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泗溪鎮年産糧食量

泗溪鎮年産糧食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9:14:21

泗溪鎮年産糧食量?人民網-安徽頻道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淮河岸邊的一個農業鄉鎮,如何抓好糧食生産,如何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請看來自安徽鳳台縣楊村鎮的報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泗溪鎮年産糧食量?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泗溪鎮年産糧食量(安徽鳳台縣楊村鎮)1

泗溪鎮年産糧食量

人民網-安徽頻道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淮河岸邊的一個農業鄉鎮,如何抓好糧食生産,如何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請看來自安徽鳳台縣楊村鎮的報道——

外出務工大鄉,所有耕地“零抛荒”

鳳台縣楊村鎮俗稱淮南市的“西伯利亞”,與阜陽、亳州兩市交界,有“雞鳴狗叫聽三市”之說。全鎮15個村、3.6萬人、5萬餘畝耕地,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全鎮青壯勞力陸續背起行囊,遠赴他鄉,加入了外出務工“大軍”。然而,既沒有區域優勢,也沒有交通優勢,更失去了勞力優勢的楊村鎮,多年來,土地不但沒有抛荒一分一厘,而且糧食一年一個台階,耕地“零抛荒”不說,而且還成了糧食生産先進鄉鎮。

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國家級示範社2個,省級示範社2個,市級示範社11個,省級家庭農場2個。該鎮黨委書記陳銳說,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糧食問題,更是高度重視糧食生産,隻有保證糧食的安全,才能抓好經濟,保住民生。這給我們基層農村既賦予了責任使命,更指明了發展方向。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而安。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台,楊村鎮都組織基層黨員幹部反複研學,學深吃透。鎖定一任接着一任幹,黃土地裡有錢賺長遠目标,制定規劃,調整産業,全鎮農業生産一年一個台階,楊村鎮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邊遠小鎮,還多次引起中央媒體的關注和報道,特别是土地全程化服務的創新做法,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肯定。

土地全程托管,種地人成了“有車一族”

今年55歲的孫貴芹是楊村鎮孫莊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幾年來,她流轉本村村民的60畝土地,不僅走上了緻富路,還成了村裡首個“有車一族”。“這幾十畝地光靠俺一個人種肯定不行,多虧了鎮裡的‘田保姆’。”指着遠方正在麥田裡進行小麥赤黴病防治的統防統治隊員,孫貴芹一臉的喜悅。

孫貴芹說的“田保姆”,指的是楊村鎮土地托管中心。早在2010年,楊村鎮以店集村為試點,将村民手中現有的拖拉機、旋耕機、開溝機、收割機等10多種機械有效地整合起來,并有針對性地添置新的機械,成立沿淝糯米專業合作社,主推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生産中的應用與推廣,率先推行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采取“農戶加入自願、退出自由、服務自選”的原則,根據當地一稻一麥的種植模式,由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物資供應,即“産前、産中、産後”的全程“保姆式”服務,并創推了統一技術管理、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镟耕、統一機條播、統一開溝、統一育秧、統一機插、統管統水、統防統治、統一收割、統一回收銷售、統一稭稈綜合利用“十二統一”的新模式。同時成立糧油工貿公司,專門負責對生産出來的糧食進行加工和銷售,真正地解決了村民種地難、收入低的問題。

楊村鎮店集村74歲的農民蘇孝田,兒子媳婦都在外地打工,原本到了頤養天年的年歲,可他靠着全程化托管這一新模式,家裡的22畝地不僅沒有抛荒,每年還為他增收4萬多元。

店集村村民吳明輝算了一筆賬:土地通過托管,1畝水田每年可以從合作社得到1000元收入,1畝旱田可以得到500元。而如果自己耕種,辛辛苦苦一年,隻能多掙個兩百塊錢。這樣一來,村裡的農民基本上都願意加入托管,自己在外打工也能夠安心。

如今,土地托管全程化在楊村鎮全面開花結果,無人耕種、無法耕種的閑置土地資源也發揮到了最大化。店集村村民蘇國友說:“土地托管出去,自己的兩個兒子再也不需要農閑在外務工、農忙回家務農了,種地、掙錢兩不誤。”

不少村民主動提出承包村民的土地,一些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也回到家鄉,辦起了微型家庭農場。短短幾年時間,店集村就湧現出了50多個種糧大戶和3個種植類微型家庭農場。務工返鄉人員、家庭農場主米萬明說:“我現在在家創辦家庭農場,比外出打工要好得多,村裡很支持,收入也不少,家裡的老人孩子也都能得到照顧。”

10年前,店集村人均收入不到兩千元,而10年後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5萬元,村集體經濟也由10年前的零收入到現在的18.4萬元。基本實現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現代化農村發展新目标,使農民真正成了站在田埂上的白領,成了開着小汽車的種地人。

《人民日報》曾以《店集村的“新活力”——一個普通村莊農業現代化的實踐與思考》為題,介紹店集村在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情況下,“十統一”的農業生産方式。

搞加工創品牌,小農産迎來“高光時刻”

2018年6月,經過三個月的激烈角逐,一年一度的中國糯米粉行業十大品牌評選揭曉,由楊村鎮種植的糯稻生産加工的“徐橋”牌糯米粉,以其潔白細膩、口感滑潤、味蘊性粘等特點,名列十大品牌榜首。

楊村鎮的糯米品質好、口感粘,是因為楊村人在種植上下了真功夫。過去,因為缺勞力、圖省事,大面積推廣旱直播,産出糯稻不僅産量低,質量和價格也上不去,同時因為大量施用除草劑,造成土壤闆結,雜草變異抗藥。而楊村鎮創推的“十二統一”種植模式,稻秧工廠化育秧、土地機械平整、施肥、上水、機械起漿整平、無人機噴藥封閉式除草、機械化插秧、無人機統防統治直到收割,即保證了一控:控制用水量,兩減:減少化肥、減少農藥,三基本:畜禽糞便、農作物稭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收獲時間統一,糯稻無雜質,實現了高質量、高增收的“雙高”目标。

既要保證糧食安全,又要保證農民賺到錢,多年來,楊村鎮一門心思主打小麥、糯米,不求光澤的外表、一時的成績,隻求土地增效,糧食增産,農民增收。楊村鎮種植的糯稻成為五糧液、古井等釀酒企業的首選原料,楊村鎮也因糯米的高質高産,成為了五芳齋粽子、哇哈哈、八寶粥、旺旺雪餅常年供貨商。

眼下,在鳳台縣楊村鎮的萬畝良田裡,一株株顆粒飽滿的麥苗正迎風扭動,疫情之後,又一個豐收的時節正款款走來。(徐豔友 陳宏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