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鏡型僅見圓形和葵花形兩種。圓形鏡均為螺鈾鏡。這裡僅介紹葵花形鏡。這類銅鏡多由高士、仙山、鸾鳥,荷葉龜鈕組成。
《史記•龜策列傳》:“餘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雲龜千歲乃遊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
張華《博物志》:“龜三千歲,遊于蓮葉,巢于卷耳之上”;
葛洪《抱樸子》:“千歲之龜,五色俱全,其額上兩骨起似角,解人之言,浮于蓮葉之上”。
千年神龜,長壽且有靈性,常在蓮葉上栖居,寓瑞祥長壽之意。錢坫、阮元等大家和很多當代學者都認為“真子飛霜”銘文的“飛霜”指的是操名,指十二操中的履霜操。古琴曲名有“别鶴”,反映了夫妻離散的哀怨,後代指離散而不能相聚的夫妻。蔡邕《琴操》:“高陵牧子娶妻無子,父母将改娶,牧子援琴鼓之,痛恩愛乖離,故曰别鶴操。”《别鶴操》是夫妻間真摯愛情的見證,抒發離情别義之作。陶潛《拟古》:“上弦驚《别鶴》,下弦操《孤鸾》。”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君百計營求,歸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鶴離鸾,自合為君料理。”在這種形制中,真子飛霜鏡中仙鶴圖像應是與鏡鈕一側的鸾鳥圖像同時出現的,表現的應是“别鶴孤鸾”的典故,寓意閨怨别離,是夫妻之情的寫照。但這類銅鏡的寓意究竟如何,至今仍聚訟紛纭。
III型(葵花鏡)可分為三式。
A式:真子飛霜銘帶鏡。
浙江衢州市文管會收藏,直徑24cm,鈕上祥雲托月,下端水池山石,池中一杆荷葉,葉上伏龜。左側仙人鼓琴,前設幾案,上置筆硯。案後四竹三筍。右側鳳凰展翅。緣内銘帶一周:“鳳凰雙鏡南金裝,陰陽各為配,日月恒相會,白玉芙蓉匣,翠羽瓊瑤帶。同心人,心相親,照心照膽保千春”。
衢州市文管會收藏
壽縣博物館藏,直徑20.2cm,緣厚0.6cm。形制與衢州鏡一緻。
B式:真子飛霜銘文鏡。形制略同A式,不見銘文帶。
上博藏鏡,直徑18.5cm,厚0.55-0.63cm,重1320g,在其上的遠山祥雲缭繞中,有一個半圓弧形,中間為一圓點,以示初升的太陽。
上博藏鏡
安徽六安博物館也收藏有兩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出土銅鏡》2008),同樣在田字格銘最上方分别鑄有日或月。
C式:外緣有銘文帶,但不見真子飛霜四字。
上博藏鏡,直徑21.7cm,厚0.54-0.66cm,重1270g,紋飾與銘文帶與A式鏡相近,但無“真子飛霜”四字,多了幾朵漂浮的流雲,遠山月出。類似的還有陝博藏鏡,直徑30cm,1984年西安東郊韓森寨出土。
上博藏鏡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面與上博鏡一緻(何林《故宮博物院藏鏡》2007,圖70)。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湖南衡陽出土鏡(《湖南衡陽市發現營代鳳凰雙鏡》),直徑18.3cm,遠山日出,“真子飛霜”四字位置被一隻仙鶴替代。
湖南衡陽出土鏡
1983年常德市出土鏡(《常德地區收集的東吳和唐代銅鏡》),直徑21.4cm,半月出山,為一荷池,“真子飛霜”四字位置空白。
1983年常德市出土鏡
此類鏡還有一種鉛質鏡,錫青銅加鉛的重要作用是可改善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可适當降低高錫青銅的硬脆性,延長銅鏡的使用壽命。但是加鉛又不宜過多,過多了不但鉛青銅的強度硬度較低,錫青銅加鉛後的強度、硬度也要下降,還可降低銅合金的耐腐蝕能力,特别是因鉛青銅體積收縮較大,難以鑄出精細的鏡背紋飾和銘文。故此,漢唐時期的銅鏡,鉛青銅質的很少,而鉛鏡更屬罕見。
D式:紋飾主題接近A式。但不見銘文帶,“真子飛霜”銘文位置被一隻鴻雁替代。
至德元年(756)偃師大槐樹窦承家墓出土鏡,作工不甚精細。
窦承家墓出土鏡
宣城博物館藏,無銘文帶。上方為祥雲繞山托日,直徑15.2cm,緣厚0.3cm,重367g。形制完全一緻的還見滕州博物館藏(《光照千秋影逝形存—試論山東滕州出土不同時期的青銅鏡》),直徑16.8cm、六安市出土鏡(《唐“真子飛霜”銅鏡的圖像研究》)、湖南省博物館藏鏡(《湖南出土銅鏡賞析》),唯模闆不精。
宣城博物館藏鏡
IV型委圓角方形,時代較晚。如《中國銅鏡圖典》收錄的一件陝西西安出土的帶“真子飛霜”銘鏡,長17cm,雖構圖與一般真子飛霜鏡相同,田字格中的“真子飛霜”四字也很不規整。
《中國銅鏡圖典》收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