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是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寫的就是雨水節氣,詩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
“雨水”常在每年的公曆2月19日左右,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為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這個節氣,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了。
雨水之後,自然界陽氣進一步生發,氣候開始暖和,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逐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天氣暖和、冰雪融化、潇潇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
由于自然界的春季與人體五髒中的肝髒相對應,均歸屬“木”行,春季時肝氣較旺盛。假如肝氣有餘,就會影響到其他的髒腑,首當其沖的是脾
五行中脾屬土,正常情況下是木克土,如果木有餘以後,它就會克脾過盛,進而影響脾的運化,所以有很多人會在春季時犯脾胃病,出現:消化不好,不想吃飯,腹脹連及兩肋等
有鑒于此,唐代醫學家、養生家孫思邈提出:春日宜省酸增甘,春時宜食粥。
就是說在五味之中,因為酸味入肝髒能補肝,甘味入脾髒能補脾,雨水時節肝氣容易過旺,克制脾土,所以此時要少吃酸味,如烏梅、酸梅、山楂、檸檬、調味醋等,
适當吃一些甘味,像山藥、紅棗、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以此增強脾胃功能。同時宜少食生冷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養護脾胃。
今天大齊推薦一道經濟實惠,在家就能自己做的養護脾胃的湯品
砂仁鲫魚湯 :選自《飲膳正要》
【原料】:鲫魚4條(1000g),砂仁、陳皮、小茴香、辣椒粉各6g,胡椒粉3g。大蒜、生姜、小蔥、精鹽、植物油、清湯各适量
【做法與用法】:鲫魚去鱗、鰓、内髒,洗淨,瀝幹水;陳皮洗淨,切絲;大蒜剝皮,切片;生姜、小蔥洗淨,切成姜片、蔥段。砂仁、陳皮絲、小茴香、辣椒粉、胡椒粉及蒜片、姜片、蔥段用鹽合勻待用。
将調拌好的藥物和調料分4份分别裝入魚腹内。先将鍋置火上,燒熱後放入植物油,将鲫魚下油鍋中煎制,待魚黃至熟,即可撈出瀝油
另起熱鍋,加植物油少許,煸姜片、蔥段出香,注入清湯或熱水,調好味後,再将已煎熟的鲫魚下湯内略煮,待湯沸後即可。直接食用。
鲫魚:性味甘,平。《本草綱目·卷四十四·鲫魚》說“諸魚屬火,唯鲫魚屬土,故能養胃”。
用于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食少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等。對于肝炎、腎炎、哮喘、心髒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食之有效。
除濕利尿用于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白帶清稀。
和胃止嘔用于胃炎、食道癌引起的反胃嘔吐。
通乳用于産後氣血不足,乳汁減少
砂仁:【藥性】辛,溫。歸脾、胃、腎經。
砂仁既是調料,又是藥材,為藥食兩用物品,有 化濕開胃,溫中止瀉,理氣安胎的作用。
宜于脾胃虛弱、脾胃濕阻所緻食少腹脹、腹痛洩瀉,以及肝胃氣滞所緻胸悶嗳氣、胃腹脹悶與妊娠嘔吐、胎動不安的調治。
本湯可以溫中行氣、行郁消滞、健脾利水的作用。适用于雨水前後、正月時節的養生保健,可使肝氣舒暢、氣血旺盛、脾胃強健、消化正常。
此外也适用于脾胃氣虛、食積水停型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腎炎所緻食少腹脹、腹痛洩瀉、肢體水腫、小便不利,以及肝胃氣滞引起妊娠嘔吐、食欲不振、胎動不安等病證的調治。
我是大齊 一名主管中藥師
定期分享中醫食療知識 讓我們都能作自己的上醫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