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講一個夭字,講到這個字的時候,很多人會想到夭折,夭亡,早夭,就是早死的意思。或者想到我們初中時候學的詩經中的句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那麼它的本意到底是什麼呢?大部分教材或者詞典,網絡對其的注釋是茂盛美麗或者妖豔的樣子。同時我們先列舉一些古人或者書籍對夭這個字的解釋
《楚帛書》字上從箭頭形,下從人奔跑形,構形初義不明,用作夭亡之義。
《楚帛書》乙2:「卉木亡(無)尚(常)是謂夭」,指花木不長久就是夭亡。
《說文》:「夭,屈也。從大,象形。凡夭之屬皆從夭。」按《說文》小篆字形未必正确,可能與「夨」字相混,許慎釋為「屈也」應非本義。
上面是古人對夭這個字做出的解釋,簡單的說,《楚帛書》認為夭是人或者花木死亡的意思,而《說文》的作者認為【夭】的意思是屈。而且凡是凡是帶有【夭】的字都有屈的意思。謂【凡夭之屬皆從夭】。而對其注釋的人認為可能跟「夨」字相混了。認為屈并不是【夭】字的本意。
那麼哪個說法更加合理呢?我個人更加認同《說文》作者許慎的說法。也就是【屈或彎曲之意】,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些帶【夭】的字,比如【笑】字,人們是怎麼笑的,把嘴巴彎起來就是笑。當然,笑的意思不單指人,也可以指其他東西,比如把竹子裂開了,叫做笑。火呼呼的響,叫做笑。以前農村人認為,火笑了。就會有客人來。這個确實試過,還挺準。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還有農村有一種用米粉和糖做成圓形,然後用來煎炸的東西,叫做笑棗。經常是過年的時候做的。反正以前客家人很流行這個,一起的還有糖環,油果等等。再看【妖】字,在《說文》中妖,讀作yāo,從女從芺(ao),芺,異草,亦稱鈎芺。一曰女子笑貌。從女芺聲。我認為妖其實指的是婀娜多姿的女性,指的身材的曲線美,現在不都流行什麼前凸後翹嗎?這個身材美也是女性美的一種,而男性常常被這種妖豔的女性所迷惑,所以稱之為【妖】,現代的稱呼中也類似的叫法,比如叫做什麼【小妖精】。所以帶【夭】的妖字也有彎曲的意思。再看【橋】字,古時候做的橋都是怎麼樣的?都是彎彎的,下面有一個或者幾個橋洞的。橋的繁體字是【橋】,它的右邊是一個【喬】字,很多人認為它裡面包含了一個【高】字,而且有喬木一說,喬木指高大的樹木。這種說法似乎也是說的過去,但我認為【喬】字的下半部分可以指隻是一個或者多個橋洞。因為有【呙】這個字,這個字的繁體字是【咼】,這個字的下半部分跟【喬】字一樣,這個字表示的是旋渦狀的或者多個圓的東西。比如我們的【鍋】,鍋是圓形的有點凹陷的。蝸牛也是一圈一圈的,旋渦也是圓的一圈一圈的。鳥窩狗窩也是圓形的,有點凹陷下去的。禍指的是像漩渦一樣的,會使人陷入其中的事情。是一個抽象的旋渦或者說概念。而女娲,傳說女娲人首蛇身,蛇卷起來的樣子就是圓形的一圈一圈的。他們有個共同的象,都是圓的,有點凹陷,一圈圈的。橋洞也是這樣,不過與【咼】字比較,少了上面部分,所以橋洞也沒那麼多數量了。再者【高】字最上面有一點,那個點是指向性的,表示最高處。就同上字在上面一點,下字在下面一點一樣。所以我認為它指的并不是高,因為橋并不一定要高的才叫橋,至于喬木古意可能和今意不同。當然,從讀音上來講,【高】和橋的讀音又是同韻母。所以說帶高字其實也有道理。因為在漢字在音方面有相同,他們的意也常常相同。一些古代書籍中【喬】也會通【高】。所以很有可能他們是雙關。這個字造真妙。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帶【夭】的字,【矯正】是把彎的壓回去,【沃】是什麼意思呢?組詞我們知道,肥沃,沃野千裡。意思是土壤營養豐富。怎麼樣的土壤才營養豐富呢?一定要彎彎的地形。泥土有點凸起來的才肥沃。所以沃其實也有彎曲的意思,再看【岙】字,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字典的解釋是,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多用于地名)。或者河灣可以泊船處。這兩種解釋我認為是不對的,隻解釋了它的行,沒有解釋它的象。漢字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象,形可以千變萬化,而象隻有一種。【夭】是彎曲或屈,那麼【岙】就是【彎形的山】,什麼叫【彎形的山】呢?通常是山峰和山峰之前的交界口,也就是凹形那個地方,隻不過【凹】不表示彎,而【岙】表示的是彎的。這個地方通常會有一條小路從那裡經過,翻到山的另外一邊。并且,這個地方通常是風很大的地方,通常是風口,所以就有了【大風岙】這個詞。這一些方言中,依然有【岙背】這個詞,也就是從這個【山岙】走過去之後的山的另外一面,就叫做【岙背】。然後我們再看這個字【扷】,這個字在字典中有兩個讀音,一個是ba第一聲,一個是ao第四聲,這兩個讀音應該都是錯的,應該是ao第三聲。在客家方言中,經常這樣形容把棍子弄斷,就是【扷斷】,注意扷斷不是折斷,折經常是用來形容把幹的樹枝或者棍子折斷,而【扷】經常用來形容把生的或者不容易折的弄斷,在這個過程中,折形容是樹枝幾乎不會彎曲而直接折掉,而【扷】形容的是樹枝或棍子會彎曲然後才慢慢折斷。所以【扷】也有彎曲的意思。而彎曲是快速走向死亡的一個過程。所以【夭】的本意是彎屈,引申義才是死亡。所以【笑】最初的本意是彎起嘴巴的意思。在中醫中,笑是和心,和夏天,和生長收藏的長相對應的。笑是一個跟夏天的植物一樣,長大釋放的過程是一個抒發的狀态,當然這個狀态不能太猛。否則就會提前走向死亡,從某些方面來講,笑帶夭字是很合理的,是把能量燃燒掉的一個狀态。人生就像一盞燈,如果燈燃燒的過于猛烈,那麼燈就容易燒幹。所以笑的太猛烈也是不好的。《三國演義》中的師馬昭就是笑死的。所以中醫提倡不要大笑。大笑必定早夭。再回過頭來看【夭】字,那麼它就有了兩層意思,一個是彎曲,一個是夭亡。那麼《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夭】的意思就不是茂盛美麗或者妖豔的樣子。而是彎彎的樣子。說桃花剛開的時候茂盛其實是沒有常識的,桃花開的時候其實葉子是很少很少的,幾乎沒有,又如何形容其茂盛了,再者,桃農還需要修剪桃枝,所以說桃樹剛開花的時候是比較稀疏的。彎彎而小小的桃鞭才是對其恰如其分的解釋。灼灼其華,是說它的花像火一樣。看起來非常美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