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問我:
“你說的這個保險理财隻有3.5%的收益,有什麼用啊?我随便買隻基金做個定投每年都有8%的收益。”
對的,3.5%的利率确實是低了很多。
打開支付寶,看着各種排行榜上的理财,随便哪一款都能吊打它;
再看看股票,運氣好一天都能賺個10%,更别說一年了。
但令人吃驚的是,買這類保險的人并不在少數,其中也包括很多投資大佬。
為什麼這些投資大佬更喜歡購買這類保險呢?
且看以下分析: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風險大家都知道律師張三說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裡。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像大家熟悉的股票,牛市時是真賺錢,每天掙十幾個點收益都不在話下;但熊市時也讓人頭疼,2015年的股災沒趕上,今年的毒打确實挨夠了。
那麼,我買個理财安穩點行不?
不好意思,自從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的銀行理财打破剛性兌付,從此銀行理财都屬于風險投資。
買銀行的理财産品,如果突然有急事需要用錢,但又處在低谷期,就需要割肉了。
最重要的是,對這種收益不确定的産品,你無法對它有很高的期待。
但是如果你對未來有所期待,比如三五年後結婚、買房、或者想給剛出生的寶寶攢學費、又或者給自己準備養老金,那還得把錢放在保本保息的産品上。
目前保本保息的産品有哪些呢?現階段保本保息的産品有三類:
50萬元以下的銀行存款;
國債;
收益寫進合同的儲蓄類保險。
這三種方式是對理财小白最友好的,既不會一口吃成個胖子,又能保證不斷糧。
銀行存款的利息,3年期是3.15%,5年期是2.75%;
國債的利息,3年期是3.05%,5年期是3.22%;
而儲蓄保險的預定利率是3.5%。
看似都差不多,但前兩者是單利,儲蓄保險是複利
可以看到,随着時間變長,保險的收益會比銀行和國債高出很多,而最主要的,銀行和國債會到期,也就是最長10年,10年的利息還能不能維持這個收益仍是個未知數。
說實話,想要維持這個收益還挺難的,光是今年,銀行的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是儲蓄保險卻是可以鎖定一輩子的收益。
此外,還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是能夠一次性拿出多少錢?
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都要求你一次性存入,一般是20萬的門檻,而儲蓄保險則可以選擇多年繳費,要是一次性拿不出20萬,可以選擇每年4萬,分5年存入。
二是打算什麼時候取錢?
很多人對金錢并沒有長期的規劃,無非是想找個地方放錢而已。
在選擇放錢方式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三者的領取規則。
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都是定期的,隻有到期才能取出來;
而保險在後期比較靈活,如果急需用錢,可以通過減保取現或者保單貸款的方式把錢取出來。
從資産配置的角度來說,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搭配。
3年5年内的規劃建議用國債和銀行存款,5年之後的規劃建議用保險來解決。
如果以後利息高了,保險且不是很沒用?很多人難免打退堂鼓,未來的市場利率會不會反而更高了呢?
從數據上看,銀行的存款利率從2014年開始就低于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而今更是一降再降,利率下行已是不可逆,保險也無法獨善其身。
因為保險的投資,有一部分涉及了股票、基金、房地産和基建項目。
雖然目前的收益仍足夠滿足客戶的收益,但如果後續利率持續走低,保險公司甚至需要倒貼錢,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利差損風險。
所以現在的局勢,比起反彈,抓住當下的紅利會更靠譜。
每一個時代,都有風口。
如果早出生20年,我一定會奮身跳進房地産、跳進互聯網,再不濟,也要買一份複利7%的保單。
但眼下,别說複利,單利能達到3.5%的零風險産品都已稀缺。
所以看得懂的人都在瘋搶,包括很多投資理财大佬。
說不定幾年之後,你會感謝現在購買的儲蓄保險。
往期精彩内容:我的天!買個保險還要收咨詢費?
不知道自己買了哪些保險,怎麼辦?
财務自由距離普通人很遙遠嗎?----讀《個人理财》有感
你知道“保單受益人”有多重要嗎?每一個擁有保單的都建議看一看
為什麼看病越來越貴?每個人都要讀懂“醫療通脹”!建議收藏
個人保險有哪些都不知道?趕緊收藏起來好好看
作者介紹:95後保險經紀人,新時代的保險從業者,專注保險、理财、養老規劃,願望是希望身邊的人能夠通過我改變對保險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