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叫做資産減值損失還是叫預期信用損失,對于多數A股上市公司來說,對應收款計提壞賬的方法都是賬齡分析法,隻不過每個區間段的計提比例由靜态變成了動态而已。
本篇先來介紹一下老式的賬齡分析法是如何判斷出來賬齡的,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賬齡的分析結果并不是要精确到多少天,而是要站在報告日的截點上,來計算從發生日開始到目前的時間段。
這個時間段并不就是拖欠款項的時間,還包括了合理的信用期,比如1月份賣了一批貨物,确認為應收賬款500萬,合同約定可以3個月後付款,截止到6月底的賬期是6個月以内,而非3個月以内。
賬齡分析方法賬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賬齡分析法、餘額百分比法,個别分析法等等,目前對于多數公司來說,都是選用賬齡分析法。
賬齡需要劃分時間段,常見有兩種,即總3年1年間隔、總5年1年間隔。3年期的就能夠劃分出來4段區間,5年期的就能劃分出來6段區間,每段計提的靜态壞賬比例,常見的如下表所示:
賬齡的計算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基于上年度分析的結果來分析今年的,相對容易點;另外一種是企業應收款從來沒有分析過賬齡,那麼就需要獲取到最近3年或5年的應收款單位明細,經過逐年分析推導目前現在的賬齡。
另外在計算賬齡的時候,我們沒辦法具體到每筆收款對應的銷售,全部裹在應收款中核算,隻能遵循類似“先進先出”的原則來進行分析。
舉個例子來說,看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得出如下這些結論:
當公司的客戶比較多的時候,上面的賬齡計算,當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具體怎麼應對,下一篇我們來說。
假設現在所有應收款明細單位的賬齡都分析好了,那麼我們就可以計算的出來壞賬準備期末金額應該是多少。
關于壞賬準備計提的基礎課程就學習到這裡,下一篇我們來學習一下高端的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到底是怎麼回事,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财經奧迪特關注我的頭條号,發我私信内容“壞賬準備計提”,索要相關底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