厘米秀、小遊戲、視頻特效功能、QQAR紅包等功能,陸續在QQ上出現。
從QQ群組的設計,到QQ秀、簽名,無一例外都給用戶個性化、互動化的表達空間。
但是另一個時代趨勢正在挑戰QQ的年輕化,00後關于使用QQ的經典原因是:
“因為爸爸媽媽還有長輩們都在用微信。”
一旦他們進入大學,大多會逐漸因為社會工作關系離開QQ。
根據《财經》記者獲悉的内部數據:
年輕人大多從大三和大四起開始就從QQ向微信轉移。
到2017年,離開QQ的原因更多了——多樣化互聯網社區和産品的發展,挑戰了QQ先前積累的優勢。青少年是網絡效應極其明顯的用戶群體,一旦流行新産品,所有人都會湧入。
一位接近快手的産品人士告訴《财經》記者:
快手最初在微博萌芽,真正爆發其實是在QQ空間。
抖音、快手的走紅是第一步,分走時長是第二步,最讓QQ感受到危機的,可能是泛娛樂産品開始加重社交。為了讓更多年輕人留下來,QQ隻有利用其了解年輕人的優勢,在産品上做創新性的優化。
QQ看點是其中一例,這是一款QQ内置新聞信息流服務,95後用戶達70%,上線一年成為并列騰迅新聞日活的第二梯隊的信息流産品,甚至超過了騰訊戰略級信息流産品天天快報。因此,2017年大會上被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着重表揚。
從産品設計角度,這是一款專門為年輕人設計的資訊産品。QQ看點雖然接入了騰訊企鵝号的内容,但近半年,着重調整了更加年輕化的内容頻道,引入“話題”功能,将短視頻加入信息流中。在優化短視頻的推薦後,視頻觀看量同比增長300%。
其運營團隊也更傾向于年輕人喜歡的内容。在冷啟動階段,年輕用戶一打開看點,看到的就是自己最關心的娛樂、動漫的内容信息流,而不是其他平台的時政熱點。
QQ看點還鼓勵UGC内容上傳,在“點點”這個功能欄裡,用戶可以看到好朋友的轉發鍊接和轉發語,可以進行實時互動,甚至引入一些MCN的短視頻内容,将媒體内容和私密關系鍊内容結合。另外,QQ看點還上線了年輕人喜愛的定制化個性皮膚。
QQ的用戶不僅是95後,還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辦公用戶,他們每日傳輸1.8億份文件,以及一部分下沉社交用戶。QQ為前者研發月活2000萬的辦公社交軟件TIM,該團隊2018年還推出了騰訊文檔,為後者保留PC時代最基本的功能。QQ産品創新聚焦,在滿足年輕用戶的需求上。
一位即時通訊部門員工告訴《财經》記者:
“研究年輕人、分析年輕人是我們産品會上讨論最多的話題。”
他表示,由于産品衆多且分散,内部對QQ近期數據首度上漲感知并不大,也很難将其歸因于某個産品改進。但是要形成觸底反彈的數據趨勢,隻能動态調整産品來穩住大盤,這意味着QQ還需要面對諸多内部創新的挑戰。
二、在大公司創新
作為一款19歲的産品,QQ還能成為年輕人最喜歡的社交産品,這是其創新能力的證明。
QQ功能以保大盤為主,但在大盤之外,還有部分興趣部落、Now直播、TIM、DOV獨立成為App的産品。
一位員工告訴《财經》記者:
這些獨立産品的意義是鼓勵團隊去市場中鍛煉、保持創新能力。
創新挑戰一:是如何找到更強的産品驅動力
興趣部落是個典型的例子。2014年,興趣部落誕生在視頻部門,享有QQ功能頁面最高入口,與QQ空間平級。上線後,迅速合并了微信公衆号的微社區,成為獨立App。
在百度貼吧、豆瓣App等同類産品上線,數據紛紛下滑時,興趣部落則完成從QQ好友、群聊到社群三步關系鍊沉澱。在運營兩個月後,百萬級粉絲的部落已有近20個,每天都有評論超過10萬的話題。
從2016年開始,興趣部落App數據也開始滑落。同期,虎撲、内涵段子、最右等垂直人群的社區卻迎來了較高的數據增長。2017年上半年,運營三年後,興趣部落被調出做Now直播的視頻産品部,并入即時通訊部門,躍入低潮。
根據内部數據,興趣部落在QQ上是千萬級,但獨立App目前是百萬級日活産品。
一位即時通訊部員工對《财經》記者分析:
這款産品可能并不理解年輕人,不理解運營。
在一些用戶眼裡,興趣部落沒有健康的粉絲制度鼓勵用戶發帖,很多話題上充斥着小學生幼稚、雜亂的内容。事實上,産品、運營可能隻是表面,流量路徑依賴和背後的産品機制,是更本質的原因。
“KPI壓力比較大,通過入口導流可能更簡單。”一位SNG前員工告訴《财經》記者。但進入移動時代,渠道更多樣,用戶選擇更多元,導流的轉化率優勢被削弱了。
PC時代坐擁巨大流量入口的QQ,騰訊就曾利用彈窗等導流手段,扶持過微博、騰訊新聞等一系列産品。這是QQ上較為常見的增長手段,興趣部落、看點、直播、日迹等功能都占據了二級以上的導流入口。從結果來看,短期單個功能的數據會有一定增長,但長期來看或許是将流量左手倒右手,可能并未對大盤見效。
産品的改進、資源的整合和團隊的探索能力,才是更關鍵的因素。
創新挑戰二:強創新的産品,當涉及跨部門資源調配時,需要高層的牽頭和配合
相比運營和算法,外界更多地将QQ看點快速起量的原因歸結為:占據對話框裡的一級入口。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湯道生親自為看點推動了橫跨多個事業群的資源對接,包括騰訊新聞、微信公衆号、QQ音樂MV、動漫資源等。
在騰訊現有架構下,事業群形成了單獨的生态,有部門牆、賬号體系牆、數據牆、資源牆等障礙,因此高層牽頭的創新,才更能推動跨事業群合作,更有成功的可能。
一位SNG員工告訴《财經》記者: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産品不好不重要,給再多的資源也沒用,内部還是鼓勵市場化地去匹配資源。”
創新挑戰三:來自團隊自身
QQ作為一款入口多、空間大的産品,給團隊微創新的空間也較多。一旦涉及到大的産品想法和方向調整,仍需要最高負責人最終決策,自上而下帶領的産品變革更保險。QQ是一款追求年輕化的産品,但它又是一款由互聯網老兵領導層帶領的大公司成熟産品,這意味着團隊想獨立創新,自下而上的說服成本較大。
微視重啟之前,取名曾在内部引起過一波讨論,最終還是高層定下了這個幾年前、與“微博”、“微信”等同一時代的舊名字。
一位接近微視團隊的員工告訴《财經》記者:
“很多情況下,下屬會想老闆會接受什麼,而不是團隊真正想要什麼。”
但同時,在許多産品微創新上,團隊有着自主決定空間。
“如果不是戰略調整,每周一次的總經理會上提出解決,甚至在一周多次的總監會上就能解決需求,反應很快。”一位員工告訴《财經》記者。SNG内部相對扁平,總監帶隊産品,其上是總經理、副總裁和總裁。
QQ有“騰訊試驗田”的說法,“試驗田”的提法,最早來自2013年馬化騰的一次采訪:
“你有兩套大社交網絡(微信、QQ),有了一個新的點子,可以多一個試驗田,根據不同特質去試,沒必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是指,QQ比微信更加空間大,适合做産品測試,有效功能可以移植到微信上去。
這個說法在SNG内部是成立的,QQ是騰訊内部,對創新容忍度最高的産品之一。微信的封閉關系鍊和更強的工具屬性,表現在産品上就是克制的,而QQ明顯更開放,更願意嘗試新功能。
相比微信個位數的入口,QQ就是一塊試驗寶地,在很多次級或再次級入口裡,都可能藏着一個新上線的功能,背後有一個十幾人的團隊,正在測試新功能數據。
三、重回流量發動機
2018年3月,部分用戶打開手機QQ,會看見聯系人欄裡多了一個叫做“微視”的“好友”。這是騰訊短視頻産品高調重啟後,在手機QQ上第一波推廣。
《财經》記者獲悉,上一版微視由OMG(在線媒體事業群)部門原騰訊微博團隊負責,這一次任務落在了QQ空間團隊身上。
一位騰訊SNG人士告訴《财經》記者,這标志着梁柱回歸SNG。梁柱,微視負責人,曾在QQ空間内部孵化唱歌軟件全民K歌。全民K歌的成功證明了QQ空間團隊另辟蹊徑、創新産品的能力,這款産品與王者榮耀一起入選2017年騰迅“名品堂”,後來全民K歌歸到了QQ音樂部門。
2017年下半年,微視複活,2018年3月微視開始加重運營。
一位接近QQ空間的内部人士告訴《财經》記者:
“QQ空間的用戶以年輕人為主,數據下滑是必然趨勢。但團隊非常了解社交,能做出有意思的産品,這或許是梁柱帶隊QQ空間負責微視的原因。”
2017年4月微視關閉後,騰訊投資快手,QQ逐漸上線了閱後即焚的功能“日迹”和獨立App産品“DOV”,希望以短視頻工具撬動社交和社區。然而抖音走了另一條路,通過産品工具叠代和内容運營,迅速走紅。
在騰訊“社交 内容”的主業領域,出現了今日頭條這個挑戰者。頭條等公司向騰訊主業步步逼近,刺激了QQ這個古老産品,重新投入戰鬥。
這次挑戰是對QQ能力的全面考驗。一方面,QQ空間團隊帶隊産品;另一方面,短視頻入口重任也交給了QQ。相比微信“工具性”的産品理念,QQ對短視頻的形式和内容要更加開放。
據《财經》記者了解,騰訊副總裁、即時通信線負責人殷宇已成為微視聯合負責人,與梁柱一起帶隊。派出殷宇是希望QQ的資源和積累能輔助微視的成長。
不過,4月底,QQ曾計劃上線短視頻入口,集合“微視”和“日迹”,名稱為“微視頻,截止發稿這項改動都未能落地。
SNG内部員工告訴《财經》記者:
“微視頻的入口名稱後來被否決了,可能的原因是還在入口位置和資源還在斟酌。”
這背後反映的是QQ作為創新産品在流量配置上的困惑,QQ的流量很多,但大盤在衰減,對産品的流量配置較為謹慎。
根據QuestMobile的統計數據:
今年3月國内移動互聯網細分領域行業總時長占比統計中,即時通訊部分占比32.2%,同比下滑4.8%,短視頻領域,增幅最大高達521.8%,微博社交、電商都有所增長。
在此背景之下,大盤向哪些功能傾斜成為關鍵的問題。
“2018年,公司更多希望QQ能夠通過短視頻、資訊拉動增長。”上述員工告訴《财經》記者。QQ想通過各種場景和内容,抓住充滿好奇心,什麼都願意試一試的年輕用戶。既要把握年輕人的特殊需求,通過現有平台去承載垂直市場,又要保證流量大盤的穩定,穩固年輕化流量發動機的地位。
此外,QQ各個功能都在尋找局部最優解。上述SNG人士告訴《财經》記者,QQ有數量龐大的産品功能模塊,從小到群工具,到單個子功能都有各自的KPI。作為一個大盤已定的産品,這樣的kpi管理,區别于頭條——處于發展期、以大盤增長為重;也區别于微信——由張小龍作為大産品經理驅動管理。
但局部最優如何帶來整體增長,是個黑箱問題。因此,在觸底反彈的道路上,QQ的流量配置遇到了第一個挑戰,如何将“短視頻”和“資訊”的發展要求融合進大盤的增長中去。
曾經的騰訊,對外界的變化非常警惕,小步快跑叠代,而如今公司和團隊大了,決策周期和反應速度都更長,甚至孵化産品的意願也變小了,這是騰訊錯過短視頻的原因之一。
老齡化的趨勢下,年輕人注定越來越少,QQ的數據較之以前下跌看似是必然的趨勢。但要在下跌形式下保持留存,甚至反彈增長,并保持年輕人的留存,QQ面臨更大的壓力。在這之前,要解決流量分配、内部創新、敏隊度提升等諸多問題。
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可能給QQ更多的調整動力。
上述SNG員工對《财經》記者說:
“現在仿佛找到了以前打仗的感覺,團隊的敏銳度和戰鬥力又出現了。”
作者:房宮一柳、高洪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