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飛花令集錦?作者:李定廣(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詩詞大會飛花令集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作者:李定廣(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如果說《中國詩詞大會》推動了全民熱愛詩詞、學習傳統文化的時代浪潮,“飛花令”就是這個浪潮中飛得最高的一朵浪花。如今,飛花令不僅成為大衆流行詞彙,而且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那麼飛花令是怎麼來的?古人是怎麼玩的?今人又有哪些玩法?
飛花令是我國古代的酒令遊戲之一。古代宴會中,為了佐飲助興,推一人為令官,其餘的人聽其号令,輪流做指定的遊戲,或說出指定的詩文,或對對子,或講故事,或說笑話,或唱曲子等,違令或輸的人飲酒。酒令種類成百上千,漢唐兩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養較高的人喜歡玩詩文一類的酒令遊戲,稱為“雅令”。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種:第一種是現場創作詩文,第二種是說出前人的詩文名句,第三種是前人的詩文名句與現場創作詩文相結合。唐宋人更喜歡玩第一種,明清人更喜歡玩後兩種。
唐宋時期“雅令”盛行,由此産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詞”,就是我們所說的“唐宋詩詞”的“詞”,比如《調笑令》《三台令》。唐代詩人王建的《調笑令》曰:“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顔憔悴三年,誰複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酒宴上創作出這樣诙諧又經典的“雅令”,無疑會給酒宴帶來濃厚的文化氣息。
明清以來,“雅令”中玩得最多的就是飛花令和頂針續麻。頂針續麻就是我們現在玩的詩詞接龍,這裡暫且不表。“飛花”一詞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首句“春城無處不飛花”。飛花令早期隻以“花”字為令,規定每人說一句嵌有“花”字的詩詞,按順序“花”字落在何處,何人便須飲酒,依次相傳,說不出或者說錯了詩句要罰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則增加難度,對“花”字的位置作出嚴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現。如第一人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說“落花人獨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說“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這樣依次類推,“花”在第七個字的位置則一輪完成,不斷循環。“飛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貞《阮郎歸》說:“六麼檀口軟金杯,飛花小令催。”後來逐漸不局限于“花”字,諸如“春”“月”“紅”等這些古詩詞裡出現頻率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為飛花令的常用令字。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飛花令驟然沉寂,無論是在現實酒宴中還是在大衆讀物裡,基本消失了蹤影。直到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播出,飛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歸了,帶給人們“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驚豔感受。中國詩詞大會專家團隊發掘出這一古老的文化品種,并對舊式飛花令進行了三點改造,讓其适應新時代的文化土壤。
首先,讓飛花令大衆化。舊式飛花令主要活躍在文人雅士的宴會中,現在要讓它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難度門檻。如以“飛”單字為主,以“飛”常見字為主,且不限定“令字”在詩句中的位置,這樣就能讓全民都“玩得起”。
其次,創造新的有“難度梯隊”的玩法。為了适應比賽,也為了一些詩詞高手的需求,《中國詩詞大會》創造出三個難度等級的飛花令:單字飛花令、雙字飛花令、超級飛花令。“超級飛花令”主要指組合飛花令,類與類的組合,如數字+季節,數字+酒器,顔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語飛花令等難度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又升級并更名為:橫掃千軍、組合飛花令、超級組合飛花令。“橫掃千軍”就是選手一人以“雙字飛花令”對戰百人團。“超級組合飛花令”的“超級”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用類與指定字的組合,如植物+指定字“紅”,二是偶然性組合,在字牌滾動中選擇。
再次,讓大衆感受到飛花令的美感。舊式飛花令一般隻說一句詩詞,改造後的飛花令要求必須說兩句。中華詩詞的美感優勢之一就是上下句節奏、對稱和平仄相對而形成的節奏美、整齊美(參差美)以及抑揚美。
玩新式飛花令,頗能體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情,又能表現敏捷和機智,更能展現中華審美的魅力,深受人們喜愛。新式飛花令,已成為當下大衆喜聞樂見的詩詞遊戲,也成了人們學習詩詞的方式之一。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23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