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發展至今,經曆了B2C、O2O、再到如今的社區拼團、前置倉等等模式的驗證。在生鮮電商行業拼殺7年的本來生活,最近公布繼2018财年全年盈利後,2019财年第一季度繼續盈利。
7月16日,“本來生活七周年暨本來扶貧3.0戰略發布會”召開,本來生活網CEO喻華峰在會上分享了公司七年發展過程中總結的“生鮮答卷”。從如何永續經營、如何看待生鮮新零售、如何抓住生鮮核心技術、如何打造競争門檻、如何獲得發展動力、如何反哺社會、如何看待世界等七個方面回答了生鮮經營中的7個問題。
與此同時,本來生活網在會上正式發布“扶貧3.0”,以“政府 電商 幫扶機構 合作社/龍頭企業 農戶(貧困戶)”的全産業賦能模式,實現從生産到銷售全鍊條幫扶。
什麼是最有效的生鮮新零售模式?喻華峰認為,生鮮模式有四個标準。用戶端滿足時效性、新鮮度;企業運營端解決流量、履約成本。O2O B2C模式的結合,是本來生活全渠道的解決方案。
“B2C”指的本來生活網,“O2O”指的是以社區生鮮“本來鮮”門店為基礎的配送形式。目前本來鮮開設了近400家社區生鮮店,主要覆蓋武漢、成都、長沙、天津、鄭州、上海6個城市。每個門店的面積約200㎡,包含600-1000個生鮮基本款SKU。
O2O B2C,即解決了即時性問題,又解決了豐富度問題。筆者猜想,未來“本來鮮”相當于本來生活的前置倉,甚至可以在門店的基礎上接入線上豐富度更高的商品,實現兩者商品層面的打通。
生鮮企業要打造競争性門檻的核心還在供應鍊。通過産地直采、自有品牌,本來生活也在進一步形成獨特性價比的、高品質、有特色的供應鍊。目前,線上進口商品占到了50%,自有品牌定制商品占了60%。
“在生鮮領域,本來生活還活着,憑什麼活着?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燒錢是沒有用的。”喻華峰說,從2016年開始,本來生活也在持續追求自身的造血能力,在生意的每一個的環節,都需要創造效益和利潤。
目前,本來生活B2C業務去年整體實現盈利,有近1000萬元的淨利潤。2019年1月,集團整體單月盈利3500萬,這是集團整體第4次月度盈利。從區域角度講,武漢直營店8、9月整體盈利、天津直營店7-9月連續三個月整體盈利。喻華峰預計,2019财年預計盈利1個億,2020年會實現整個公司的淨利潤為正。
“我們做了七年,究竟為什麼?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回過頭來看,本來生活最早确定的使命是,讓食物原汁原味,讓生活返本歸真。英文的表達就是better food better life。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我們的使命。”喻華峰強調。
随着生鮮消費的升級,市場對農産品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7年來,本來生活網深入上遊原産地,打造4D生鮮供應鍊模式,從産地直采(Direct production)、獨家定制(Depth customization)、獨有品牌溢價(Distinctive brand marketing)、數據驅動(Data driven)四個維度,為用戶提供“更近、更鮮、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消費渠道,實現生産端與消費端科學、可監控的有效連接。
在喻華峰看來,本來生活網做的不僅是生意,更是一項惠及全社會的事業。全新推出的“扶貧3.0模式”,為農産品進行全面的産業賦能。
本來控股副總裁、本來生活網總經理劉有才表示:“農産品品牌賦能離不開産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資源力四個核心要素。産品力着眼于産品品質,包括生産的标準化、揀選的标準化;品牌力則要求将優質産品從品質溢價過度到品牌溢價;從産到銷,中間流通環節的通暢性、運營質量、流量則代表了産品的渠道力;資源力需要幫扶機構的相關社會資源,比如資金、技術、人才、營銷資源的扶持。”
本來生活平台把已有的供應鍊、品牌營銷、資源整合能力,應用到扶貧事業中,實現精準扶貧。讓良心農人得到回報,同時也有效解決貧困地區的農産品質量與消費者對高品質要求的矛盾。
7年來,本來生活網累計上線銷售了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101個國家貧困縣的1174個規格的農産品,涉及110品項,銷售額超過3億元,目前已經實施完成了“百縣百品賦能計劃”第一階段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