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上下、衆志成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際,衷心感謝奮戰在疫情前線的醫護工作者,人民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杏林們忘我的犧牲精神将載入史冊。這裡的“杏林”,指的就是醫護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有一個詞“杏壇”,“杏林”、“杏壇”一字之差,但其意思卻差别很大,雖然都與杏樹有關,但所指的并不是一回事,而是兩個不同的職業。
“杏林”原是中醫學界的代稱,也是常用的一個詞彙,典出東漢時期福建籍醫生董奉。據晉代葛洪《神仙傳》和陳壽《三國志》記載,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人,醫術高超,與當時的華佗、張仲景齊名,被譽為“建安三神醫”,世人皆曰其有起死回生之術。南北朝時裴松在《三國志注》講述得更為詳細,曰:“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顔色漸複,半日能起坐,四日複能語,遂複常。”
文中的“燮”為七郡總督的綏南中郎将。按當時官吏設置制度,綏南中郎将應有醫官服侍。連專職醫官都無法治愈士燮的病,遂請董奉施治,可見董奉的醫術高超。交州刺史愈士燮的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董奉用自制藥丸一粒塞入刺史口中并灌入少許清水,捧其頭搖之。一頓飯的工夫,昏死了幾日的刺史居然“顔色漸複,半日能起坐,四日複能語,遂複常”。真乃妙手回春。
董奉的傳奇和高尚并非僅僅是醫術高明,他視錢财如糞土,為人治病,從不取人錢物,但是他有唯一的一個要求,就是在被治愈之後,如果願意的話,重症患者必須在他的診所附近栽種五棵杏樹,輕者就栽種一棵杏樹。這樣一來,十年過去之後,董奉的診所附近居然有了十萬餘株杏樹,郁郁蔥蔥,蔚然成林,成為當地一景。
高尚的行為是在後面,董奉每年将成熟的杏果賣出,發家緻富嗎!不是的。他兌換成糧食,幹什麼呢!周濟廬山附近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達兩萬餘人。在董奉去世後,廬山一帶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董奉。後來,“杏林”一詞便成為中醫學界的專用名詞,再往後漸漸擴展為醫護人員的代名詞,人們往往喜歡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一類的話語來贊美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護工作者。
“杏壇”與杏林有關系,但指的并不是醫護人員,而是另外一群職業高尚的人——老師,是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在古代,老師多稱為:“師傅、夫子、教書先生、講郎等等”。“杏壇”之典故最早出自于莊子的一則寓言,即《莊子·漁父篇》載:“孔子遊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莊子在那則寓言裡,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也泛指聚衆講學的場所。宋代,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增修祖廟,“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孔子後裔六十代衍聖公《題杏壇》詩雲:“魯城遺迹已成空,點瑟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
“杏壇”一詞已成為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美稱,常會說“堅守杏壇”。如“三尺杏壇寫春秋,一枝粉筆畫古今。”意思就是在講台上度過光陰,傳授人類曆史和自然知識。由此可見,“杏壇”和“杏林”是指兩個不同的職業,分别是教育和醫護工作者,深受人們尊敬的光榮職業。(文/蔡驷讀曆史 圖/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