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本書在炎炎夏日帶來微風拂過的清涼,我想這本書一定會是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風聲》,話說我最初知曉這本書時都是從其他書籍看到的,比如浪花朵朵的繪本《森林中的家》,一家人搬到森林中居住,在夜晚燈光下孩子們看的就是《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是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是以他在晚間在床頭給兒子講的故事為基礎創作而成的,這本書自出版後,因其優美流暢、清新自如的英語散文風格和幽默精彩的童話故事而被公認為英國兒童文學乃至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之作。
故事雖不離奇但很有趣,在風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個要好的朋友——憨厚但又生性喜歡冒險的鼹鼠、機靈且充滿浪漫情趣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它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可是财大氣粗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卻迷上了汽車,因為車禍不斷,所以受到朋友們的責難與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輛汽車,被捕入獄,在獄卒女兒的幫助下,喬扮成洗衣婦逃出監獄,曆經險情和磨難。最後在三個朋友的幫助下,奪回被黃鼠狼和白鼬侵占的家,從此蟾蜍也洗心革面,和幾位好朋友一起成為森林中最受尊敬的動物。
很多人對這個故事的解讀都說是關于友誼、善良和大自然的,畢竟書中很多筆觸都在描寫四個好朋友的故事以及細膩唯美大自然的風光。
我看完書時也有這樣的感悟,可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靈機一動,突然覺得原來這個故事也有另一種解讀,它也可以是作者在給自己的孩子講述四種殊途同歸的人生。
1、鼹鼠:曆經千帆,還好你在故事的開頭講述鼹鼠在打掃房間,可是他厭惡了這樣的生活,于是逃離遇到了河鼠。河鼠邀請他一起居住,剛開始鼹鼠很羨慕河鼠的生活環境,可是在一次拜訪完獾回來的路上,鼹鼠想家了,他好像聞到了自己家的味道。雖然那個地方不像河鼠家一樣寬敞舒适,可那是它的家啊,故事的最後他也回到了自己的小窩。
這樣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小鼹鼠就像年少的我們,總是想逃離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當曆經繁華後,才知曉隻有家才是自己的歸宿。
2、河鼠:亂中求穩,日日是好日河鼠的家在河流上,雖然窗外就是川流不息的河流和滿目的自然風光,但每到二月份漲潮的時候,河鼠的房子總是被淹沒,在其他動物看來,河鼠的生活環境完全就是動蕩不安的,可是河鼠依舊很開心,總是把家收拾的很舒适、溫馨,還教好朋友許多水上技能。
話說這四個動物我最喜歡的就是河鼠了,他總是那麼貼心,在鼹鼠劃船掉河裡,安慰鼹鼠,也會在鼹鼠感動得流淚時轉過頭去,他知曉每個朋友的性格特點,也願意尊重它們的獨特的個性。
這樣的河鼠怎能不讓人憐愛呢,它就像是長在河流裡的水草,看似随波逐流,但其實也有自己的韌性,努力把動蕩不安的生活過成日日是好日。
3、蟾蜍:願你歸來,仍是少年剛開始看的時候我特别讨厭蟾蜍,說白他就像纨绔子弟,完全不接地氣。在出遊的時候,其他兩個朋友把勞務都做完了,他才露面說一句“大家都活得輕松愉快,不再像家裡那樣操持家務了”,等到讓他分擔勞務時,他就開始耍賴。
前一秒還喜歡探險生活,後一秒就愛上了開車,即便車禍連連他也不在乎。在幾個好朋友的強制束縛下,他前一秒認錯,後一秒就偷車了,結果被判刑二十年。在獄卒女兒的幫助下,他喬裝成洗衣婦,本來以為他會悔改,結果一出來就開始坑蒙拐騙,還覺得自己挺聰明的。直到最後好朋友幫助他奪回家園,他想到的還是在森林動物們面前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
等到被好朋友拒絕後,他在自己房間高歌一曲後,蟾蜍徹底變了,他不再好大喜功,而是把所有的榮譽給陪伴自己的三個好朋友,并且給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送去禮物,慢慢地成為一個受動物們尊重的蟾蜍。
話說在看到蟾蜍轉變的時候,我竟然有一種悲涼,好似什麼東西失去了。是啊,我從一開始就期望蟾蜍不這麼自私,不這麼鬧騰,可得當其真正變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他終究活出了大家期望的樣子。
可是我卻不喜歡這個樣子的他,曾經狂妄自大的蟾蜍就像年少的我們,總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什麼都想嘗試,也過度自負,總想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世界,可是生活的挫折一下一下的捶下來,在颠沛流離中我們逐漸被塑造出大衆喜歡的樣子——乖巧、聽話,可是午夜夢醒時最想回到過去的時光依舊是那肆意奔跑的年少。
有人說,如果年少不能輕狂,我甯願從未年少,這大抵是許多人喜歡蟾蜍的原因吧
4、獾:知世故而不世故獾給我的印象就是社恐人士,它居住在森林深處,連好朋友大概都不知道它的家。可他又像一個智者,從來都知曉自己要什麼,也能洞察他人的心思,讓人與其相處總是很舒服,這樣看來,他又是一個社交達人。
他會說很忙,為了讓大家在自己家放松下來,實際上是去書房睡覺了。他會給兩隻小刺猬6個便士,拍拍他們的腦袋讓其安心回家。也會像個老父親一樣勸導好朋友蟾蜍改邪歸正,即便被好朋友欺騙,因為好朋友而被人毆打,卻依舊選擇維護他。
周國平在《靈魂隻能獨行》中寫道: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抹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上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我覺得這句話大抵說的就是獾吧,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柳林風聲》的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曾說:文學、童話,在邏輯上都是寫的另一種生活。尤其是文學裡的童話,是鼓勵着人們不要隻在真實的生活中來回徘徊,看盡瑣碎,那實在是很容易日漸狹小,日漸短淺,日漸猥瑣的。在這個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裡,讀者既能感受到孩子般的童真和善良,也能體驗和享受到成人世界裡的豐富多彩的人生百味,所以這本書不僅适合孩子看,也适合成人來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