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強省引擎領跑、中西部加“數”追趕,全國企業紛紛參與。全球數字經濟轉型背景下,全國各省市在數字經濟這場比賽中成績如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上個月剛剛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中顯示,貴州、重慶數字經濟同比增速驚人。
白皮書指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年均增速高達15.9%,顯著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速。從區域發展來看,2021年我國有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萬億元,較去年增加3個,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重慶、江西、遼甯等。從經濟貢獻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數字經濟GDP占比已超過50%,從發展速度看,貴州、重慶、江西、四川、浙江、陝西、湖北、甘肅、廣西、安徽、山西、内蒙古、新疆、天津、湖南等省市區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州、重慶數字經濟同比增速均超過20%。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西部省份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前景。為期一個月的B2B企業節,全國20多個省市共10萬家中小企業參與到了這場數字化轉型活動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中西部省份。除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傳統經濟強省之外,來自西部省份數字化需求迎來強勢爆發,其中來自内蒙古、貴州、四川等西部省份的數字化需求漲幅最為強勁,與此同時,四川、貴州的數字化需求總量也在全國各省份中位居前列。
後起發力的中西部地區,正以數字經濟彎道超車。
一來,在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數字經濟被納入了重點布局領域。二來,各地已達成共識,密集出台政策推動企業上雲。在浙江、江蘇等經濟強省和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帶動下,中西部省份早已立足優勢,積極開展區域數字經濟發展。
其中,加“數”趕超的西部代表省份是貴州。最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2021年貴州的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35.2%,規模同比增長20.6%、高于全國平均4.4個百分點,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
9月27日,半月談在《貴州: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一文中指出,數字經濟“井噴式增長”對貴州意味着産業結構、開放格局、追趕信心等多層次的全方位重塑,構成了貴州趕超發展“黃金十年”的内在動能。
為了保持貴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态勢,布局高端産業,今年貴州提出實施數字設施大提升行動,加快算力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建設,力争全年大數據領域投資達到170億元。另外,全省将新建2.5萬個5G基站,在工業、教育、醫療等領域新增5G應用場景200個,申報一批“東數西算”示範工程項目。
這樣的風向,顯然會利于中西部地區的企業擁抱數字化。尤其,是對于無法通過自身能力實現數字化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一個大利好。可以借助風口,加速擁抱數字化的腳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頭部數字企業也在這場浪潮中貢獻出了一部分力量。
由華為雲聯合3萬家生态夥伴共同發起的全國首個基于數字賦能的B2B企業節,瞄準的正是中小型企業。為了有效解決後者難上雲的問題,此次節日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超億元的優惠補貼及專項扶持,惠及全國超10萬家中小企業。
在為期一個月企業節期間,除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傳統經濟強省之外,來自西部省份數字化需求也迎來了強勢爆發,其中來自内蒙古、貴州、四川等西部省份的數字化需求漲幅最為強勁,與此同時,四川、貴州的數字化需求總量也在全國各省份中位居前列。可以看到,中西部省份正在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正在呈現“彎道超車”的好勢頭。
可以預見的是,伴随着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的出爐以及越來越多科技企業的加入,中西部省份将會湧現更多像貴州這樣的省份,以高端産業真正實現振興發展,與此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迎來數字化的蛻變。中國區域數字經濟發展,也會展現出新面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