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荀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什麼

荀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0 20:04:11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是百家争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兩度出任楚國蘭陵令。晚年蟄居蘭陵縣著書立說,收徒授業,終老于斯,被尊為“後聖”。 荀子總結百家争鳴的理論成果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創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的思想影響以後兩千多年的社會發展。受其教育的主要門生有李斯、韓非和張蒼,此三人的思想理論和社會實踐,主導了秦末漢初中國社會和曆史的變革。

荀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什麼(先秦偉大的教育家)1

荀子三大弟子的主要成就

一、李斯

李斯(?~前208年),戰國末楚國上蔡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其成就巨大,助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

  1. 廢除分封

從根本上鏟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穩定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這一制度在秦後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1. 統一文字

秦始皇接受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禁用原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這便是小篆。李斯又采用秦代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回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隸書後成為官方正式書體。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隸、篆占其一半,這是李斯的功勞。

  1. 統一度量衡

秦朝建立後,為了不使其影響王朝的經濟發展,李斯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統一起來。這是秦王統一中國,李斯位居丞相之後的又一功績。幾千年來,無論朝代更叠,這種計量方法從無更改。

  1. 統一貨币

李斯建議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六國貨币,在中國範圍内統一貨币秦半兩。

  1. 修馳道車同軌

為了政令暢通,物資交流便利,李斯建議讓全國的車軌統一,并在全國範圍内修築馳道,相當今天的車軌同距的高速鐵路。

二、韓非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于一身,将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其學說一直是後續中國曆代王朝治國的思想基礎,韓非重點集合“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其思想理論為秦一統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

  1. 政治理想

韓非在《揚權》篇中,明确指出統一的君主集權,要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以統一代替分裂,以集權代替割據。為大一統提供了理論基礎。

  1. 法治思想

韓非思想的最高理想,為“君無為,法無不為”,認為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但而守法,上下無為而天下治。韓非以“以法治國”作為他學說的核心,構成了比較完整的法學思想體系。韓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貴”,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這是對中國法治思想的重大貢獻,對于清除權貴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産生了積極的影響。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統一六國的帝業。

  1. 哲學理論

韓非在認識論方面,注重唯物主義的“參驗論”。着重提出要用“參驗"作為檢驗是非的标準。“參”是比較研究,“驗”是證實。他說:“循名實以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意思是必須考察名稱和實際是否相符才能判斷是非,隻有通過比較檢驗才能判斷言辭是否正确。他還說:“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意思是不經過比較驗證就作出肯定的判斷是愚;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斷就拿來作根據,是欺騙。

韓非把“參驗”論運用到政治生活中,一方面用來抨擊儒家等學說,說他們祖述先王的言論是未經參驗的虛妄之談;另方面又用來考核臣下,要求臣下在言、事、功三方面應該做到完全一緻,言論、工作、功效完全相符的就給予獎賞,否則就予以懲罰。

三、張蒼

張蒼(?—公元前152年) 。河南郡陽武縣人。 西漢初期丞相、曆算學家。初曾仕秦朝,擔任禦史。漢朝建立後,曆任代、趙國相,入朝為計相,主計,管理财政事務。後遷淮南國相,入為禦史大夫。漢文帝四年,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主要門生為賈誼。

張蒼博學。在曆法、算學方面有很大的成就。為西漢王朝制定了曆法與度量衡。 他側輔校正的《九章算術》,是對中國和世界數學發展的重大貢獻。

  1. 他提出和制訂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關于度、量、衡方面的理論,他把算學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國計民生。
  2. 在采用曆法方面,張蒼提倡采用《颛顼曆》。
  3. 增訂、删補《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總共收集246個數學問題。這些算法要比歐洲同類算法早1500多年,對世界數學發展産生過重要影響。

荀子的三個弟子,韓非創立的法治思想,為中華大一統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論基礎。李斯是堅定的踐行者,幫助秦始皇結束諸侯割據的分裂狀況,完成了大一統。張蒼作為漢後的繼承者,繼續發揚光大,為後世2000年王朝的國家治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荀子在先秦時期的教育地位

稷下學宮,始建于齊桓公田午時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是中國最早的社科院和智庫。 曾經封閉的王室教育(辟雍、癢序),從此開放給各社會階層,是中華史上一次偉大的教育改革和進步。

荀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什麼(先秦偉大的教育家)2

稷下學宮作為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奠基了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蔚為壯觀的“百家争鳴”。作為百家學術争鳴的中心園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争鳴局面的形成。在此期間,學術著作相繼問世。有《宋子》、《田子》、《蝸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馬法》、《周官》等書之編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參與。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學術和政治結合起來遊說當權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時受上大夫稱号之稷下士多達七十六人。

稷下學宮,彙聚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在其興盛時期,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淳于髡、鄒子(鄒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環淵)、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兒說、魯連子(魯仲連)、驺子(驺奭)、荀子(荀況)等。

尤其是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别、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别、年齡、資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荟萃的中心。荀子,能夠得到諸子百家的認可,足見其在當時文化教育界的地位之高。

稷下學宮的存在,曾為當時“百家争鳴”開創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了先秦時期學術文化的繁榮。為後來的中華一統(秦一統)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礎,這些思想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今天。

荀子實踐之行的教育思想

荀子作為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即今天的校長,是諸子百家思想百花齊放的集大成者。諸子中,侃侃而談的學者衆多,衆多思想在交會和碰撞,荀子終其所會,不如行之,即實踐之道

《荀子》:“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荀子強調實踐之行的重要性,光說不幹是假把式,人隻有通過實踐之行,方能達到“明”的境界,方為聖人。

《荀子》:“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豪厘,無他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強調實踐之行是聖人唯一成功的法則,隻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荀子》:“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荀子在講人認識的四個層級,如果缺乏“行”,都是有弊端的。

  • “不聞不見”者,非仁也,做一百次失敗百次;
  • “聞之而不見”者,雖博聞,但必是謬論多多;
  • “見之而不知”者,雖識但不知其所以然,必然是自以為是的妄者(口氣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知之而不行”者,雖誠懇,但也有困惑,不能達到聖人“明”的境界。

陶行知,近代中國荀子教育思想的回歸者

陶行知先生(1891-1946),近代中國的教育大家,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陶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次改名為“陶行知”,以此自勉。

陶先生1908年十七歲時曾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想通過學醫來解除廣大勞動人民的病痛。但是,因教會學校歧視非入教的學生,他不願意自己思想受外國人的随意擺布,入學僅三天,即憤而退學。1909年,考入南京彙文書院,次年轉入金陵大學文科,大學期間,積極參加愛國活動,主編《金陵光》學報,宣傳民族、民主思想。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中,他号召全校同學,努力學習和工作,“使中華放大光明于世界”。

1914年,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赴美留學。他先是在伊利諾大學學市政,半年後便毅然轉學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來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陶先生三次改名,最後把“行”放在第一位,貫徹其一生的教育思想,即實踐之“行”。

陶行知先生是2000年前荀子教育思想的回歸者和踐行者。

荀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什麼(先秦偉大的教育家)3

結束語

聖人者,必是個行者,實踐者。

不知天文地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者,何謂“聖人”?

荀子,先秦時期真正的教育大家,堪稱為“後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