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定、靜、安、慮、得,是在強調什麼?
答:就是要你去了解“明德”,了解大自然、天地的特征特性,你必須要能夠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所以雖然孔子的說法、儒家的說法,跟老子所講的看起來好像有些不一樣,但那隻是方法有些不一樣而已,那個核心強調的都是相同的。
你必須要讓自己能夠甯靜下來。如果你靜不下來,你看不到、也體會不到。你以為你知道,事實上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意思是說: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知道,被自己欺騙、被自我欺騙。自己不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
所以讓我們的身心靜下來,你才能夠如實觀察萬物的真理實相。這個無關宗教信仰,這個不需要透過什麼宗教信仰搞迷信、搞得神神秘秘,不需要那些。我們能夠心靜下來,萬物靜觀皆自得。
所以希望大家有因緣,就要讓我們沖動的心、浮躁的心能夠靜下來。在水邊、在林中都可以。到處、随時,我們幾分鐘也好。當你心浮氣躁、或是心很煩亂的時候、或是遇到一些難題很困擾的時候,不要忘了讓我們随時回到清淨來,讓我們随時回到跟我們清淨的心靈來相處,心随時可以靜下來。千萬不要盲目沖動。你越激動的時候,記得!如果有些境界讓你很生氣、憤怒、激動的時候,這時候千萬不要做決定。不要在激動中做決定。我們要冷靜下來,這時候先暫時離境,給自己有空間先靜下來。“定、靜、安”,這時候的思考才會比較成熟、有智慧。“慮”,所以才能夠成功,才能夠把弊病減到最小,才能夠把沖突、災害減到最少。這都是在幫我們把一些苦難、或是災害,大化小、小化無。
當你的心能夠靜得下來的時候,你就可以做更深度的思考。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義才能夠進一步去分析。這就是孔子所講的“定靜安慮得”。老子所講的你要來到“緻虛極,守靜笃”。記得!你心隻要能夠靜得下來,你就會逐漸觸及到自己的良心。你的良心是偉大的導師、善知識,它會告訴你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這就是老子希望我們要“緻虛極,守靜笃”,讓我們身心甯靜下來。你能夠這樣的話,你才能夠真正來到心靈的淨化,來到不帶成見、很客觀地去認清。不管你在哪裡,你都可以讓身心安靜下來。不管在哪裡,你都可以深入地去看、去體會。處處道都在跟我們示現、在跟我們說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