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04:17:49

老人們喜歡孫輩的方式就是說反話“逗孩子玩”。

比如明明很喜歡孩子,卻要說成“太讨厭你了”;明明想孩子卻要說成“怎麼又來”;明明覺得孩子很可愛卻要叫着“臭寶寶”……

老人們口是心非的表達方式已經被子女看穿,通常隻是會心一笑,可小朋友卻不知道真假,往往會拿大人的玩笑話當真,從而引發一些尴尬的場面。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1

6旬姥爺逗4歲外孫:“你總來我家蹭飯羞不羞?”

浩浩從小就是由姥姥姥爺一手帶大的。等浩浩到了3歲該上幼兒園的年紀時,爸爸媽媽就将浩浩接回身邊。

自從浩浩回到家裡,姥姥姥爺難免有些失落,于是,浩浩爸媽經常帶着浩浩去姥姥姥爺家看望,後來浩浩媽也圖省事,幹脆每天的晚餐就直接在姥姥姥爺家解決。

如今浩浩已經4歲了,姥爺看着外孫一天天長高,飯量也逐漸變大,心裡很是喜歡,于是逗趣道:“小臭寶,你吃這麼多還總來我家蹭飯羞不羞呀?”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2

誰知浩浩聽後不以為然地說:“不羞,爸爸說了,你的就是媽媽的,媽媽的就是我的。”而4歲孩子的這番童言稚語一出,頓時就讓氣氛略顯尴尬了起來。

其實姥爺心裡也知道,浩浩的話确實沒錯,但孩子的話還是讓老人感到略微有些心酸。

在這件事上,老人與年輕父母同樣“不懂事”

都說童言無忌,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雖然道理可能是這個道理,但這樣的話難免讓老人覺得心寒。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3

●老人沒有分寸感,胡亂開玩笑隻會引來尴尬局面

有些老人常将逗趣小孩當成一種消遣,還有一些老人總會拿一起“尴尬的選擇題”讓孩子作答,比如“姥姥好還是奶奶好?”“長大了會不會養我們?”

一方面,小孩子分不清楚哪些是胡亂開的玩笑,哪些是真的問題,回答自然會引來尴尬;另一方面,讓孩子在親人間做選擇題本身也是一件為難的事情。

●年輕父母沒有界限感,沒幫孩子形成“财産觀念”

年輕的父母也應該有界限感,更應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财産觀念”,不能培養孩子觊觎“家産”的想法。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4

有句話叫“坐吃山空”,即使家底再富足,揮霍也會空,更何況我們都是尋常百姓家。不勞而獲的思想一但建立,很難成為有作為的人。

育兒不是隻有學習成績才重要,幫孩子樹立正确“金錢觀”也很關鍵

有些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道路上,隻注重孩子知識的學習,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特别是正确“金錢觀”“價值觀”的樹立。

1) 在金錢上,勇于用雙手拼搏才會有回報

曾經見到過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讓媽媽買玩具,媽媽簡單粗暴地回答:“沒有錢。”孩子說:“那你到銀行取錢呀?”媽媽說:“沒有錢怎麼取?”孩子此時隻是一臉詫異。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5

很顯然,這個小孩子根本不能理解媽媽說的沒有錢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并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同樣道理,如果孩子不知道錢是通過勤勞的雙手賺取的,就很難理解付出與回報的關系。

2) 長輩的錢并不代表是自己的

現今有許多的“啃老族”讓年邁的父母痛心不已。有人說是爸媽慣的,也有人說是孩子不自立。

究其原因,還是他們覺得有所依靠。因為隻有“沒傘的孩子”才會在雨中奮力奔跑。

姥姥姥爺經常批評孩子(總來蹭飯羞不羞)6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起到榜樣作用

父母是我們至親的人,父母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将心比心,如果有一天當你老了,你孩子的孩子也會這樣說,你又是什麼感受呢?

因此,除了老人的玩笑話,有些年輕的父母也缺少分寸感,認為在家裡說話、做事都無需忌憚。

可畢竟是為人父母,為人處事的方式和态度實際上也是給孩子做榜樣哦。

每日一問:你如何看待老人與子女的界限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