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樓、一江、一橋,大江東去浪淘盡,登樓遠眺,歎白雲黃鶴,一去不返,望萬裡長江,天塹通途。此等天下絕景想必大家都知道,要身處久負盛名的黃鶴樓上,才能心領神會。到底是什麼讓黃鶴樓如此出名呢?
在武漢,我們經常會在不同的角落,無論是晴空萬裡的白晝還是華燈初上的夜,都能夠看到一幢黃色的建築,那就是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的黃鶴樓。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瀕臨萬裡長江,雄踞蛇山之巅,是江城武漢的地标性建築,與古琴台并稱“武漢三大名勝”。主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以清代“同治樓”為設計原型,内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形如黃鶴的翹角外展,屋面覆蓋用的黃色琉璃瓦則多達10萬塊。正是這10萬塊黃色琉璃瓦的裝飾,讓黃鶴樓的顔色更為璀璨奪目,即使在曆史的風霜中依然如初。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有着悠久的文化曆史和底蘊,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與嶽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它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置身于黃鶴樓,尤其是登頂黃鶴樓俯瞰武漢三鎮的秀美風光,你會發現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見。
在曆史的發展變遷中,黃鶴樓也一直備受世人的矚目。如今的黃鶴樓,主樓高為五層,每一層樓都有着它的故事。一樓正面牆壁上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另外還有一些黃鶴樓相關的文獻、繪本等。二樓則用壁畫記錄了黃鶴樓、武昌城以及部分名人的曆史。三樓壁畫是幾位唐代著名詩人的“繡畫像”以及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則用屏風分割成幾個小廳,内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
頂層大廳有《長江萬裡圖》等長卷、壁畫。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再加上主樓周邊的鑄銅"黃鶴造型、牌坊、軒廊、白雲閣、象寶塔等建築,使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變化的韻味和美感,形成了具有傳統文化氣韻和獨特民族風格的偉大建築。與其說是曆史讓黃鶴樓的韻味更獨特,不如說是黃鶴樓讓這段曆史被世人看的更清晰,它記錄着長江兩岸曆史發展,也見證着長江岸邊的曆史變遷。
登樓遠眺,流水湯湯、極目千裡。龜山、蛇山遙相呼應,有着"萬裡長江第一橋"之稱的武漢長江大橋橫跨之間,京九鐵路在旁邊呼嘯而過,戶部巷依然人聲鼎沸。俯瞰江漢,高樓如筍、氣勢磅礴,武漢三鎮的秀美風光盡收眼底。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日月更替、星雲變幻,黃鶴樓也由剛開始用于瞭望守戍的“軍事樓”,逐步演變成了官商行旅“遊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觀賞樓。矗立在長江邊與時代一起見證着武漢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發展和變遷。
黃鶴樓的盛名,少不了曆代文人墨客在此為其揮筆潑墨,留下許多的偉大名篇,像著名詩人崔颢、李白、王維、白居易、陸遊等。脍炙人口的《黃鶴樓》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兩篇千古絕唱,就是崔颢和李白在此處所作。即使沒有去過黃鶴樓的人,也會背誦出一兩首關于黃鶴樓的千古名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一江水、一座橋、一陣風、一念間,故人往事,人去樓空,唯餘天際白雲,悠悠千載。磅礴的建築、浩瀚的氣勢、悠久的曆史,每一個登上黃鶴樓的人都有自己的真摯情感。如何盛名?可想而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