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
上海的街頭巷尾出現了不少咖啡店。
有數據顯示,
上海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約20杯,
咖啡店總量也在全國遙遙領先,
形成了一種海派咖啡文化。
這幾天,有着行業“風向标”之稱的上海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同時,上海咖啡文化周系列活動也正在進行。活動現場展出了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各種咖啡,從手沖等精品咖啡,到咖啡機制作的意式咖啡,整個場館都充滿了咖啡的香氣。
在咖啡設備展區,有觀衆正在了解一台小型的咖啡機,這是來自瑞士的品牌Franke的新品首發。
橋升咖啡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技術部黃飛介紹:“這是新出的一款叫A300系列,A300系列就适合于更小型的一些場所,比如像行政樓層、辦公室、家用都可以,這個比之前的商用機就更加小一些。”
25年前就來到虹橋的橋升集團,正在把咖啡向更親民的方向努力着。橋升的咖啡豆費嘉洛以及代理的Franke咖啡機,目前在為肯德基、漢堡王、部分便利店以及星級酒店提供産品。
橋升咖啡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技術部黃飛介紹:“我們的咖啡豆主要來源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咖啡産區,像埃塞、巴布亞新幾内亞,我們把這些地區的豆子采購回來,在上海加工烘焙。希望通過我們烘焙,可以提供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除了意式咖啡,現在越來越多的咖啡愛好者,更偏愛對咖啡品質有着更高要求的手沖咖啡。記者在虹橋商務區的一家芬咖精品咖啡館裡看到,咖啡愛好者陳女士正在享用午餐,喝了十幾年咖啡的她特意選擇了一款手沖咖啡。
咖啡愛好者陳女士說:“這款名叫瑰夏的咖啡出來以後,我是覺得很驚豔,因為它苦酸的那個綜合度很平衡。而且它除了有咖啡的那種甘薯香之外,還有一些淡淡的花香。”
現在,不僅是實體咖啡店變多了,咖啡的周邊及衍生産品也新增了不少。手沖機器人、聰明濾、摩卡杯的出現,方便大家随時随地來一杯咖啡。
芬咖創始人褚達岷說:“現在越來越多咖啡店都有手沖、都賣挂耳包以及衍生的一些産品,幫助咖啡愛好者在家或者旅行當中都可以喝到自己喜歡的咖啡。”
褚女士從7年前就開始做精品咖啡了,在她看來,這些年上海的咖啡文化改變很大。
芬咖創始人褚達岷說:“剛開始大家說,哎呀,這不行的,這個生意肯定是做不下去的,因為中國的市場還沒有到精品咖啡這個市場。但是你看,一轉眼也就這麼五六年的時間,精品咖啡遍地都是了。像茶、咖啡、紅酒,這就是全世界都流行上千年的古老的飲品,其實作為一種文化在融合。”
記者:蘇楠 糜俊豪
編輯:斯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