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降生的那一刻開始,既然開啟了母親的身份,就要盡到看護寶寶的職責。
對于新手爸媽而言,面對一個活生生的小寶寶,一開始一定會手足無措,最簡單的方式是向有經驗的老人“取經”,但是那些口口相傳的新生兒護理标準一定是正确的嗎?
女兒生出來以後,麗麗連抱都不敢抱她,更别說擺弄她的小手小腳為她進行日常護理了。
婆婆看她笨手笨腳的樣子,實在擔心她到底能不能把孩子照顧好,于是在月子裡會留下來進行協助,麗麗這才算是有了“主心骨”。
對于怎麼照顧小孩,婆婆手把手地教了她許多東西,随着自己掌握技能逐漸熟練,麗麗開始對婆婆的一些理論産生了質疑。
這一天給孩子洗完澡之後,婆婆沒有像往常一樣給寶寶好好穿上小衣服,而是告訴麗麗,小女孩兒一生出來之後一定要給她“擠乳頭”。
說着婆婆就開始下手,女兒雖小卻也有痛覺,把孩子疼得哇哇大哭,麗麗在一旁立馬就心疼了,連忙把孩子抱在了懷裡,阻止婆婆不讓她擠了。
婆婆還不滿地埋怨她,說什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後來麗麗專門上網查找到底有沒有給新生女嬰擠乳頭的必要,她害怕女兒再遭“毒手”,但離了婆婆自己又不知道怎麼護理才好。
妥善護理新生兒,三字真言之“勤”
新生嬰兒的作息時間與成年人不同,如果想要給孩子精心的護理,必須保證至少一個甚至多個家長一直陪在孩子身邊。
照顧新生嬰兒确實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及時處理各種寶寶成長中會出現的突發狀況。
但是媽媽需要做的事其實有規律可循,并不像想象中那麼難。在照顧嬰兒的時候,謹記“勤、放、物”三個字,将護理流程好好梳理一遍,媽媽就會輕松很多。
1. 勤吮吸
首先在寶寶出生後半個小時左右,就要讓孩子接觸母乳充分吮吸。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快補充營養,也有助于加快奶水的分泌。
2. 勤換尿不濕
有些老人為了節省尿不濕,不願意勤快地給孩子更換。新生兒排便頻率較勤,一片尿不濕使用的時間太久,很容易讓寶寶感到不舒服,甚至産生皮膚問題。
媽媽要經常檢查寶寶的排洩情況,勤換尿不濕的同時,保持寶寶皮膚清潔。
3. 勤安撫
許多老人都說,孩子不能經常抱,會把孩子給慣壞。實際上寶寶在半歲以前,發出哭鬧都是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可能是因為饑餓或不舒服,也可能是想要向媽媽尋求安慰。
及時給寶寶回應,寶寶才能得到充分照顧,心理需求被及時滿足後,才能正常睡眠及發育。
妥善護理新生兒,三字真言之“放”
在大家的印象裡,照顧小寶寶就應該是無微不至,孩子出現一點異常,都需要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作為新手爸媽最主要的就是分清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
- 寶媽放平心态
一些屬于嬰兒特有的表現,媽媽不必過度幹預,要學會放平心态。
對于新生兒護理,那些奇奇怪怪的“綁腿”、“擠乳頭”等習俗通通沒有必要,一不小心還會對孩子嬌嫩的身體造成傷害。
- 放松嬰兒肢體
給孩子保暖,隻需根據室溫給寶寶穿上棉質衣服,蓋上小被即可,不要過度束縛孩子的肢體,以免影響孩子肌肉力量的發育,傷害骨骼。
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孩子怕冷,拼命給孩子捂被,對于孩子的冷熱過度緊張,媽媽要學會放松,正常嬰兒的衣物隻需要比成年人多加一件即可。
- 對嬰兒正常現象放心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與正常嬰兒相比會有一些異常,比如說乳頭腫脹、臉上出現疹子、身上有胎脂等等,媽媽不必過度在意,通常寶寶生長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消退。
如果寶寶有明顯不舒服的表現可以及時就醫,不要自行使用強硬手段處理。
妥善護理新生兒,三字真言之“物”
在臨近預産期之前一個月,媽媽就要提前準備好分娩時需要的物品,以及嬰兒出生後可能用到的母嬰用品。
按照季節提前準備孩子的換洗衣物,并洗好晾幹,妥善收納,孩子出生之後可以随用随取。紙尿褲,隔尿墊等消耗品也可以提前儲備。
一些小物品同樣能夠在幼兒過程中幫上忙,比如電動吸奶器、嬰兒油、護臀膏、防皲裂膏、兒童安撫玩具等。
在孕期媽媽可以提前列好清單,慢慢購置,以免寶寶出生後,因出行不便或沒有時間來不及準備。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産和育兒,想要輕松養娃别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将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