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有意境古詩詞

最有意境古詩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09:00:19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1

插畫師 | 南山歸魚

前言

道教是比佛教更貼合中國國情的一個教派。

它的存在結合了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國,仁義和俠義,除了宗教因素,更給人一種隐士大俠的風範。

一琴一劍,琴修心,劍蕩不平之事,入世修行,擔當應擔之責,是積極的,給人希望的一種存在。

但從教義及典籍而言,流傳廣泛程度皆不如佛教。作為一個本地宗教,它承載着的是中國幾千年來對世人,對世界,乃在對自然宇宙的理解,它的教義複雜而博廣,單純又樸素。

今日,便一起閱讀道教真人的詩詞,領略真人們的道境與才情。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2

5位道教宗師的佳作賞析

01

《卧雲》

宋·白玉蟾

滿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

好多地方關于第一句都改成“白雲黃鶴道人家”,可我還是覺得原句好。白雲黃鶴意象就很仙風道骨,卻意境重合。古人四大雅事:焚香、煮茶、插花、挂畫。白雲黃鶴道人家雖則更顯仙氣,但從詩詞整體而言,失去了空間感。

點着薰香的卧室,内外通明,一張琴,一把劍,一杯茶,勾勒出一個文氣而不失道家特色的空間。因常在青山之中靜修,心境澄澈,霞光映照,羽衣之上也好像沾染了煙霞之色,人間桃李花色濃豔,美則美矣,不如煙霞之色輕盈。

白真人借煙霞與桃李顔色,比喻自己的心境,在天地自然中靜修後,見識過天地之遼闊,不會再沾染世俗名利。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3

02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宋·丘處機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難分别。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寫梨花最好的一首詞作,世人皆望其項背,堪稱詞中第一。

寒食前後,是梨花盛開的時節,梨花盛開,如玉樹瓊枝上堆着潔白的雪。在月色下,輕盈朦胧,花似雪明,月色籠罩,梨花與月亮好像融為一體。天上人間,花色交織,一片澄明通達。

下阙以姑射真人喻梨花,天姿靈秀,意态舒展,氣質高潔,不與群芳比顔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明代學者楊慎在《詞品》雲:“丘長春詠梨花雲(詞略)。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

想月下梨花,如雲似雪,在清冷潔淨的月下被風吹動,輕盈如月下仙子,自有一派高潔華貴之标格。梨花與月色交織,如此純淨華美的景象,仿若如在仙境,見之,怎會不忘俗塵,生出幾分幹淨無憂的心緒來。而這樣清拔脫俗的詩詞,作者更顯現其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的心境來,可稱神仙。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4

03

《甲子秋遊燕京作》

明·張三豐

我不願登黃金台,我隻願飲黃花杯。醉裡昏昏忘天地,古今名利總塵埃。休馳驟,且徘徊,早将壯歲塵緣了,五嶽三山歸去來。

人生在世,我不貪圖名利,隻寄情于山水,紮根于俗世。清酒中忘卻天地,名利更是如同塵埃。忘卻天地,可見張真人格局之大,已入臻境。歲月匆匆,塵緣已了,以後便在山水之間清修,與自然融于一體。

真神仙,自逍遙。詩詞為心靈的隐射,這首詩詞讀之朗朗上口,感覺心神馳騁歡快,天地之間,自有一番逍遙。是不需要精細講解,粗粗讀幾遍,便能感受到其中的豁達逍遙。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5

04

《西江月·其四》

宋·張伯端

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靜喧語默本來同。夢裡何曾說夢。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裡施功。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如何修種。

佛經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周莊夢蝶,蝶亦夢周莊。所以說道法即是空性,如羚羊挂角,不可捉摸。身處紅塵大道,何嘗不是大夢一場?

莊子《人間世》: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人世間的道理,便是自然,所以,果子會自然成熟,何必去問如何修剪、栽種,失去它的本真呢。

這是一首用典頗多的詩詞,内含佛教的空性,周莊夢蝶和無用之用的典故,去闡述人世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方可得正大道。是不去改變自我的本真,堅持心中的道義,不做無用功,不做無用事,順其心意,順其自然,在自然之中,領悟人生的真意。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6

05

《牧童》

唐·呂洞賓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天地遼闊,山野之下,草地鋪陳,蔓延而去,有六七裡地。風吹草低見牛羊,一派祥和之景。晚風之中,傳來幾分清脆的笛聲,越發顯得天地浩大。

牧童回家吃過晚飯,再回來牧牛羊已經是黃昏之後,明月東升,籠罩牧野,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下,徑直躺在草地上靜靜地看着月亮。

草地,笛聲,月夜和牧童構建了一副恬靜閑适的鄉野生活小景,一字一句之中,展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閑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了無牽挂,自然放松。

如此安然,靜美的一首詩詞,比千萬句道法闡述的詞句更能讓人明白,天地道法自然,清淨無為,無拘無束的牧童時光才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美好。無名利,無得失心,做自己該做的事,逍遙自在。

呂洞賓流傳的詩詞頗多,私以為這首詩作最佳,無一字闡明道義,辯證自己的思想,卻在字裡行間看到純然清新,無欲無求的心境。

最有意境古詩詞(5首最玄妙的道家古詩詞)7

橘子黃的碎碎念

論道家真人寫詩詞,其文采白玉蟾道長和丘處機道長不相上下。古詩白玉蟾道長著作頗豐,造詣也很高。而詞作,丘處機道長的梨花詞精彩絕倫,當數第一。

關于道家與佛家,從文采方面來說,道家真人說沒有不識字的仙人。其淵源是道家弟子需寫青詞祝禱,故而讀書習字,可吟詩作賦,具有儒學的底子。佛家隻需誦念經文,便可修行,獲得福報。所以,道家有文采的道士比有文采的佛家子弟多。

在詩詞中領略真人的道義,雖略知皮毛,不解真意,但誦讀詩文百遍,也覺得心境闊達開朗不少,頗有受益。

讀好詩,開闊自己的眼界與心境,與你一起讀詩,下期再會。

(聲明: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我是橘貓美學社,關注我,與我一起讀詩。如果大家覺得寫得還不錯,對您有益,就點個贊,轉發給同樣有需求的人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