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6 13:52:13

#頭條群星8月榜#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1

原創 | 新品牌研究所

作者 | 張雅坤

預制菜在“羅敏”風波後,又迎來了新一輪口誅筆伐。

近日,在東方甄選直播間内,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與俞敏洪、董宇輝聊天時稱,“我從來不吃,預制菜是豬狗食”。對此,有一些網友感到被“冒犯”,但也有一些消費者覺得預制菜确實不夠健康。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2

部分網友對此事的讨論

這番言論,再一次引爆了現代技術進步之下标準化、工業化的生産,與講究匠心和口味的傳統餐飲之間的矛盾,以及疫後複蘇的餐飲行業走向的讨論。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3

争議不斷,熱度不減

毫無疑問,預制菜是個極具想象空間的賽道。據NCBD數據,2015年至2020年,我國預制菜銷售額從650.3億元增至252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1%。另據中國預制菜産業聯盟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100億元,未來5年内有可能達到萬億元規模。

正因如此,近兩年,資本開始瘋狂“圍獵”預制菜賽道。據紅餐網報道,2021年,我國預制菜賽道融資達十多起、共獲投融資數十億元;紅餐大數據顯示,據35鬥統計,截至8月初,今年共有超11家預制菜相關企業獲得融資;僅在7月份,就有花花食界、利和味道兩家相繼宣布融資進展。瑞幸前任董事長陸正耀孵化的預制菜零售項目“舌尖英雄”,面世3個月就簽約了6000家門店,獲得16億元融資。

央視财經消息稱,今年3月份,全國預制菜銷售額增長同比超過了100%;今年3-4月份,受疫情影響,A股市場的國聯水産、同慶樓、全聚德等預制菜概念股一度漲停;

另外,諸多知名品牌都在跨行業布局預制菜,比如冷鮮肉行業的龍頭“雙彙”、賣午餐肉的梅林、賣鴨脖的周黑鴨、賣水餃的思念、飲用水龍頭農夫山泉等,更不用說像海底撈這種本就處于餐飲行業的連鎖品牌;品牌之外,行業内也看到了諸多生鮮電商平台的身影,如盒馬、叮咚買菜等。

但同時,一個行業處于風口浪尖時,總是會伴随着一些争議:

第一,新品牌研究所認為,預制菜市場的爆發與疫情下的居家有關,真正可持續的市場需求有多大,目前仍未得到足夠的驗證。疫情過後,消費者更多是懷有一種“補償”心理,堂食和探店成為了大家的心之所向。這使得預制菜行業呈現出一種新鮮有餘、後勁不足的狀态。整個行業的複購情況并不理想。

天圖資本合夥人湯志敏表示:“預制菜行業并不新鮮,早在2017年,我們就發現了一些預制菜企業,當時很多人并不看好,而今年借着疫情預制菜迎來了一波爆發。川菜預制菜規模号稱上千億,但目前我們看到的體量并沒有那麼大,所以面對風口,還是要理性、冷靜地去看待。”

第二,預制菜最飽受诟病的就是菜品口味不穩定。今年8月份,一些餐飲企業在堂食中使用預制菜,但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此事經媒體報道後,掀起了一場“使用預制菜是否應該提前告知消費者”的大讨論。

為何消費者反應這麼激烈?實際上消費者并非排斥預制菜,而是無法接受花着中高端餐飲的錢,體驗的卻是外賣水準的食物。方正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由于食品生産技術壁壘不高,且消費者需求相對多元分散,供給端集中度較低,行業内存在大量中小型食品加工廠。

這就意味着,預制菜生産商多數還停留在作坊式的生産加工模式,自動化程度低,隻供應少量客戶,産品結構相對單一,且标準化程度較低,食品安全及品質難以保證。自然就會出現“口味差”、“添加劑較多,不健康”的問題。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4

淘寶和京東部分預制菜産品評論區

除了上述兩點,站在産業視角來看,這個生意在盈利模型上似乎也并沒有太清晰。無論是SKU豐富的渠道型品牌,還是走爆款打法的流量品牌,都面臨着成本高、毛利少、複購難的問題。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5

預制菜,沒有看上去那麼“香”

2021年4月,味知香登陸A股,成為“預制菜第一股”。作為行業領先的半成品菜生産企業之一,味知香或許可以作為大衆評測預制菜行業的一個範本。在閱讀了它的招股書以後,新品牌研究所發現,當下的預制菜行業,暴露出了幾個明顯的問題。

第一,區域性特征明顯。味知香在IPO的招股書中披露,2018—2020年,味知香在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在所有區域的占比分别是97.6%、96.81%、96.8%,市場明顯過于集中。即便是在融資成功的2021年,味知香也仍然沒有成功從華東突圍,2022年中報顯示,華東地區實現收入3.59 億元,占主營收入的95%,“去華東化”仍然任重而道遠。

新品牌研究所認為,這背後有兩個原因:一是和戰略打法相關。要想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就必須上規模。所以預制菜企業的典型打法是依靠大單品拓展渠道,憑借規模效應獲得競争優勢,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在大單品打開銷路,獲得不錯的出貨能力後,不斷進行品類擴張。

大單品策略能在區域内發揮顯著作用,卻無法複制到全國各地,因為中餐種類繁多,南北、東西的地理口味差異顯著,很難在地域上破圈。

除了戰略層面以外,無法持續破圈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受制于成本。這也是預制菜行業的第二個難點,即成本高、毛利低。這一點同樣不難理解:但凡涉及到冷鍊運輸,無論是自建冷鍊運輸物流體系,還是把物流外包給第三方,毛利率都不會太高。味知香20%左右的毛利水平甚至已經是“佼佼者”,千味央廚、國聯水産、安井食品等入局預制菜的企業毛利率均不足10%。

預制菜本身在整條産業鍊中所處的位置,和它的經營模式,也注定了這個行業注定要“撅着屁股撿硬币”。原本預制菜企業位于供應鍊中遊,扮演着“中轉加工”的角色,刨除物流成本以外,原材料成本構成了主要營業成本。

這種2B的業務模式下,預制菜企業需要不斷擴大各地經銷商數量。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各省市餐廳渠道是掌握在經銷商手裡的,想要繞過中間商直接接觸到終端渠道,顯然并不容易。即便是在推向C端以後,它在整條價值鍊上的位置雖然往前端推進了,但經營模式沒有本質變化,毛利水平也難以發生改變。

簡而言之,用2B的套路去做2C生意,是很難在盈利模型上跑通的。

預制菜行業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整體來看,頭部企業的集中度不足1%,這說明行業還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沒有企業擁有真正的話語權。這不禁令人想到當年的生鮮電商:同樣是萬億級賽道,同樣是區域跑出了幾家頭部,但發展到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平台是盈利的。

很多情況下,龍頭企業對行業的維護能大大加速行業的發展速度。或許預制菜行業并沒有生鮮電商那麼“悲壯”,但頭部企業滲透率的提升,還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

既然不确定性如此之大,那麼預制菜的火爆還能持續多久?當下還能入局預制菜嗎?

預制菜會不會火起來(預制菜還能火多久)6

中小玩家,要聚焦類目、輕研發、穩B端

首先,新品牌研究所不認可羅敏一分錢預制菜的打法。早期互聯網的燒錢模式是否适合預制菜行業尚且有待商榷,更多的入局玩家,并沒有趣店的資金實力,根本撐不到盈利的那天。

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單店模型是否可靠,加盟商能否賺到錢。電商行業KOL、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認為:“很難保證每個加盟商都賺到錢,即便是一些很牛逼的品牌做加盟,存活率也就是80%左右的水平。但你也不能說另外20%就是被割韭菜了,這和區域消費習慣、加盟點的選取,都有一定關系。羅敏選擇預制菜,主要是因為預制菜現在是風口,符合他一貫的創業風格。他是一個對創業很執着的人,閑不下來,總要找點事做。”

新品牌研究所認為,對于中小玩家來講,想要快速殺入賽道,核心是需要明确自己的SKU數量,這個數量不需要過多,因為賺錢的主力産品可能隻集中在一兩個類目上。仍然以味知香為例,其雖然号稱擁有200多道菜品,不過肉類産品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70.68%,其中牛肉類産品又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 47.1%,成為第一大類單品。

關于SKU的具體數量,李成東給出了他的答案,“前段有個海豚社會員給我打了個電話,說要做預制菜業務,太火熱了,再不殺進去就來不及。問我有什麼建議,我給了幾點建議:

第一,對标市面上賣得最好的50款SKU,貼牌銷售,主打低價,好賣、庫存壓力小,先把錢賺了最重要;第二,自主研發品牌不超過5個SKU,減少庫存和銷售壓力,因為新品市場有待驗證,預制菜産品護城河較低,沒必要前期加大産品研發投入。

此外,想在這個行業站穩腳跟,要做好2B業務的基本盤。李成東對此也表示了贊同,“B端銷售在前期很重要,這個要拼關系和銷售能力了,穩紮穩打就好。”

2B是目前預制菜的主要銷售形式,本質上來講,預制菜才剛剛開始,任何一個新事物進入到市場以後,都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教育時間,所以目前預制菜的2C業務呈現出“困難重重”的現象。消費者接受需要一定時間,行業和産品的成熟,同樣需要一定時間。

“目前,整個預制菜發展的最大阻礙應該是消費端的接受度,因為中國人對于餐飲講究的是食材的新鮮,而預制菜跟它是相悖的。”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認為,近年來随着整個外賣以及疫情的反複讓預制菜成為剛需,因此消費端目前是被動式的接受。從産業端的角度來說肯定是有利的,它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整體去看,目前産業端跟消費端之間的博弈跟矛盾還是存在的,仍需時間去沉澱。

預制菜還能火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但現階段的火爆更像是一種“虛假繁榮”。能不能活到預制菜真正爆發的時刻,核心還是要看産品口味的穩定性。畢竟,預制菜的核心是“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