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治通鑒有意思 ──
第4篇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什麼樣的人适合做相國?用今天的話來說,什麼樣的人适合做公司的CEO?
魏國本是戰國第一強國,但因為用錯相國,一代不如一代。
一個公司的用人觀,就是老闆的價值觀。
通過今天的故事,你就知道,老闆用人的時候,最關注的到底是什麼?
上回講到,魏文侯問李克:誰适合做相國?
李克沒有明說,隻說了識人五法:“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魏文侯聽完之後,說:“先生請回吧,我已經知道選誰了。”
1
李克出,見翟璜。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蔔相,果誰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吳起,臣所進也。君内以邺為憂,臣進西門豹。君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于魏成!”——《資治通鑒》周紀一
李克出來,碰到翟璜。翟璜知道文侯在考慮相國人選,就問李克,最後定誰了?
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候選人都想提前了解内幕信息。
但問内幕這種事,最好是回到家裡,拉上窗簾,偷偷問。或者是約上内線,訂個包廂,私下問。就這麼劈頭蓋臉的問,讓彼此都下不來台。
李克倒是很坦率,蹦出兩個字:“魏成”。
這就很有趣了,魏文侯明明沒有說,李克怎麼知道一定是魏成呢?
而且私自透露人事任免這類機密之事,是很危險的。往小了說是不懂規矩,往大了說是揣測聖意。
翟璜聽了忿忿不平,說:“守西河的吳起、治理邺的西門豹、伐中山的樂羊,太子師傅侯鲋,甚至先生您,都是我舉薦的,我咋不如魏成?”
你看看,果然制造矛盾了吧?我們看看李克是如何化解矛盾的。
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相于克,克之對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東得蔔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對,願卒為弟子。“
李克說:“你當初舉薦我,難道是為了結黨營私?”
因為翟璜剛才說推薦過李克,潛台詞是:當初我幫你,你現在怎麼不幫我?
這種情況今天職場也常見:你看,要不是因為我,上次你們那個項目根本沒戲,這回有個提拔機會,你怎麼不替我說話呢?
所以李克第一句話,就是先站在道德高地,指出:你這麼說不太合适。
當然,如果隻說這個,兩個人基本就鬧掰了。李克接着一五一十把經過跟翟璜重複了一遍……畢竟李克隻是提出識人五法,并沒有偏向誰,心中無愧。
最後,李克專門又解釋了,為何猜測國君會選魏成當丞相。
“魏成拿出九成俸祿來結交賢士,舉薦了蔔子夏、田子方、段幹木,國君都尊為國師。你推薦的五個人,都隻是臣子。你怎麼跟魏成比呢?”
你看,當初你是公心舉薦我,現在我也公心給國君參謀,何況我也沒具體說選誰,隻是提了一個選人标準,國君自己拿的主意。現在我又跟你和盤托出,于公于私都沒毛病了吧?
翟璜聽後,羞愧地拜謝說:“我見識淺陋,胡言亂語,願做您的弟子。”
2
雖然這是史籍原文,但我有一點疑惑。
魏成在曆史上并沒有太多功績,和李悝、翟璜、吳起、樂羊的文韬武略相比,毫無影響力,為何官居相國?
真的隻是因為他推薦了三位帝師嗎?
可能,還有一個秘不示人的原因,他是魏文侯的弟弟!還是用自己人,更放心。
很可能魏文侯早已傾向魏成當相國,但是翟璜也頗有功勞,他自己也不好随意決定,畢竟自己是仁君嘛,所以他才問李克的建議。
心裡很想,嘴上不說。
你想想,相國這麼重要的人選,怎麼可能咨詢一個比他們地位低的人呢?問蔔子夏、田子方那幾位帝師才合情合理啊。
就像今天,選擇公司CEO,怎麼可能隻去征求部門經理的意見?
所以很可能,就是讓智多星李克,找個合理的借口。
李克心裡當然門兒清,所以他剛開始堅決推讓,不敢提意見,這是送命題啊。
但是魏文侯堅持讓他表态,他也不明說,就說了一個“識人五法”。這恰好給了文侯一個台階,因為魏成用己之财,結交賢士,大公無私,推薦帝師,配做大魏相國。
就像今天有的崗位提拔用人,不是因崗設人,而是因人設崗,看看這個人是什麼資質條件,然後再針對性地設置選拔标準。
所以,李克提的“達視其所舉”,基本上就是給魏成量身打造的标準。
你看,李克就是高情商的下屬,他懂得不直接說結果,讓領導做決策,隻給領導提供有理有據的事實。
領導自己做的決策,他更認同,你自己也沒有什麼偏頗。
反之,聰明的領導,也懂得不直接告訴答案,隻給出思路和方法,讓下屬自己去找對策。
下屬自己做的決定,他更認可,執行的就更堅決。
歸根結底一句話:隻建議,不決策,誰的事,誰負責。
魏文侯究竟有沒有帝王心術,我們不得而知。主公的心思你别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雍正皇帝》中有一段故事,跟這個很類似,值得細細體會。
當時康熙廢了太子胤礽,跟群臣說,讓大家公開推薦太子人選。之後,康熙找來老臣李光地,問了句“廢太子的病如何醫治才能痊好?”
李光地回答:“徐徐調治,一旦痊好,為皇家天下之福。”
四爺胤禛聽說此事之後,覺得這跟沒說一樣。
他的謀士邬思道卻“撲哧”一笑,輕聲歎道:
“四爺呀,你太老實了。這還能叫‘沒說什麼’?李光地居官四十年,什麼事沒經過?不是老糊塗了,就是有意放縱八爺黨——萬歲說這個話就是叫他向外傳的,他不傳,将來就難免有罪!”
……
“二爺害得什麼病?廢太子病!”邬思道雙眸炯然生光,顧盼之間顯得神采照人,“如何醫治才能痊好?對症下藥,隻有複立!所以我更敢斷言,廢太子是為了懲戒改過,舉薦诏想的仍是二爺!”——二月河《雍正皇帝》
文侯用人舉賢不避親,還注重德行;後繼之君任用的相國,是一代不如一代。
3
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
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繼位,任命田文為相國。(不是後世那個孟嘗君田文)
吳起不服,問田文:“咱倆比比誰的功勞大,敢比不?”
田文說:“比就比。”
吳起說:“率領三軍,士卒玩命,敵國怕怕,咱倆誰行?”
田文說:“你行。”
吳起說:“統領百官,親近百姓,充實國庫,咱倆誰行?”
田文說:“你行。”
吳起說:“守衛西河,秦兵不敢東向,韓趙唯命是從,咱倆誰行?”
田文說:“你行。”
吳起說:“你啥都不行,憑什麼騎到我頭上?”
田文說:“主少國疑,大臣未親附,百姓沒信心,在這個時候,你說說,用你還是用我?”
吳起默然良久,說:“還是你行。”
田文除了和吳起争奪相位,毫無功績,曆史沒有任何記載。他這一番道理,說服了吳起,沒說服我。
魏武侯繼位之時,正值壯年,又有多年的征戰曆練,無論是資曆還是功績、無論是年齡還是威望,絕對稱不上“主少國疑”。
其實,你哪怕說吳起“有才無德”,都說得過去。畢竟吳起雖然戰功卓著,但是名聲非常不好。吳起為何默然良久?可能就是認清了現實,接受現狀而已。
田文死後,魏國又是公叔痤擔任相國。你看看,還不是吳起。
公叔痤甚至用下三濫的手段逼走吳起,這一段是堪稱教科書級别的表演。
4
公叔痤擔任相國,娶了魏國公主為妻。(你看到沒,魏國相國還是自家人)
公叔痤和後世的龐涓一樣,嫉賢妒能,他想把吳起排擠走。
當面玩不起,背後搞詭計。
他先給魏武侯提建議,把公主許配給吳起:“咱們魏國是小國,如果吳起接受婚約,說明他願意長期留在魏國,如果辭謝的話,說明他想遠走高飛”。
不做個兒女親家,哪知道他是不是安心待在這裡?
魏武侯居然信了這樣的鬼話。要知道當年吳起在魯國,殺妻取信,他就算娶了魏國公主,想跑的時候,也會宰了公主再跑啊。
一轉回身,公叔痤跟吳起說:走啊,到我家裡整兩盅?
席間,他讓妻子(就是魏國公主)對自己言語傲慢、頤指氣使。想必就是這些話,“你這個老東西,天天就知道喝喝喝。”
吳起看到公主居然對相國如此傲慢,這就是母老虎啊。
所以,當魏武侯打算把另一個公主許配給他的時候,吳起堅辭不受。俺不是打虎武松,消受不起啊。
吳起拒絕婚約,害怕武侯降罪,于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離開魏國,到了楚國。
魏武侯和吳起都被玩了。
你看,從古至今,都不乏這種兩面三刀的小人,他們工于心計,他們左右逢源,你不要以為是小人的問題,是因為有昏庸的老闆,上梁不正下梁歪。
用錯相國,罪在國君。
上不明則下不治,相不賢則國不甯。
公叔痤這一段教科書級别的搬弄是非,後世的龐涓也學得有模有樣。公叔痤助楚國得吳起,龐涓助齊國得孫膑,後來都反過來打敗魏國。
國君不明,相國不賢,魏文侯攢下的家業,就這樣被後世的不肖子孫,慢慢敗光了。文侯恐怕在九泉之下,都想跳出了,扇他們嘴巴子。
5
《資治通鑒》講了魏國選相的故事,本意是想說明,應該注重德行和威信,但是我們從中卻看到了帝王心術和鬼蜮伎倆。
說回今天的故事,什麼樣的人适合做一國之相?
春秋時期的鄭國,有一個著名的賢相子産。
有一個冬日,他乘車過河,看到河水刺骨,見老百姓涉水而過。他不忍心,就讓老百姓上車,載過河去。大家都誇他是個好宰相。
但是,子産的責任是修橋,不是拿自己的車去渡人,如果河上有橋,就用不着他來做這件好事了。
諸葛亮說:“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子産這樣的行為,孟子認為就是小恩小惠,不是政治家該做的。
相反,我們看看漢宣帝的宰相丙吉。
有一次他外出,見到有人打群架,死傷慘重,丙吉卻不聞不問,繼續往前走。又見到有人趕牛,牛熱得直往外吐舌頭,丙吉特地停車,派人問趕牛人:“趕牛走了幾裡路?”
手下不解,怎麼丞相不管人死活,隻問牛出汗?
丙吉說:百姓鬥毆死人,有派出所處理。我負責考察官員的政績功過,賞罰分明即可。丞相不過問小事。而剛才這頭牛熱成這樣,按理說現在還是早春,天不應該這麼熱,說明今年的天氣有點反常。
天氣一反常,莊稼受影響,百姓就遭殃,責任在相邦。
手下聽後,心悅誠服,佩服丞相見識深遠。
所以,張居正說:“為政不必人人問其疾苦,而需事事立有規模。”
這才是一國之相該有的樣子,不表演,幹實事。
現在流行一個詞兒:忠誠大于能力。對于一個老闆來說,CEO不管能力有多大,如果對我不忠誠的話,破壞力更大。
但是,這也會造成另一個悲劇,就是用人隻看忠誠,不看能力,事業越做越差。
李克說:居視其所親,達視其所舉。如果一個老闆,身邊隻剩下一些唯唯諾諾的下屬,隻推薦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這樣的公司也早晚要完。
一個老闆的用人觀,就是這個公司的價值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一人興邦,一人喪邦。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與諸君共勉。
▽ 關注不迷路,每天讀好書 ▽
北山讀書
話說吳起逃到楚國,他最後的結局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