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在新的趕考路上創造曆史偉業心得

在新的趕考路上創造曆史偉業心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18:34:27

在新的趕考路上創造曆史偉業心得(那一張張難忘的臉)1

圖為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美迪康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内,黨員和青年志願者正在幫助企業清點、打包一次性醫用口罩。 方敏、吳拯攝影報道

“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3月19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中國的防疫成就作出如是評價。

時值春分,武漢街頭,綠柳輕揚,櫻花正盛。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人們心頭的陽光,一天天明媚起來。東湖岸邊,有了情侶的倩影;小區花園裡,傳來笑聲朗朗。

此時,殷殷回望,那一張張臉龐,讓人終生銘記心房:有醫護人員、有快遞小哥、有口罩廠工人、有你身邊的老王……在危急時刻,他們挺身而起,鑄就了共和國的脊梁;他們如此普通,卻又四射光芒……

白衣執甲最美逆行

大醫精誠,護佑蒼生。昔汝來思,雨雪霏霏。今汝往矣,楊柳依依。這群可愛而平凡的醫護工作者,成為這時代最不平凡的英雄。

——他們在無畏中“逆行”。

李薇薇,武漢協和醫院婦産科醫生,老家河南項城。疫情暴發後,她申請調往一線,丈夫也成了志願者。倆人決定,把孩子送回姥姥家。“媽媽打跑怪獸就來接你。”夫婦倆看了一眼孩子,轉身告别……

24歲的佘沙,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腫瘤科護士。她請戰援鄂,拿出“硬核”理由:“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12年前,還是小學生的她,在廢墟中目睹醫護人員如神兵天降,療愈汶川的傷口。佘沙立志:做白衣天使,回報國家。今天,她如願以償。

——他們在無私中堅守。

王錦萍,福清灣東北部的吉釣島上唯一的村醫。這個身份,她堅守了34年。一人守一島,她不敢大意,單槍匹馬當上了診療員、報告員和宣傳員。不管是清早還是深夜,隻要有船過來,她都趕緊爬起來,冒着海風為村民檢測。

“調整用藥量,呼吸機指數調低!”在湖北黃岡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一支“流動”專家組正在緊急查看患者情況。他們來自山東,對口援助黃岡。各縣距離遠,戰線長,怎麼辦?專家組早出晚歸,醫療車上的裡程數字顯示,他們每天奔襲400公裡。

——他們在無我中戰鬥。

馬淩,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二科副主任。“打開呼吸道!上呼吸機!”他下達救治命令。進駐火神山當天,他就接收了一名呼吸驟停、深度昏迷患者。患者呼吸道處于開放狀态,醫護人員随時面臨感染的風險。馬淩管不了這些,人們稱他“ICU的守夜人”。

鄭旭坤,天津市南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技師。馳援恩施,她的工作量超乎想象:移液加樣、滅活病毒、核酸提取,每日檢測500餘份樣本……“每份樣本進行核酸提取時,我需要用大拇指按壓三次加樣槍,長時間工作下來,覺得大拇指都不屬于自己的了。”她說。

身在後方心在前線

阻擊疫情,前方醫護人員十分關鍵。提供物資和服務人員,同樣重要。他們,身在一線外,心在一線上。

——口罩生産,不掉鍊子。

張正男,河南亞都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老闆!刀片快用完了!”“馬上!找物流運!”“物流停了!”聽完車間彙報,他嘴裡叼的煙“啪”地掉到地上,馬上給基建部韓奇打電話:“抓緊往廣東跑一趟,去取刀片!具體去哪個市,晚會再說,車先往南開!”

安排完韓奇,張正男一直和廣東聯系。幾十通電話打過,下午晚些時間,終于協調到一批刀片。至此,韓奇4人有了明确方向——東莞厚街。4人、36小時、4次加油、3200公裡往返,取回的刀片價值幾何?标價300元。

——快遞小哥,作用關鍵。

汪勇,武漢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武漢“封城”之後,他自願接送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了解到一線需求,他主動對接企業,幫助解決醫護人員出行、用餐、理發、生活用品、醫療物資緊缺等大小問題。有人稱他,“搞定了金銀潭醫護難題”。

那麼多人捐物送資,篩選、對接工作量該有多大!汪勇說得很輕松,“有一群相信我的志願者,有願意伸手援助的許多人。我冇得壓力,能幫到我們醫護人員,喜都喜不過來喲!”

——志願服務,我叫“大連”。

蔣文強,一個普通大連小夥。2月15日,他本計劃到長沙出差,誤打誤撞從武漢下了車,便陰差陽錯滞留在武漢,成了武漢市第一醫院隔離病區一名志願者。大家叫他“大連”。

剛開始,“大連”總是害怕會被感染。在護士們鼓勵下,“大連”逐漸習慣隔離病區工作。他給自己立了一個工位,寫上“大連小夥等候處”。醫護人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到這裡找他。慢慢地,他成了讓家鄉驕傲的“網紅”。

——環衛工人,讓人落淚。

“環衛工人幹着城市最髒、最累的活,但他們的心靈卻那麼美好!”2月21日晚,武漢沌口長江大酒店市場銷售部經理程渝,發了一條朋友圈。

酒店住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兩批環衛工人,他們之前在協和醫院西院保潔,需要隔離。他們退房後,程渝帶人到房間消毒。她意外發現,環衛工們住過的房間,幹淨得一塵不染。

環衛工人朱蓮芳曾在這家酒店居住。她說,“我們都是搞環衛的,平時沒住過這麼好的酒店,心想千萬不能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給别人添麻煩。”

人人出力個個牽挂

阻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争。它與人人息息相關,需要大家搭把手。

——武漢城裡,有個“媽媽”。

譚文鳳,一位普通武漢市民。聽說内蒙古的醫護人員不太适應武漢飲食,她馬上決定:“包餃子給他們吃!”她沒用自家常吃的豬肉餡,而是專門用牛肉白菜餡。

她叮囑兒子:“帶上蒸鍋和碗筷,他們餓了能直接蒸着吃。”接過100個餃子,内蒙古援鄂醫療隊隊員張潔鼻子一酸,流下感動感謝的淚水。吃到“武漢媽媽”包的餃子,隊員們說:這是來武漢最暖心的一餐。

——數千裡外,有人牽挂。

孫萬裡,一位普通的新疆小夥。家住阿拉山口市的他,對4000公裡外的湖北黃岡牽腸挂肚:誰讓他是黃岡女婿呢!疫情初期,看着确診數字一天天增長,他的眉頭越皺越緊。

孫萬裡把妻子汪琦叫到跟前:“咱們幫黃岡做點什麼?”他們“夫妻店”裡常常售賣一些防塵、醫用口罩。兩人相視一笑,去清點庫存口罩:一共1.7萬個。兩人商定:給阿拉山口市人民醫院留6000個,剩餘的全寄給湖北。

——6000個茶餅,6000份愛。

吳儀國,“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村委會主任。電話鈴響起時,他正在村委會值班。“吳主任,我是老王啊,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電話那頭是赤溪村榮譽村民、《閩東日報》原總編輯王紹據:“武漢告急,聽說喝白茶對肺有好處……”

當天下午,赤溪村“村民群”“鄉賢群”“村民代表群”3個微信群,發出捐資倡議。“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杜赢第一個響應,捐出1萬元。61歲村民吳伏淡接着響應。接龍的人越來越多……

很快,捐款換購的白茶餅6000個,運往武漢。

這樣的普通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春分過後,一定百花争豔;未來的華夏,一定河清海晏。無論你,無論我,無論他,都會記得那一張張可愛的臉……

(本報記者畢京津、鄭娜、李亞楠、葉子等參與采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