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亞周期光場作為超快光學的前沿熱點,是實現對光場極端調控的重要目标,有助于人們從光場波形的本源上認識和調控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過程,也是産生孤立阿秒脈沖的理想驅動光源之一如何産生小于一個光學周期的超快光場,面臨着頗具挑戰性的問題:高效率超連續光譜的産生、超倍頻程激光光譜的色散管理、多束激光脈沖之間的全相位鎖定與調控,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光周期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亞周期光場作為超快光學的前沿熱點,是實現對光場極端調控的重要目标,有助于人們從光場波形的本源上認識和調控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過程,也是産生孤立阿秒脈沖的理想驅動光源之一。如何産生小于一個光學周期的超快光場,面臨着頗具挑戰性的問題:高效率超連續光譜的産生、超倍頻程激光光譜的色散管理、多束激光脈沖之間的全相位鎖定與調控。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點實驗室魏志義研究組(L07)緻力于周期量級超快激光脈沖産生及精密控制的研究。2019年,研究組2019年提出了多路激光脈沖相對延遲相位和載波包絡相位同時鎖定的新方法,并實現了長達8小時的相幹合成超快光場全相位鎖定調控(APL 115, 031102, 2019)。近日,該組學生蘇亞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在物理所副研究員方少波和研究員魏志義的共同指導下,利用雙色飛秒光場在非線性介質中的交叉及誘導相位調制效應,首次在透明固體材料中産生了紫外增強型超連續光譜,表現出優于氣體介質的效率。實驗中所獲得的高強度超連續光譜覆蓋了紫外-可見光-紅外的範圍,且全波段光譜相位均可調控,支持1.6 fs的傅裡葉變換極限脈寬,對應0.6個光學周期。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generation of UV-enhanced intense supercontinuum in solids: Toward sub-cycle transient為題,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新型光場調控物理及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科研儀器設備研制項目、中科院關鍵技術人才項目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支持。
來源: 《應用物理快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